郑浩回到那间月租六百八十块钱、只有一张床和一个旧书桌的出租屋,天已经黑透了。
他没开灯,也没心思吃饭,直接把自己摔进了那张吱呀作响的木板床上。
窗外是临川县老城区特有的嘈杂。
隔壁夫妻的争吵声、楼下小贩收摊的响动、远处摩托车的轰鸣,混合着初夏夜晚湿热的风,一股脑儿地涌进来。
吴大爷那句“这个世界……有时候,你得学会低头”,还有马副局长那番“迂回战术”、“润物细无声”的“教导”,像两股纠缠的麻绳,勒得他胸口发闷。
他完成了任务,得到了领导的赏识,甚至可能因此打开一点局面。
但他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
他感觉自己像是参加了一场不光彩的交易,用吴家无奈的善良和妥协,换来了自己职场上的一个小小“进步”。
这种滋味,比单纯的失败更让人难受。
就在他盯着天花板上那片因为潮湿而晕开的水渍发呆时,枕头边的手机嗡嗡震动起来。
他摸索着拿过来,屏幕的亮光在黑暗中有些刺眼。
来电显示是——哥。
郑浩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呼吸,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些,然后按下了接听键。
“喂,哥。”
电话那头传来郑仪沉稳温和的声音。
“小浩,睡了吗?”
“没呢,刚回住处。”
郑浩从床上坐起来。
“最近怎么样?在县里还适应吗?”
郑仪的语气带着惯有的关切,但并没有过度追问,给人感觉很舒服。
郑浩有很多话想说。
想说残联那个气派的办公楼和无所事事的干部;
想说马副局长那套“草台班子”和“明哲保身”的理论;
想说吴家老两口最终签协议时那种令人心酸的眼神;
想说他自己此刻这种赢了任务、却好像输掉了什么的憋屈和迷茫……
这些话在喉咙里翻滚着,几乎要冲口而出。
他想告诉哥哥,基层远比他想象的更复杂,更……让人无力。
但最终,他忍住了。
他想起哥哥肩上的担子,想起明州那一大摊子事。
自己这点挫折和困惑,在哥哥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
难道要像个没断奶的孩子一样,一遇到困难就向哥哥诉苦求助吗?
不。
他不能。
他选择来基层,就是为了锻炼自己,就是为了证明他能行。
如果连这点事都扛不住,那他还有什么资格谈未来?
“哥,我挺好的。”
郑浩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甚至带着点笑意。
“工作挺充实的,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他避重就轻,绝口不提遇到的具体困难和内心的挣扎。
“哦?都学到什么了?”
郑仪似乎来了兴趣,追问道。
郑浩停顿了一下,组织着语言。
他不能说得太具体,以免哥哥担心或者插手;但也不能说得太敷衍,毕竟哥哥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嗯……就是更具体地了解了基层是怎么运转的。”
郑浩斟酌着用词。
“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处理一些挺实际的问题……感觉比在学校里纸上谈兵实在多了。”
“还有就是……”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有些低沉,但努力控制着情绪。
“就是……更加认识到了这个世界吧。”
“认识到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
郑仪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什么情绪,但郑浩能感觉到,哥哥在认真听。
郑浩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临川县不算璀璨的灯火零星点缀着黑暗。
他想起马副局长的话,想起残联那个女人漫不经心的嘲讽,想起吴大爷无奈的叹息……
“就是……认识到这个世界,可能并不总是像书本上写的、或者我们想象的那样……理想化。”
“有很多事情,很复杂,不是非黑即白。解决问题的方式,有时候也……不那么直接。”
他含糊地总结道,没有深入细节。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
郑仪似乎是在消化弟弟这番话里的含义。
“听起来……你这两个多月,经历了不少事。”
郑仪的声音依旧温和,但多了一丝凝重。
“还好,没什么大困难,都能应付。”
郑浩连忙说道,语气故作轻松。
“哥你放心吧,我能处理好。”
他急于结束这个话题,不想再深入下去。
“嗯。”
郑仪应了一声,没有再追问。
他了解自己的弟弟,那股倔劲和自尊心,跟自己年轻时很像。
有些坎,必须自己迈过去。别人说再多,也只是隔靴搔痒。
“照顾好自己,注意身体。工作上遇到什么问题,多思考,多向老同志请教。但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郑仪没有说太多安慰或指导的话,只是给了几句最朴素的叮嘱。
“我知道了,哥。”
郑浩心里一暖。
“对了,小浩,给你打电话,还有件正事想听听你的看法。”
郑仪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正式了一些。
“正事?”
郑浩有些意外。
哥哥是明州市委副书记,日理万机,有什么正事需要听他这个在县城基层挣扎的小科员的看法?
“嗯,关于城投集团下一步的工作。”
郑仪说道。
“市里的二期规划已经铺开,效果初步显现。按照计划,接下来,城投集团的工作重点,要逐步向下面的县区延伸,带动县域经济发展,这也是‘新明州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县区的情况比市区更复杂,基础更薄弱,面临的困难也可能更多。”
“你是学国际关系出身的,宏观视野和逻辑分析能力是你的强项。现在又在临川住建局待了两个多月,对县一级的实际情况,应该有了比较直观的感受。”
郑仪的语气很平和,像是在讨论一个学术问题,而不是在布置工作任务。
“所以,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你觉得,城投集团这样的市级平台,在向县区推进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主要挑战?或者说,应该重点注意哪些方面?”
“不用有什么顾虑,就根据你这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随便聊聊。”
郑浩握着手机,愣住了。
他没想到哥哥会问他这么具体、这么有深度的问题。
这不再是简单的家长里短的关心,而是真正把他当作一个可以讨论工作的“同行”来对待。
这让他感到一种被重视、被信任的压力,同时也激发了他的思考欲。
他快速地在脑子里梳理着这两个多月的所见所闻。
临川县城的城市面貌、基础设施、政府部门的工作状态、招商引资的困境、老百姓的生活状态……特别是,他亲身经历的那些具体而微的“生态”问题。
他深吸一口气,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谨慎地组织着语言。
他知道,自己的看法可能很幼稚,但哥哥想听的,或许正是这种来自最基层的、未经粉饰的真实感受。
“哥……”
郑浩开口了,语气变得认真而缓慢。
“我觉得……城投集团在县区推进,资金、项目、技术这些硬性的东西,虽然重要,但可能还不是最关键的。”
“哦?那最关键的是什么?”
郑仪饶有兴致地问道。
“我觉得……可能是……基层的生态。”
郑浩斟酌着,说出了这个他思考已久的词。
“生态?”
“对,生态。”
郑浩的思绪渐渐清晰起来,话语也流畅了许多。
“我这两个月在临川,感觉最深的就是这个。”
“县一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整个运行的‘生态’,和市里可能很不一样。”
“比如,人情关系网可能更紧密,更固化。很多事情,明面上的规则是一套,实际运行的潜规则是另一套。”
“再比如,一些部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可能更严重。就像……就像我接触过的县残联……”
郑浩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举这个例子,虽然略去了具体细节。
“表面上看,机构健全,人员齐整,工作报告写得天花乱坠。但实际上,可能根本没干什么实事,甚至成了安排关系户、吃空饷的地方。”
“这种‘生态’如果得不到改善,市级投入再多的资源,派下来再好的项目,也可能被层层截留、扭曲,最后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滋生新的腐败。”
郑浩越说思路越清晰,语气也带上了几分他这个年纪少有的沉静。
“我觉得,城投集团下去,不能只盯着具体的工程项目。”
“更要关注如何改善当地的政务环境、营商环境,如何打破那些僵化、低效甚至有害的‘潜规则’,建立起一套真正有利于发展、有利于老百姓的‘新生态’。”
“这可能比建几条路、盖几栋楼更难,但我觉得,也更重要。”
郑浩说完,轻轻舒了口气。
他不知道自己说的这些,在哥哥听来是不是太理想化,或者太过片面。
电话那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郑仪没有说话,似乎在认真思考弟弟的这番话。
过了好一会儿,郑仪的声音才再次响起,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赞许。
“嗯……基层生态……这个词用得很好。”
“你观察得很细,思考得也很有深度。”
郑仪的语气很认真,完全没有敷衍的意思。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非常关键,甚至可以说是城投集团向县区延伸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只注重硬件投入,忽视软件环境,确实容易事倍功半,甚至可能‘播下龙种,收获跳蚤’。”
郑仪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看来,让你去基层锻炼这个决定,是对的。这两个多月,你没白待。”
得到哥哥的肯定,郑浩心里踏实了一些,也涌起一股小小的成就感。
“哥,我只是瞎琢磨,说的不一定对。”
“不,你这个思路很有价值。”
郑仪肯定道。
“我会让城投集团在制定县区拓展方案时,把你提到的这个‘基层生态’因素充分考虑进去。要研究如何通过项目合作、制度建设、干部交流等多种方式,促进县区发展环境的优化。”
“这可能会是一个更长期、更复杂的过程,但必须要做。”
郑仪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深沉。
“小浩,你能从具体的事务中跳出来,思考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这很好。保持这种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也是最能发现问题、孕育解决问题智慧的地方。”
“你刚才说的,关于要面对现实、世界不总是理想化那些话,我也听进去了。”
郑仪的声音温和而有力。
“现实确实复杂,甚至有时候会很残酷。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规则,甚至是不公和黑暗。”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随波逐流,或者选择逃避。”
“正因为现实不完美,才更需要我们去努力,去改变。”
“坚持原则,并不等于愣头青似的硬碰硬。”
郑仪的话,像是在回应郑浩之前的迷茫,也像是在传授他多年摸爬滚打的经验。
“要有智慧,要讲方法,要学会在不同的环境下保护自己,积蓄力量。”
“但无论如何,内心的那杆秤不能丢。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
“人力终有穷,有时候,退一步,并不意味着是失败。”
郑浩静静地听着。
“哥,我明白了。”
郑浩的声音低沉,但带着一种豁然开朗后的坚定。
“嗯。”
郑仪应了一声,语气中带着欣慰。
“在下面,照顾好自己。工作上,多听、多看、多学,但也要有自己的判断。”
“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困难,或者……感觉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别一个人硬扛着。”
郑仪的声音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更加郑重。
“记住,你的背后,还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