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仪紧随王振国身后,踩着厚厚的积雪,穿过省委家属院幽静的小路。
远处,一栋独栋小楼藏在松柏林间,青砖灰瓦,显得低调而庄重。
“到了。”
王振国站定,回头冲郑仪笑了笑。
“一会儿进去,别紧张,老徐虽然级别高,但脾气不错。”
郑仪抿了抿唇,点头:
“明白。”
他当然知道王振国口中的“老徐”是谁。
徐志鸿,现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分管财政、发改、交通等要害部门,是下一任省长的热门人选。
如果能在王振国离开前得到这位常务副省长的关注,哪怕只是稍稍留个印象,对他未来在青峰县的路,都会顺畅许多。
门铃按响,很快有人来开门。
“王部长来了!”
开门的是个中年妇女,满脸笑容。
“徐省长在书房等着呢。”
“小郑,你也进来吧。”
王振国侧身示意郑仪跟上。
踏入客厅,暖气扑面而来,郑仪悄然打量四周。
屋子陈设简朴,墙上挂着几幅字画,书架上摆满了经济类书籍和文件袋,茶几上放着一壶冒着热气的茶和几份摊开的报告。
显然,这位徐省长即便休假,也依然在工作。
“老徐!”
王振国笑呵呵地喊了一嗓子。
“人我给你带来了!”
书房门推开,一个身形魁梧、鬓角微白的中年男人走了出来,眼神锐利而温和。他一看到郑仪,便笑道:
“这就是郑仪?比我想象中还要年轻啊!”
郑仪微微低头:
“徐省长好!”
“好,好,进来坐。”
徐志鸿招呼着两人进书房。
“老王啊,你这徒弟还真是一表人才。”
王振国哈哈一笑:
“怎么样,我没骗你吧?”
郑仪心中微动,看来王振国早就向徐志鸿推荐过自己。
书房里,三人落座,徐志鸿亲自倒了三杯茶,茶香沁人。
“小郑,我听老王提起你好几次了。”
徐志鸿端起茶杯,目光在郑仪身上停留。
“青峰县的扶贫工作干得不错,省里几次会议上都点名表扬过。”
郑仪微微欠身:
“这都是组织上的正确领导和县里同志们的努力。”
徐志鸿笑着摇头:
“别跟我来这套,成绩就是成绩,该表扬的,我从不吝啬。”
郑仪笑而不语,心里却略略放松。看来这位徐省长比想象中更随和,不太喜欢官话套话。
“小郑啊……”
徐志鸿突然话题一转。
“老王马上要上调中央了,你知道吧?”
郑仪神色微敛,点头:
“王部长跟我提过。”
“那你觉得,省里的风向会怎么变?”
郑仪心头一紧,这是要考他了。
他思索片刻,谨慎道:
“省里换届是大局,无论怎样调整,最终目标都是发展民生、推动改革。”
“而基层工作,重在落实,关键在于把握中央和省委精神,因地制宜地推进。”
“说得好。”
徐志鸿笑了笑。
“不过我问的是风向,你觉得,哪些部门会受重视,哪些地方会变天?”
郑仪沉吟一下,决定赌一把。
“依我看,省里下一步的重点,可能会在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上。”
“哦?”
徐志鸿目光一亮。
“怎么讲?”
“这两年,省里的经济增速不错,但县域经济明显拖了后腿。”
郑仪语气沉稳。
“省会城市和几个地级市发展得很快,可县城和小城镇的产业、基建、民生问题依然突出。”
“尤其是……”
他稍稍加重了语调。
“扶贫‘后时代’的产业衔接,现在虽然贫困户数量降下来了,但很多人只是‘脱了贫’,还没真正‘富起来’。”
“青峰县的中药材产业,其实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
徐志鸿点点头,目光赞许:
“思路很清晰。”
他转向王振国:
“老王,你这徒弟不错啊,眼光够长远。”
“那当然。”
王振国得意一笑。
徐志鸿沉吟片刻,又问:
“那如果由你来当青峰县的县委书记,你打算怎么干?”
这句话落下,郑仪心跳陡然加速,徐志鸿居然直接提到“县委书记”!
他飞快地瞄了一眼王振国,后者一脸淡然,显然早就和徐志鸿通过气了。
郑仪立刻明白:
徐省长这是在变相表态,支持他接任县委书记!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起来。
“我的思路很简单,以产业兴县、以人才强县、以制度稳县。”
“具体来说,分为三个阶段……”
郑仪思路清晰,有条不紊地开始讲述自己的规划。
郑仪的声音不高,但字字清晰,逻辑严密,甚至提到了几项可能遇到的阻碍和应对方案。
徐志鸿越听越专注,最后忍不住点头:
“好!很有操作性。”
王振国也面带笑意,郑仪的表现,比他预想的还要出色。
“小郑。”
徐志鸿目光炯炯。
“如果真让你当这个县委书记,你觉得自己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郑仪这次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吟了足足十几秒,才缓缓道:
“最大的挑战……是‘人’。”
“青峰县的问题,不是没有资源,也不是没有政策,而是执行力不够,干部的思维太固化。”
“比如扶贫资金使用,明明是利民的好事,但总有人想从中捞点油水;招商引资,明明是双赢的机会,但有些干部怕担责,宁可不做也不冒险。”
“所以,我上任后的第一场硬仗……是干部队伍整顿。”
徐志鸿眼中精光一闪:
“你打算怎么整顿?”
郑仪坚定道:
“三个字,‘能者上’!”
“能干事的,给平台;想干事的,给机会;混日子的,坚决调整!”
“我计划用半年时间,对全县科级以上干部进行全面考核,引入第三方评估和群众打分制度。不合格的,一律调离重要岗位。”
书房一时安静。
徐志鸿缓缓点头,突然转向王振国:
“老王,我觉得……可以试试。”
王振国露出欣慰的笑容:
“那就这么定了?”
徐志鸿“嗯”了一声:
“我会在省委常委会上提这事。”
他又看向郑仪:
“小郑啊,以后青峰县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找我秘书。”
这句话,意味着郑仪正式进入了徐志鸿的视线范围,即使王振国离开江东省,他也算有了新的“靠山”。
郑仪心头一热,郑重道:
“谢谢徐省长!”
徐志鸿笑着摆摆手:
“别谢我,要谢就谢你自己的能力。”
“对了……”
他突然想起什么,从书桌抽屉里取出一份文件。
“这是省里刚拟定的‘县域经济振兴计划’草案,你先拿去看看。”
“里面有几个试点县的扶持政策,或许对青峰县有帮助。”
郑仪双手接过,心头激动,这分明是徐志鸿对他的额外关照!
“我一定认真研究。”
王振国看了看手表:
“时间不早了,老徐,我们就不多打扰了。”
徐志鸿起身相送:
“好,改天再聊。”
走到门口时,他突然拍了拍郑仪的肩膀:
“小郑,记住——”
“官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但只要一心为民,再大的风浪,省里也会给你撑腰。”
郑仪深深点头:
“我记住了。”
离开徐志鸿家,雪已经停了。
郑仪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只觉得心中火热。
三个月后,王振国离任,而他……
将正式踏上青峰县“主政一方”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