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随其后的是道琼斯公司,以《华尔街日报》为旗舰,旗下媒体众多。
但遗憾的是,道琼斯公司受外人控制。
此外,还有《洛杉矶时报》等报业巨头,分别受控于各大财团或家族。
这些报业巨头或被外人掌控,或被大财团控制。
尽管米国纸媒开放,但历经百年并购,市场已被六十余大公司占据九成,余下一成则为小型报纸所留。
在这六十余家公司中,秦安的米国妻子家族赫斯特家族虽实力较强,却未能跻身前列,约在第十至十五名之间。
赫斯特家族之所以影响力犹存,皆因往昔辉煌,曾身为传媒巨头之一,祖上余荫犹在。
换言之,名气大、人脉广,但实力有限。
韦建邦了解赫斯特家族背景,也深知其当前实力并不出众。
现今,赫斯特传媒的实际掌权者是安妮的父亲,而非安妮。
这对华夏星传媒集团进军北美市场而言,有一定的助力,但颇为有限。
赫斯特传媒不可能为华夏星传媒牺牲自我,接受被收购的命运。
韦建邦的报告透露出沉重的气息,字里行间满载着他的沮丧。
相比之下,秦安显得颇为乐观,他深知当今时代仍充满机遇。
未来的媒体领域,无论是纸媒还是电视台,都将被六家私人公司所垄断。
而目前尚有六十余位竞争者,实力各异,这无疑为华夏星传媒提供了机会。
华夏星传媒在北美市场的推进并非孤立无援,至少赫斯特传媒会因安妮的关系给予一定的支持。
这无疑为华夏星传媒指明了方向。
秦安放下调查报告,翻阅韦建邦的计划时,瞬间洞悉了韦建邦的战略意图。
第三百零九章:北美报业战略
韦建邦的策略是首先树立标杆,为华夏星传媒旗下的星世界报业公司,在纽约,这座北美第一大城市,获取一份一流报纸作为旗舰。
仅有旗舰报纸并不足够,还需两翼辅佐。
韦建邦选择了华盛顿和休斯敦的报纸作为两翼。
华盛顿虽非北美前十的大城市,但作为政治中心,具有独特优势,孕育出众多大型报纸。
至于选择休斯敦的原因,韦建邦在收购计划中详细阐述。
洛杉矶,北美第二大城市,其最大报纸《洛杉矶时报》实力雄厚,销量全美第四,受控于加州财团。
星世界报业即便收购一家排名靠前的报纸,也难以在此立足。
芝加哥,北美第三大城市,《芝加哥论坛报》销量全美第六,背后是报业巨头芝加哥论坛集团,星世界报业同样难以在芝加哥扎根。
而休斯敦,北美第四大城市,拥有德克萨斯州销量最高的《休斯敦纪事报》,日销量五十一万份,全美排名前二十多位。
最关键的是,该报并未被德克萨斯财团掌控,现任所有者道格拉斯因车祸去世,其子女正为遗产争夺,导致在休斯敦引起轩然 。
显然,这其中存在操作的可能性。
在纽约,大报如《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纽约邮报》、《新闻日报》、《明星纪事报》及《纽约每日新闻》等,日销量可达五十万份。
《华尔街日报》与《纽约时报》收购无望。
《纽约邮报》为罗伯特·默多克新闻集团所有,曾濒临破产,后被默多克收购并重塑风格,增加暴力、性新闻及案件报道,语言夸张,与《每日新闻》竞争后名声大噪,现日销量约七十八万份。
《论坛日报》由芝加哥论坛集团掌控,无需考虑。
《明星纪事报》在赫斯特报业集团手中,同样难以获得。
唯独《纽约每日新闻》 ,为地产富豪莫特·祖克曼私有财产,日销量约七十万份,韦建邦视其为最易收购之选,高价即可。
华盛顿的另一目标为《华盛顿明星报》,前身为《华盛顿每日新闻》,深受非裔群体喜爱,本地影响力居第三,仅次于《华盛顿邮报》和《华盛顿新闻报》。
该报始创于1921年,1972年由E.w.斯克里普斯公司售出,次年与《华盛顿明星晚报》合并,更名为《华盛顿明星新闻》,销量跃居第三。后更名《华盛顿明星报》,现日销量约四十六万份。
然而,该报经营不善,人员冗余,开支巨大,风格不定导致用户流失,广告收入下滑,今年已现亏损。若无改变,将于1981年破产。
此时出问题,恰为收购良机。人员冗余可于收购后调往计划进军北美的夏宇宙文化公司,以强化其在北美的基础。
华夏星传媒文化集团,三大子公司自1979年起由秦安更名,分别为华天下影视公司,主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等;夏宇宙文化公司,负责小说、漫画出版及文化Ip培育等;星世界报业公司,主营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此外,还有环球电视公司,负责电视业务。
未来业务扩张时,大型子公司会陆续涌现。
当前核心为三大子公司及环球电视公司。审阅韦建邦的方案后,秦安满意称赞:
“选得不错,若成功收购这三份报纸,星世界报业在目标地区的日发行量将突破一百五十万份,足以稳固地位。”
“接下来,在 各大城市并购中小型报纸,携手赫斯特传媒,有望成为报业领军者。”
韦建邦笑着点头询问秦安的意向,秦安果断回应:“按计划行事,资金全力配合,务必拿下这三份报纸。”
“尤其是《纽约每日新闻》,不惜重金,即便溢价数倍,也要争取!”
在传媒战略上,秦安从不吝啬。他将澳洲新闻集团视为劲敌,而鲁伯特·默多克两年前已在纽约立足,掌控了日销七十八万份的《纽约邮报》。
新闻集团全美布局广泛,秦安已落后,急需加速追赶。
即便斥资数倍获取《纽约每日新闻》,多出的几千万美元,秦安亦不以为意。掌控该报,壮大星世界报业,将创造巨大价值。
星世界稳定后,夏宇宙和华天下可顺利进军北美,拓展业务。
了解秦安的决心后,韦建邦士气大振,信心满满保证完成任务。
秦安提醒:“提前规划接管事宜,加速收购,多耗资也无妨,拖延越久变数越大。那里非我们地盘,多花的钱权当开路费。”
秦安担忧拖延会引来鲁伯特·默多克,尤其是《华盛顿明星报》可能吸引其注意。
默多克办报执着,为销量不择手段,是新闻界的奇才。他曾挽救濒临破产的《纽约邮报》。
韦建邦面色凝重,认真点头:“董事长,我明白了!”
“时不我待,我明日即带团队前往。”
“好,到那后,可联系两位夫人及友人乔治·小飞鞋,他们对那里更熟,乔治能帮上忙。”
言罢,秦安取纸笔,写下联系方式,递予韦建邦。
“好,需时我自会联络。”
“董事长,若无他事,我便告退了。”
“去吧,努力!”
数日之间,秦安探访数家公司,尤重环球卫视。因前月于霓虹时,他已遣人送回一档节目策划,嘱黄夕照执行,名曰《华人好声音》,灵感源自后世东国之《好声音》。
然秦安令环球电视台略作调整,融入此世未有之选秀元素。
譬如,此版《好声音》设分赛区选拔,各赛区佼佼者方能晋级总决赛,决出冠军。简而言之,乃《好声音》与《超级女声》模式之融合。
虽名《华人好声音》,选拔者仅限华人歌手。节目组将于全球华人聚居区设赛区,行海选之事。赛区遍布北美、欧洲、南美洲,乃至亚洲各国,凡华人聚居且有观众基础之地,皆设赛区。
总计十六赛区,每区选三人,终极对决于香江。胜者不仅可签约华.夏.星传媒,更有重奖以待。节目将在环球电视台及多家合作电视台同步播出。
十月之初,《华人好声音》筹备事宜已启。旗下公司鼎力相助,海选十六赛区同步进行,预计十一月初各赛区前三甲汇聚香江,共赴总决赛。
十月间,《华人好声音》之广告与舆论,于东南亚、各赛区及香江本地,频繁现于华人社区。秦安冀望借此节目,使环球电视台跃居中文电视之巅。
与此同时,暴雪电子集团亦在技术革新之路上取得突破,研发出家用卫星信号接收技术,并着手建厂生产。节目开播之时,恰逢秦安与米国火箭发射公司签约,卫星升空之际。彼时,节目将在环球电视台首个卫星频道首播。
指导环球电视公司后,秦安复探电影界。资金充裕之下,新任华天下影视总裁江至强,于香江大肆收购院线后,转而东南亚,大肆并购影院。
他斥资七千二百万港币,在东南亚收购了七十八家影院,令华天下院线在当地的影院总数增至一百二十九家,与邵氏院线的差距缩减至五家。
华天下电影公司年内推出多部佳作,凭借多厅影院优势,迅速响应市场,打造出多个热门影片,吸引了众多影院加盟。
由此,华天下院线在东南亚的直营及加盟影院网络扩大至两百零五家。
江至强的资金运作,使得东南亚院线格局由国泰与邵氏的双雄对决,转变为国泰、邵氏与华天下的三足鼎立。
国泰院线负责发行嘉禾、香江部分中小电影公司、 省、东南亚本土及好莱坞的影片。
华天下院线则发行自家及香江多数中小电影公司、 省及好莱坞的影片。
邵氏院线主打自家电影,同时也代理 省和好莱坞的影片。
多厅影院的优势显着,促使邵氏与国泰考虑向环球院线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