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云月号”的主引擎发出低沉而稳定的嗡鸣,蓝紫色的等离子焰流在宇宙真空里拉出一道细长的光痕,将金星逐渐甩向身后。舷窗外,那颗被稠密黄色云层包裹的星球仍在散发着灼人的光晕,云层如同煮沸的鎏金岩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翻滚涌动,偶尔有银白色的闪电在云层深处撕裂出转瞬即逝的裂隙,暴露出下方更炽热的岩层轮廓。

林辰调整着观测屏的焦距,指尖划过冰凉的触控面板,屏幕上金星的光谱分析数据实时跳动:“指挥官,我们已完全脱离金星引力圈,当前航速0.3倍光速,正在向木星轨道修正航线。”他的目光掠过屏幕角落的温度监测仪,“金星外层大气温度仍维持在460c,硫化物云层的腐蚀性粒子浓度未出现异常衰减,幸好我们提前加固了船体外部的抗腐蚀涂层。”

叶云天站在观测舱中央,手掌轻轻贴在冰凉的舷窗玻璃上,仿佛还能感受到金星传递来的残余热量。他望着那颗逐渐缩小的黄色星球,脑海中闪过在金星地表执行任务时的场景——黏稠的硫酸雨、扭曲的岩石地貌、足以熔化普通合金的高温。“关闭金星观测通道,全力监测木星轨道环境。”他收回目光,转身看向控制台前的林辰,“预计多久抵达木星引力影响范围?”

“按照当前航线,约72小时后进入木星外层轨道。”林辰调出星际导航图,屏幕上一条亮蓝色的航线贯穿太阳系,终点处那颗气态巨行星的图标正缓慢旋转,“木星的磁层强度是地球的倍,磁场范围延伸至700万公里外,可能会对飞船的通讯系统造成干扰,我已提前启动磁屏蔽装置。”

三天的星际航行在单调的引擎嗡鸣与数据监测中悄然流逝。当“云月号”驶入木星引力圈时,最初只是舷窗外一个比其他行星稍亮的光斑,随着飞船不断逼近,那光斑逐渐膨胀,一点点占据更多的视野。直到航行至木星100万公里处,这颗太阳系的“巨行星之王”终于完整地铺满了整个舷窗,其磅礴的体量带来的视觉冲击,让观测舱内的船员们不约而同地屏住了呼吸。

木星的表面如同一块被上帝打翻的调色盘,红褐色与乳白色的云带交织缠绕,形成了平行于赤道的巨大条纹,这些条纹并非静止不动,而是以不同的速度在大气层中流动, faster的白色云带时速可达400公里,与较慢的红褐色云带相互摩擦,产生出剧烈的湍流。在南半球,一个巨大的椭圆形红斑格外醒目,那便是闻名太阳系的“大红斑”——一场持续了至少300年的超级风暴。此刻,它正如同一只琥珀色的巨眼,在五彩云层中缓缓转动,风暴边缘的气流形成了细密的螺旋纹路,偶尔有青蓝色的闪电在红斑中心炸裂,照亮了下方更深层的暗褐色云层。

“大红斑的直径约公里,足以容纳两个地球。”林辰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惊叹,手指在屏幕上滑动,调出风暴的实时数据,“当前风暴核心时速640公里,是地球上五级飓风的三倍以上,这种强度的风暴已经在木星大气层中持续了数百年,从未停歇。”

叶云天凝视着那片翻滚的红斑,目光深邃:“木星的环境比我们预想的更复杂。林辰,再次确认抗风暴护盾和压力缓冲系统的状态,确保万无一失。”他顿了顿,按下通讯器,“通知尘羽和磁岩,十分钟后到主控舱集合,准备对接木星气旋采集站。”

通讯器那头传来两声清晰的回应。片刻后,主控舱的舱门滑开,尘羽和磁岩走了进来。

尘羽的身材纤细,比普通人类略矮一些,淡紫色的皮肤在主控舱的冷光下泛着一层柔和的莹润光泽。她的发丝并非实体,而是由无数细碎的银蓝色星尘颗粒组成,行走时,这些星尘颗粒会随着她的动作轻轻飘散,又在她身后重新聚拢,如同有生命般。此刻,她正用指尖轻轻梳理着鬓边的星尘,眼神好奇地投向舷窗外的木星:“这颗行星的大气流动很特别,氢氦气体的浓度梯度比星尘星复杂得多。”

站在她身旁的磁岩则截然相反,他的身高接近两米,体表覆盖着层层叠叠的银灰色磁晶鳞片,鳞片边缘呈六边形,拼接得严丝合缝,在灯光下反射出冷硬的金属光泽。他的双手宽大,指尖有细小的磁控节点,说话时,胸腔会发出低沉的共鸣,带动鳞片微微震动:“木星的磁场强度超出预期,磁悬浮开采舱的磁场调节系统需要提前校准。”

叶云天点了点头,将全息屏幕转向两人:“这是木星气态能源队提供的坐标,气旋采集站位于赤道上空3000公里处,我们需要避开左侧的高能气旋区。”他指着屏幕上一片标注为红色预警的区域,“那里的风速已达500公里\/小时,护盾虽能抵御,但尽量避免正面冲击。”

“收到。”尘羽和磁岩异口同声地回应。

“云月号”开始降低航速,主引擎的焰流逐渐收敛,侧翼推进器启动,调整着飞船的姿态,缓缓向木星大气层深处穿透。进入大气层的瞬间,飞船遭遇了强烈的气流冲击,船体轻微晃动起来,观测屏上的气压数值开始急剧攀升。舷窗外,原本清晰的云层瞬间变得浓密,如同奔腾的彩色巨浪,红褐色的气流裹挟着银白色的闪电,在云层中撕裂出一道道耀眼的光痕,闪电的频率越来越高,几乎连成了一片光幕,照亮了周围翻滚的云涛。

“气压1.2地球大气压,温度-145c,正在持续上升。”林辰紧盯着仪表盘,快速报出数据,“抗风暴护盾已激活,压力缓冲系统运行正常。”

叶云天的手指悬在操控面板上方,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保持航线稳定,推进器功率提升10%,抵消气流阻力。”

飞船在颠簸中持续下降,穿过一层又一层浓密的云层,颜色从外层的淡褐色逐渐变为中层的红褐色,再到内层的深紫色。当飞船抵达赤道上空3000公里处时,一片悬浮在气流中的巨大建筑群突然出现在舷窗外,让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那便是木星气旋采集站。它由数十个巨大的“气囊式漂浮平台”组成,每个平台的直径都超过1公里,表面覆盖着一层半透明的坚韧抗压薄膜,薄膜呈淡蓝色,表面有细密的能量纹路在缓慢流动,如同生物的血脉。平台内部填充着经过压缩的轻质惰性气体,使其能在木星的强气流中稳定漂浮,远远望去,就像一群漂浮在彩色云海中的巨型肥皂泡。平台之间用直径超过10米的高强度合金管道连接,管道表面包裹着隔热层,颜色为银灰色,与周围的彩色云层形成鲜明对比。管道末端延伸出数百根细长的采集导管,这些导管呈银白色,直径约半米,如同无数根柔软的触手,深深插入下方的氢氦大气层中,每一根导管的顶端都有蓝色的能量光环闪烁,将气态能源源源不断地汲取上来。远处,几艘小型运输艇正在平台间艰难穿梭,艇身两侧的稳定翼展开,抵御着强烈的气流冲击,艇尾的推进器喷出蓝色的能量流,在云层中留下一道道短暂的轨迹。

“m27的‘云月号’,这里是木星气态能源队,我是队长雷克斯。”通讯器里传来一个洪亮粗犷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气流干扰杂音,“准许降落在主采集平台的1号停泊区,注意规避左侧的气旋流,风速已达500公里\/小时。”

叶云天通过舷窗望去,主采集平台左侧的云层正剧烈翻滚,形成一道宽约50公里的深褐色气旋,气旋的中心呈黑色,边缘的气流高速旋转,卷起无数细小的云絮,如同一条盘旋在云海中的巨蛇,随时可能吞噬一切靠近的物体。“明白。”叶云天回应道,同时操控着飞船,“启动侧翼推进器,调整姿态,规避气旋流。”

“云月号”的侧翼推进器喷出两道精准的蓝色能量流,飞船如同一只灵活的银箭,绕开了那道危险的气旋,稳稳地向着主采集平台的1号停泊区飞去。停泊区的地面是由厚重的合金板铺设而成,表面有防滑纹路,周围装有一圈能量屏障,用于抵御气流冲击。当飞船的起落架接触到地面的瞬间,传来轻微的震动,能量屏障自动关闭,停泊区的指示灯由红转绿。

“云月号”成功着陆。

舱门缓缓滑开,一股混杂着氢气流的强风瞬间扑面而来,带着刺骨的寒意,险些将率先起身的林辰吹倒。他下意识地扶住舱门边缘,脸上露出一丝惊讶:“这里的风速比预期的更大。”

叶云天走在最前面,他穿着m27特制的轻便抗压服,服装表面的能量纹路自动激活,形成一层无形的护盾,抵御着强风和低温。他抬头望去,停泊区的平台上,已经站着一群等候已久的木星人类。

他们的身材高大魁梧,平均身高超过两米,比m27的人类高出不少。皮肤呈深灰色,表面有一层细密的角质层,这是长期适应木星强辐射和高压环境进化出的特征。他们穿着厚重的抗压抗风暴服,服装主体为深灰色,表面有蓝色的能量纹路,这些纹路能实时调节服装内部的气压和温度,确保穿着者的舒适。服装的头盔呈流线型,面罩是透明的高强度材料,能清晰地看到里面的面容。

为首的是一名高达两米三的壮汉,肩宽背厚,如同一座铁塔。他没有戴头盔,深灰色的皮肤上,一道从左眉骨延伸到下颌的浅浅疤痕格外醒目,眼神如同木星的风暴般锐利,透着一股久经沙场的坚毅。他的胸前佩戴着一枚金色的徽章,徽章上是一个旋转的气旋图案,周围环绕着“木星气态能源队”的字样,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金属光泽——他正是雷克斯队长。

“叶云天指挥官,欢迎来到木星!”雷克斯大步走上前,伸出厚实的手掌,手掌上布满了老茧,指关节粗大。叶云天也伸出手,两人用力握了握,雷克斯的手劲极大,让叶云天感受到了明显的压力。“早就听说你们在地球和金星的壮举,地球的新能源转化技术,金星的硫化物资源利用,都是太阳系的典范。”雷克斯的声音如同洪钟,带着一丝急切,“木星的能源难题,困扰了我们几百年,现在,终于盼到你们了!不过在谈合作前,我得让你们看看,我们木星人是怎么‘守着宝藏却饿肚子’的。”

叶云天微微一笑:“雷克斯队长客气了,星际合作,就是为了互通有无。我们很乐意协助木星解决能源问题。”

雷克斯点了点头,转身指了指停泊区边缘的几辆小型悬浮车:“请跟我来,我带你们去核心区域看看。”

悬浮车的体型不大,能容纳五人,车身由轻质合金制成,底部装有磁悬浮装置,能在平台上平稳行驶。雷克斯亲自驾驶一辆,叶云天、尘羽、磁岩和林辰坐在后面。悬浮车启动后,平稳地驶离停泊区,沿着平台间的通道行驶。通道两侧是巨大的合金管道,管道内部传来“呼呼”的气流声,那是气态氢在管道中高速流动的声音。部分管道的连接处,有淡蓝色的气体泄漏出来,这些气体刚一接触到空气,就被周围的小型回收装置快速吸走——回收装置的表面有蓝色的能量场,能将泄漏的气态氢吸附并回收,避免浪费和安全隐患。

“这是我们的气态氢采集导管。”雷克斯指着下方延伸进云层的细长管道,通过悬浮车的透明底板,能清晰地看到那些银白色的导管如同触手般深入下方的彩色云海,“木星的氢能源无穷无尽,据我们测算,仅外层大气层的气态氢储量,就相当于100万个地球的化石能源总量。我们的采集技术能高效汲取大气层中的气态氢,每天的采集量足以供应十个地球的能源需求。”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但很快又转为无奈,“但问题是,我们‘抓’得进来,却‘炼’不干净。”

悬浮车行驶了大约十分钟,抵达了采集站的核心区域——提纯车间。车间是一座巨大的圆柱形建筑,高度超过50米,直径达200米,外墙由耐高温抗压的复合材料制成,表面有许多通风口和观测窗。悬浮车停靠在车间入口处,众人下车后,跟着雷克斯走进车间。

一进入车间,巨大的机器轰鸣声便扑面而来,震得人耳膜发颤。车间内的空间十分广阔,数十台巨大的提纯设备整齐排列着,这些设备高达30米,呈圆柱形,表面布满了管道和仪表,淡蓝色的气态氢通过管道进入设备,在设备内部经过多层过滤后,再输送到旁边的储存罐中。储存罐同样巨大,呈银白色,表面有液位计和压力计,实时显示着罐内的情况。

叶云天的目光扫过设备的显示屏,注意到显示屏上的氢气纯度数值始终停留在85%左右,而且部分设备的外壳温度明显偏高,管道的连接处有轻微的腐蚀痕迹。他走到一台提纯设备前,仔细观察着设备内部的过滤层——透过设备的观测窗,能看到过滤层呈现出暗黄色,表面有许多附着物,显然已经被杂质堵塞。

“我们的提纯技术最多只能将氢气纯度提升到85%。”雷克斯走到叶云天身边,指着显示屏上的数值,语气中满是无奈,“这里面混杂着甲烷、氨、硫化物等数十种杂质,这些杂质的化学性质十分活跃,尤其是硫化物,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他伸手摸了摸设备的外壳,“这种低纯度氢气,只能用于普通的能源供应,比如居民用电、基础工业生产。但我们木星的高精度能源设备——比如星际飞船引擎、大型能源转化站的核心部件,都需要99.9%以上的高纯度氢气,否则杂质会磨损设备的内部零件,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严重时甚至会引发故障。”

一名木星技术人员快步走了过来,他穿着与雷克斯同款的抗压服,只是胸前的徽章等级稍低。他向雷克斯点了点头,然后操作着设备侧面的控制面板,将少量提纯后的氢气导入一个小型测试仪器中。仪器的屏幕亮起,快速显示出检测结果,几秒钟后,屏幕上出现了红色的报警信号,同时发出“滴滴”的警报声:“杂质含量15%,不符合高精度设备使用标准。”

“你看,就是这样。”雷克斯叹了口气,示意技术人员关闭仪器,“我们尝试过各种方法升级过滤层,从碳纤维到纳米陶瓷,甚至用过从土星进口的高强度过滤材料,但都没用。木星大气中的杂质种类太多,而且部分杂质会与过滤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过滤层很快就会失效。”他伸出手指,指着设备上的腐蚀痕迹,“这些设备,平均每三个月就要更换一次过滤层,每年因为设备磨损更换的部件,价值相当于木星半年的能源出口额,浪费的能源和资源不计其数。”

林辰皱了皱眉:“不能通过化学方式分解这些杂质吗?”

“试过了。”雷克斯摇了摇头,“这些杂质的组成十分复杂,而且在高压环境下会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普通的化学分解方法根本不起作用,反而会产生新的有害物质。”他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渴望,“更可惜的是,我们知道木星核心有更珍贵的宝藏,却碰不到。”

说完,他带领众人离开提纯车间,前往采集站的观测中心。观测中心是一座半球形的建筑,顶部是巨大的透明穹顶,能直接看到外面翻滚的彩色云层。中心内部,一面巨大的全息屏幕占据了整面墙壁,屏幕上展示着木星内部的结构剖面图,从外层大气层到核心区域,每一层的结构都清晰可见。

“你们看。”雷克斯指着全息屏幕,“从外层大气层到1.3万公里深处,是气态氢和液态氢的过渡区,这里的氢气体积被高压压缩,逐渐从气态转变为液态;再往下,便是核心区域的液态金属氢——那片被高温高压包裹的金色海洋。”

屏幕上,核心区域的液态金属氢泛着耀眼的金光,如同融化的黄金,在高温高压下缓缓流动,偶尔有细小的气泡从液体中升起,又迅速破灭。周围的环境参数实时标注在屏幕一侧:压力3000万地球大气压,温度2万c。

“那就是液态金属氢。”雷克斯的声音带着一丝痴迷,“它的能量密度是气态氢的10倍,而且燃烧后只产生水,零污染,是宇宙中最优质的清洁能源之一。一块立方米大小的液态金属氢,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0吨标准煤,足以供应一座百万人口城市一年的能源需求。”他的眼神中满是渴望,“如果能开采出液态金属氢,不仅能解决木星的能源问题,还能成为整个太阳系的能源中心。但它藏在3000万大气压、2万c的核心区域,我们的无人探测器最多只能深入到5000公里处,就会被高压压碎,根本无法靠近液态金属氢区域。”

说着,他示意工作人员播放探测器失事的影像。屏幕上,一艘小型无人探测器缓缓向着木星核心下降,探测器的外壳由高强度合金制成,表面覆盖着耐高温涂层。起初,探测器运行正常,不断传回周围的环境数据。但当深度达到5000公里时,屏幕上的画面开始出现抖动,探测器的外壳逐渐变形、凹陷,表面的涂层开始脱落,露出里面的金属结构。随着深度继续增加,变形越来越严重,探测器的机械臂断裂,天线弯曲,最终在一声刺耳的巨响中解体,屏幕瞬间变黑,信号彻底消失。

“这是我们最新一代的无人探测器,采用了目前太阳系最先进的抗压材料,能抵御1000万地球大气压的压力。”雷克斯的语气中满是不甘,“但在木星核心区域的3000万大气压面前,还是不堪一击。我们尝试过各种抗压材料,从金刚石复合材料到超硬碳纳米管,甚至用过外星进口的特种材料,但都无法抵御核心区域的极端压力。”他看着屏幕上那片金色的液态金属氢海洋,“我们能‘抓’到大气层的气态氢,却‘炼’不好;知道核心有液态金属氢,却‘挖’不深,这简直是对木星能源队的羞辱。”

观测中心内的木星技术人员们都沉默着,他们的脸上带着沮丧的神色,有人低头看着地面,有人望着屏幕上的液态金属氢,眼中充满了渴望,却又无能为力。一名年轻的技术人员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显然对这种“守着宝藏却无法利用”的困境感到无比憋屈。

叶云天看着屏幕上的木星核心结构,心中若有所思。他转头看向尘羽和磁岩,两人也正皱着眉头,似乎在思考解决方案。尘羽的星尘发丝轻轻飘动,指尖泛着淡淡的银光,显然在分析氢气提纯的问题;磁岩的磁晶鳞片微微发亮,眼神专注地盯着屏幕上的压力数据,在脑海中构思着抗压开采的方案。

当天下午,合作会议在采集站的会议室召开。会议室的空间宽敞,中央是一张圆形的全息会议桌,周围摆放着数十把悬浮座椅。全息屏幕上,清晰地展示着木星的能源采集数据、氢气纯度分析报告、木星核心区域环境参数,以及现有提纯设备和探测器的技术图纸。叶云天、尘羽、磁岩与雷克斯及木星的十余名技术专家围坐在一起,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雷克斯队长,各位木星的朋友。”叶云天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m27的星尘星和磁晶星,分别在气体提纯和高压环境开采方面有着成熟的技术。在来木星的途中,我们已经对木星的环境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木星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三项技术支援方案,帮助你们‘炼好’气态氢,‘挖深’液态金属氢。”

他抬手在全息屏幕上轻点,屏幕上立刻出现了方案的详细内容。“第一项,解决氢气提纯问题——共享m27的‘星尘星气体提纯技术’。”

尘羽站起身,走到屏幕前,她的指尖泛起淡淡的银光,一团细碎的银蓝色星尘状物质出现在她掌心。这团星尘直径约5厘米,悬浮在她的掌心上方,如同一个微型的星云,闪烁着柔和的光芒。“这是星尘粉末,产自星尘星的星际尘埃带,经过特殊的高温高压处理后,其微观结构呈多孔状,孔径仅为0.1纳米,恰好能吸附气体中的各类杂质分子,而不会与氢气分子发生反应。”

她轻轻挥手,掌心的星尘粉末飞向全息屏幕,屏幕上立刻放大显示出星尘粉末的微观结构——无数细小的多孔颗粒相互连接,形成了复杂的网状结构,如同一个巨大的吸附网。“我们将星尘粉末填充到提纯设备的过滤层中,当气态氢通过过滤层时,星尘粉末会像磁铁一样,将甲烷、氨、硫化物等杂质分子牢牢吸附在多孔结构中,只让纯净的氢气分子通过。”

她顿了顿,继续解释:“这种提纯技术的核心优势是效率高、寿命长。星尘粉末的吸附容量是你们现有过滤材料的10倍,能吸附自身重量50倍的杂质;而且它的化学性质极其稳定,不会与任何杂质发生反应,也不会被硫化物腐蚀。更重要的是,它能通过高温再生——当吸附达到饱和后,只需将过滤层加热到800c,杂质分子就会被释放出来,星尘粉末就能恢复吸附能力,重复使用,使用寿命可达5年。”

全息屏幕上出现了升级后的提纯设备示意图:原有的过滤层被替换为星尘粉末填充层,填充层分为三层,每层厚度为5厘米,中间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用于星尘粉末的再生;配套增加了高温再生装置和杂质回收装置,再生过程中释放的杂质会被回收装置收集,进行集中处理,避免污染环境。“经过我们的模拟测算,使用这种技术后,你们的氢气纯度能从85%提升至99.9%以上,完全满足高精度设备的使用需求。”尘羽补充道,“我们会提供星尘粉末的制备方法和提纯设备的改造方案,并派专家指导你们的技术人员操作,确保设备能稳定运行。”

木星的技术专家们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纷纷凑到屏幕前,仔细观察星尘粉末的微观结构和设备改造示意图。一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推了推鼻梁上的虚拟眼镜,语气中带着疑问:“尘羽专家,星尘粉末在木星的高压环境下,会不会发生结构变形,从而失去吸附能力?”

“不会。”尘羽摇了摇头,语气肯定,“星尘粉末的结构异常稳定,其多孔结构是在星尘星的极端环境下自然形成的,能承受100万地球大气压的压力,而木星采集站的工作压力仅为5地球大气压,完全不会对其结构造成影响。星尘星的气体提纯设备,就是在比这里更高的压力下运行的,已经稳定使用了30年,从未出现过结构变形的问题。”

老专家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不再提问。其他专家也纷纷议论起来,语气中充满了期待。

“第二项,解决液态金属氢开采问题——提供‘磁晶星磁悬浮开采舱’技术。”磁岩站起身,他的体表磁晶鳞片微微发亮,全息屏幕上出现了开采舱的三维设计图。这种开采舱呈球形,直径约10米,外壳由磁晶矿与超硬合金复合制成,表面布满了细小的磁控节点,这些节点如同无数只眼睛,能实时感知周围的压力和磁场变化;内部装有小型核聚变反应堆和磁悬浮驱动系统,以及液态金属氢采集装置和储存罐。

“木星核心区域的极端压力,靠传统抗压材料是无法抵御的,这一点我们已经达成共识。”磁岩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磁悬浮开采舱的核心原理,是利用磁晶矿的强磁场,在开采舱周围形成一层‘磁斥力护盾’。磁晶矿是磁晶星的特产,具有极强的磁场感应和磁场控制能力,能在瞬间产生强大的磁场。”

他指着屏幕上的开采舱设计图,详细解释道:“当开采舱深入木星内部时,表面的磁控节点会实时感知周围的压力变化,并将数据传输给中央控制系统。中央控制系统会根据压力数据,实时调节磁场强度,与木星内部的氢氦气体形成磁斥力——就像两块同名磁极的磁铁相互排斥一样,这种磁斥力会精准抵消外部压力,让开采舱内部始终保持1地球大气压的稳定环境。”

“开采舱的动力系统采用磁悬浮驱动,通过调节磁场方向和强度,能在高压气体中灵活移动,不受气流干扰,最大移动速度可达100公里\/小时。”磁岩继续说道,“舱内配备了远程操控系统和自动开采装置,操作人员可以在采集站的控制中心,通过神经连接头盔远程控制开采舱,深入核心区域采集液态金属氢。开采舱还装有应急逃生系统,一旦遇到突发情况,比如磁场失控或动力系统故障,能启动超高速推进器,在30秒内快速撤离到5000公里处的安全区域,避免被高压摧毁。”

雷克斯看着开采舱的设计图,眼中满是激动,他前倾着身体,语气急切地问道:“磁岩专家,这种开采舱能承受核心区域的2万c高温吗?高温会不会影响磁场的稳定性?”

“完全可以。”磁岩点头,语气自信,“开采舱的外壳采用了熔核星的耐高温涂层,这种涂层能抵御3万c的高温,而且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能有效阻挡热量传导到舱内;同时,磁斥力护盾不仅能抵消压力,还能阻挡部分热量,减少热量对舱体的影响。舱内的冷却系统会实时调节温度,将舱内温度稳定在25c左右,确保设备和采集到的液态金属氢保持稳定。至于磁场稳定性,磁晶矿的磁场不受温度影响,即使在2万c的高温下,也能保持磁场强度不变。”

雷克斯松了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其他木星专家也纷纷点头,显然对这项技术充满了信心。

“第三项,解决能源运输问题——协助建立‘气态能源运输管网’,共享‘风旋星涡轮压缩技术’。”叶云天的话音刚落,全息屏幕上出现了运输管网的三维示意图,“高纯度气态氢的体积庞大,运输效率低,而且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泄漏,存在安全隐患。风旋星的涡轮压缩技术,能通过多级涡轮加压,将气态氢压缩成液态氢,体积缩小800倍,极大提升运输效率,同时也更便于储存和运输。”

“我们会协助你们在各个采集平台之间,搭建高压运输管网。”叶云天指着屏幕上的管网示意图,“管网采用双层结构,内层为耐腐蚀合金,外层为隔热层,能有效防止液态氢蒸发和管道腐蚀。管网内装有压力传感器和泄漏检测装置,一旦发生泄漏,能立即自动关闭相关路段,进行应急处理。”

他顿了顿,继续演示整个流程:“提纯后的高纯度气态氢,会先输送到压缩站,通过三级涡轮压缩机进行加压——第一级将压力提升至100大气压,第二级提升至500大气压,第三级提升至1000大气压,此时气态氢会转化为液态氢;然后通过高压运输管网,输送到储存中心和使用终端。同时,我们会在磁悬浮开采舱上加装液态金属氢储存罐,储存罐采用双层真空结构,能保持-253c的低温,确保液态金属氢不会蒸发。采集到的液态金属氢会被储存在罐中,当开采舱返回时,通过专用运输舱输送到地表采集站的低温储存库中。整个运输过程,能量损耗不超过3%。”

当叶云天、尘羽、磁岩介绍完合作方案,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雷克斯和木星的技术专家们相互对视,眼中满是难以置信和兴奋。这个方案精准地解决了木星的两大核心难题,而且技术成熟,可行性极高,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叶云天指挥官,尘羽专家,磁岩专家!”雷克斯猛地站起身,用力一拍桌子,桌子发出沉闷的响声,他的声音洪亮,充满了激动,“这个方案太完美了!简直是为我们木星量身定制的!只要能成功落地,木星的能源产业将实现质的飞跃,我们几百年的梦想也将成真!”他环视着周围的木星专家,“各位,你们觉得怎么样?”

“我认为这个方案完全可行!”刚才提问的老专家第一个表态,语气激动,“星尘粉末的吸附原理很科学,磁悬浮开采舱的技术也很先进,运输管网的设计也考虑到了安全和效率,这三项技术结合起来,正好能解决我们的所有问题!”

“我同意!”另一名专家也站起身,“m27的技术实力果然名不虚传,这个方案比我们之前设想的任何方案都要完善,而且没有明显的技术漏洞!”

其他专家也纷纷表示赞同,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热烈起来。

“好!”雷克斯大手一挥,语气坚定,“我们木星气态能源队,愿意全力配合,提供所有资源和技术支持!人力、物力、财力,只要你们需要,我们都能满足!”

“这是合作共赢。”叶云天微笑着说,“木星的气态能源储量丰富,你们的‘气态能源高效燃烧技术’在太阳系处于领先水平。m27的气态能源站目前存在能耗较高的问题,我们希望未来能共享这项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实现互利共赢。”

雷克斯立刻点头,毫不犹豫地说:“没问题!只要方案成功落地,我们会将气态能源高效燃烧技术的所有数据和核心设备图纸,无偿共享给m27!这是我们的感谢,也是木星人的诚意!”

合作协议的签订仪式简单而隆重。在采集站的中央广场上,叶云天和雷克斯分别代表m27和木星气态能源队,在全息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当两人的签名重合的瞬间,广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木星的技术人员们相互拥抱,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他们终于看到了解决能源难题的希望。

协议签订后,m27团队与木星技术人员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尘羽带领着m27的技术团队,在采集站的实验室里指导木星人员制备星尘粉末。星尘粉末的制备过程并不复杂,但对环境要求极高,需要在无菌、无杂质的真空环境中进行。木星的技术人员们学得很快,在尘羽的指导下,仅用了三天时间,就成功制备出了第一批合格的星尘粉末。这些星尘粉末呈银蓝色,质地轻盈,如同干燥的细沙,在真空容器中闪烁着柔和的光芒。

接下来是提纯设备的改造。木星的技术人员们按照尘羽提供的改造方案,对采集站的数十台提纯设备进行全面改造。他们拆卸掉旧的过滤层,清理干净设备内部的杂质和腐蚀痕迹,然后将星尘粉末填充到新的过滤层中,安装好高温再生装置和杂质回收装置。整个改造过程持续了十天,期间,尘羽每天都穿梭在各个设备之间,仔细检查每一个环节,确保改造质量。

当第一台升级后的提纯设备启动时,整个提纯车间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设备的显示屏上。淡蓝色的气态氢通过管道进入设备,经过星尘粉末过滤层后,再输送到储存罐中。显示屏上的氢气纯度数值不断攀升:85%、90%、95%、99%、99.92%——最终稳定在了99.92%。

“成功了!纯度达到99.92%!”负责监测数据的木星技术人员激动地大喊起来,声音中带着哽咽。

车间里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木星的技术人员们相互击掌、拥抱,脸上洋溢着激动的泪水。一名老技术人员抚摸着设备的外壳,眼眶通红:“我们等这一天,等了整整一百年啊!”

尘羽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她的星尘发丝在欢呼声中轻轻飘动,如同在庆祝这个来之不易的胜利。

为了验证高纯度氢气的效果,木星的技术人员们将高纯度氢气导入一台闲置已久的高精度能源引擎中。这台引擎是木星最先进的星际飞船引擎,由于一直缺乏高纯度氢气,已经闲置了五年。当高纯度氢气注入引擎后,技术人员启动了引擎,引擎发出平稳而低沉的轰鸣声,没有出现任何故障。仪表盘上显示,引擎的输出功率比使用低纯度氢气时提升了20%,而且运行更加稳定,能耗也降低了15%。

“太完美了!”雷克斯看着运行中的引擎,激动地拍了拍叶云天的肩膀,“尘羽专家的技术,解决了我们最大的难题!”

与此同时,磁岩带领的团队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磁悬浮开采舱的制造。磁晶矿的加工是关键环节,需要将磁晶矿切割成细小的颗粒,然后与超硬合金混合,通过高温锻造,制成开采舱的外壳。磁岩亲自指导木星的技术人员操作加工设备,确保每一块外壳材料都符合标准。

磁场控制系统的调试则更加复杂,需要精准调节每一个磁控节点的磁场强度,确保磁斥力护盾能准确抵消外部压力。磁岩将磁晶星的磁场控制算法输入到开采舱的中央控制系统中,然后进行了无数次模拟测试,不断优化算法参数。

两个月后,首台磁悬浮开采舱正式完工。这台开采舱呈银白色,表面的磁控节点闪烁着淡淡的蓝光,如同一只巨大的金属眼球。开采舱的外壳光滑而坚硬,能抵御高温和高压的侵蚀。

开采舱的测试地点选在了木星大气层5000公里深处,这里的压力和温度与核心区域接近,是理想的测试环境。在采集站的控制中心,雷克斯亲自戴上神经连接头盔,准备远程操控开采舱。头盔的内部布满了神经感应节点,能将雷克斯的意识与开采舱的控制系统连接起来,让他如同亲自驾驶开采舱一般。

“控制中心准备就绪,开采舱各项参数正常,可以启动。”林辰大声报告道。

“启动开采舱,开始下降。”雷克斯沉声道,他的目光紧紧盯着屏幕。

开采舱缓缓启动,向木星大气层深处下降。屏幕上,开采舱的深度数值不断跳动:1000公里、2000公里、3000公里、5000公里——周围的压力已经达到了1000万地球大气压,温度也升高到了1万c,但开采舱的磁斥力护盾稳定运行,内部环境始终保持在1地球大气压和25c。

“磁斥力护盾运行正常,内部环境稳定。”控制中心的技术人员报告道。

雷克斯深吸一口气,继续操控着开采舱向更深的区域下降:6000公里、8000公里、公里、公里——屏幕上的画面开始变得模糊,周围的氢氦气体已经被压缩成了液态,呈现出深黄色。

“距离液态金属氢区域还有1000公里,准备进入核心区域。”磁岩提醒道。

雷克斯点了点头,集中精神,操控着开采舱继续下降。当深度数值跳到公里时,屏幕上的画面突然变得清晰起来——一片金色的海洋出现在眼前,液态金属氢在高温高压下缓缓流动,泛着耀眼的金光,如同融化的黄金,美丽而壮观。

“抵达液态金属氢区域,启动采集装置!”雷克斯沉声下令。

开采舱底部的采集管道缓缓伸出,插入液态金属氢中,管道顶端的能量光环闪烁,将珍贵的液态金属氢吸入储存罐中。屏幕上的储存量数值不断上升,很快就达到了10吨的满载量。

“采集成功!液态金属氢纯度99.95%!”控制中心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技术人员们相互拥抱,激动得热泪盈眶。

雷克斯摘下神经连接头盔,脸上满是汗水,却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木星人类数百年的梦想,终于在这一刻实现了。他看着屏幕上那片金色的液态金属氢海洋,眼中充满了自豪和喜悦。

接下来,气态能源运输管网的建设也顺利完成。风旋星的涡轮压缩技术发挥了巨大作用,高纯度气态氢被压缩成液态后,通过管网快速输送到各个平台,运输效率提升了10倍,而且没有出现任何泄漏事故。而液态金属氢的运输舱,每月都会将500吨液态金属氢从核心区域运送到采集站,储存在低温储存库中,成为木星最宝贵的能源财富。

三个月后,叶云天团队再次参观木星的气旋采集站。此时的采集站,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提纯车间里,所有的提纯设备都在高效运行,显示屏上的氢气纯度稳定在99.9%以上,高精度能源设备全面启用,整个车间的生产效率提升了30%。杂质回收装置收集的杂质被集中处理后,转化为了有用的化工原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磁悬浮开采舱已经投入了常态化运行,每天都有两台开采舱深入核心区域采集液态金属氢,储存库中的液态金属氢越来越多,如同一片金色的湖泊。木星的技术人员们已经熟练掌握了开采舱的操控和维护技术,还对开采舱进行了小幅改进,提升了采集效率。

运输管网如同银色的脉络,遍布各个采集平台,将纯净的能源输送到各个角落。管道上的能量纹路闪烁着柔和的蓝光,监测系统实时监控着管网的运行状态,确保运输安全。

木星的能源产业实现了质的飞跃,不仅满足了自身的能源需求,还开始向太阳系其他行星出口高纯度氢气和液态金属氢,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太阳系能源中心”。采集站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新的气囊式漂浮平台正在建设中,未来将能实现更大规模的能源采集和运输。

雷克斯带领叶云天来到采集站的能源展示中心,那里陈列着一瓶液态金属氢。这瓶液态金属氢被装在特制的透明容器中,容器内部保持着-253c的低温和1地球大气压的压力,液态金属氢在容器中泛着耀眼的金光,如同一块流动的黄金,美丽而珍贵。

“叶云天指挥官,这是我们木星最珍贵的礼物。”雷克斯拿出一个黑色的芯片,芯片表面有金色的纹路,泛着淡淡的能量波动。他将芯片递给叶云天,语气郑重,“这里面是气态能源高效燃烧技术的所有数据,包括燃烧喷嘴的设计图纸、燃料混合比例算法、热能转化优化方案。应用这项技术后,m27的气态能源站能耗能降低30%,而且燃烧效率会提升15%。”

叶云天接过芯片,能感受到芯片表面传来的微弱能量波动,他郑重地说:“感谢你,雷克斯队长。这项技术将帮助m27解决气态能源站的能耗问题,为我们的星际能源合作增添更强的动力。我代表m27,向木星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雷克斯笑了笑:“不用客气,这是我们应得的。没有你们的技术支持,我们至今还在为能源问题发愁。未来,我们希望能与m27开展更多的合作,共同探索太阳系的能源宝藏。”

当天傍晚,“云月号”在木星气旋采集站的送别仪式中,缓缓驶离木星轨道。停泊区的平台上,雷克斯和木星的技术人员们挥手送别,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不舍和感激。

舷窗外,那颗巨大的气态行星在宇宙中散发着五彩斑斓的光芒,红褐色与乳白色的云带依旧在大气层中流动,大红斑的风暴依旧在翻滚,只是此刻,这颗星球不再是“守着宝藏却饿肚子”的困境,而是成为了太阳系中最耀眼的能源明珠。核心区域的液态金属氢,如同隐藏在巨行星深处的金色宝藏,终于被人类所利用,为太阳系的文明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叶云天站在观测舱内,手中握着装有气态能源高效燃烧技术的芯片,心中充满了感慨。从地球到火星,从金星到木星,每一颗星球都有独特的能源优势,也有各自的困境。而星际合作,正是打破这些困境的钥匙。通过技术共享、优势互补,不同星球的文明才能携手共进,共同探索宇宙的奥秘,利用宇宙的资源。

他抬头看向舷窗外的星空,下一站,土星——那颗带着美丽光环的行星,又将隐藏着怎样的能源宝藏和难题?土星的光环由无数冰块和岩石碎片组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但其复杂的引力环境和光环的不稳定性,给资源开采带来了巨大的挑战。m27的团队,又将如何与土星人类携手,解开光环资源的开采与配送之谜?

“林辰,设定下一站航线,目标土星。”叶云天转过身,语气坚定。

“收到,指挥官!正在设定土星航线,预计航行时间120小时。”林辰的声音充满了期待。

“云月号”的主引擎再次启动,蓝紫色的等离子焰流在宇宙中拉出一道细长的光痕,向着土星的方向驶去。

星际共能的旅程,仍在继续,向着更广阔的太阳系,向着更遥远的宇宙。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末日降临,活的越长,我就越强从变形金刚开始快穿之炮灰女配有剧毒平行时光末日,我创造了第五天灾!雇佣兵纪元:系统宿主大乱斗末日裂谷:异次元危机指挥官的魔幻旅途末世重生为二哈带着洪荒开发大宇宙从孤岛开始的新纪元奶龙与贝利亚:宇宙之中的欢笑中场统治者提瓦特的崩坏3系统反派他靠撒娇上位重生末世,全球冰封王者荣耀之我是小兵信标号令:上古先贤浮空岛在快穿世界当万人迷旧日降临影视世界游记星极满级大佬她在星际财源滚滚末世:复刻诸天万界港综世界大枭雄全球诸天在线深空球长机甲与刀重生,带着妹妹闯末世极寒末世:神之禁区我继承了诸天执法局星际之大熊猫的崛起穿越到了神奇宝贝世界星狩行者七步之内又准又快星际迷情:萌宠上位指南(星际未来之寻妻指南)神明当久了也会疯末世:开局白捡百亿物资末世后多子多福,我是丧尸母体!搬运末日科技!开局上交可控核聚末世学渣:未来科技的搬运工末世还来不来?我的空间快满了!末世重生,提前觉醒异能横扫一切救命,穿成星际大佬了明日方舟:时之旅人重生之文豪巨星电影世界的无限旅程不良人之开局皇宫签到气经星际探索之拾荒人人住超神,渣在诸天
磨铁读书搜藏榜:心灵终结铁锈军团快穿之绿茶靠边站星空联盟物语任游天界我在末世全无敌,美女校花狂倒贴在末世中成长我的四合院避难所怒灵:异人科普诡异:你管这叫学习主播?!快穿逆袭:拯救反派boss末世宝树末世:开局打造顶级庇护所我,星球领主,开局决定当曹贼开启病弱模式星空悍行重申亿次这不是游戏全球灾变:我为华夏守护神入侵诸天快穿攻略:黑化男神日日撩世界灾厄:带着智械征战宇宙就没人能杀死我吗?柔弱恶雌被流放?众兽夫舍命护她冰川纪元:我培养了绝世女皇末世火种:最强男人穿越末世后被反派拯救法师归来举世震惊,反叛者八号出现!让你做模型,这真三相弹什么鬼?火爆控卫永远是男配的我只想当咸鱼边缘之城:我在末世卖棺材我变成了星球锈纪元:火种重启女配今天也在努力离婚混在大唐快穿之她又被杀了诸天大航海时代音律领域综漫入侵:我能汲取别人能力冒牌风水师快穿:猎食男主指南斗罗之开局签到天水学院全球御兽:开局种下世界树大红包超级机甲召唤系统末世之纪元支配者末世三瞳在灌篮高手中做万人迷我的女儿不可能是魔王末世:绑错系统给筑基丹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时烬:异兽囚笼混沌幻灵珠:我执斧辟命我的味道我作主特工17,她们都叫我死鬼!故往无已未来:梦想为繁星之彩无序穿行者废土行者:苏末世娇娇挺孕肚,被大佬们团宠荒岛女王成为姐宝后,恶毒雌性赢麻了天狼的使徒末世枭雄:我的系统是禁忌灵飞经:中微子纪元末日签到,我养的少女是终焉女王星际独孤:天才特工的复仇游戏末日:我不吃牛肉,分解星际穿越遭遇远古食人族尸语证词:尸检报告被AI篡改后意识永生:星河之下的灵魂史诗末世:及时行乐懂不懂?喂,你好,宇宙调停员9528马桶人,带着一堆残次品逆袭!末世忠诚系统:从纨绔到最强领主风灾降临,我靠定风珠打造女神国星际兽世,看我如何一人辅万军熵种纪元地球青年漂流记荒岛谁为王深度之重铸地球铂金刑具:总裁的基因囚笼星耀逆天银河录磁场纪元:亚空间断章闺蜜三人勇闯封建版的ABO世界末世方舟之废土穹顶主宰星纹师:星际指挥官的神秘顾问末日女寝搞网骗,骗完对手接着躺天灾末世,我有空间不在怕的从机械师到文明火种碧蓝航线:我的舰娘秒天秒地人之恶源肿瘤进化,我在末世开脑域天启阙歌:现代纪元的神隐战争重生回到末世烬途我满级机甲,水灵灵穿越了?异界降临:末世之重建文明新秩序全球末世:开局绑定移动安全屋重生囤货,开局手撕白眼狼系统赋能给他们戴上枷锁为我卖命虚拟进化:全球玩家都是N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