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七月十二日,德国,柏林。德国总理办公室内,总理阿登纳与军事高层们正在紧急磋商。
此时阿登纳的脸上都带着兴奋,他深知此次行动的意义。他对军事总司令哈根将军说道:“炎黄国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我们要在欧洲让那些老对手们好好看看我们现在的实力。”
自1950年,德国就与周剑锋在背地里缔结了秘密同盟。这一同盟宛如一把潜藏于暗处的利刃,悄然改写着这个世界历史的走向。
因为周剑锋深知,要想在这个国际风云变幻中为国家与民族谋得一席之地,光靠单打独斗是绝无可能的。彼时,德国尚处二战败局过后的阴霾之下,国力疲敝,国际地位更是尴尬。然而,德国所拥有的顶尖科技人才与精良的工业底蕴,却犹如被明珠蒙尘,亟待擦亮。
自德国南洋特使布兰特找上门要与周剑锋合作时,周剑锋当即答应,愿以当时炎黄军控制区域内的物资援助德国,助力其恢复国内元气。
但这并非单纯的慷慨解囊,而是周剑锋一次极具远见的战略投资。粮食、原材料等物资从炎黄国源源不断运往德国,为其工业秘密复兴注入强劲动力。而德国方面则派遣派出大量科学家与工程师奔赴炎黄国倾囊相授炎黄国的派来的人才,为当时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科技知识。
自德国的科学家们在炎黄国各个军工厂内大展身手,他们对当时的炎黄军军事科技的革新,做到令人瞩目效果。
炎黄国的各大军工厂,在德国科学家的悉心指导下,成功造出先进的生产线与各类制造工艺。从坦克装甲的强化,到战机引擎研发与效率的提升,每一项改进都凝聚着德国科技的精华,也标志着炎黄国军事力量的蜕变升级。
在炎黄国科研人才培养方面,德国同样不遗余力。大量的炎黄国的年轻学子被送往炎黄国各大秘密科研机构深造,他们在那里接受了最为严苛的德国科学家的学术训练。各大秘密实验室成为了炎黄国科研人才的摇篮,无数个日夜的钻研与实践,让这些学子收获满满,为炎黄国的科技进步添砖加瓦。
在与炎黄国的紧密合作下,当时的德国宛如凤凰涅盘,重获新生。五年的时间,德国的工业生产已秘密恢复二战前八成水平,国内经济也逐渐活力充沛。各大工厂机器的轰鸣声陆续响彻云霄,生产出的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需求,更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此时的德国的街道上,崭新的建筑拔地而起,与那些在战火中幸存的历史遗迹相互映衬,展现出一个国家的坚韧与不屈。
经济的繁荣为德国的军事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时的德国政府秘密增加国防预算,逐步重建武装力量。军队的规模在悄无声息中扩充,同时质量也在不断提升。新式武器的研发与列装,使得德国军队的战斗力逐渐恢复。
德国总理阿登纳站在柏林国会的演讲台上,他目光如炬,直视着在场的每一位德国议员,回想这五年经历,如同梦幻般,但一看此时德国国力恢复情况时。
“过去的五年,我们德国在炎黄国秘密的协助下,已经从二战战争的废墟中重新站了起来。我们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战败国,我们已经做好准备,为恢复德国在欧洲的大国地位而奋斗!”
震耳欲聋的声音在柏林国会大厅内回荡,仿佛带着一种穿透时空的力量。德国议员们被这番话激发起强烈的共鸣,原本庄重的氛围瞬间被打破,厅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经久不息。
德国的民众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纷纷涌上街头,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他们挥舞着国旗,高声呼喊:“德国复兴!德国万岁!”这吼声直冲云霄,响彻整个德国。
德国将不再沉默,它将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参与到国际事务的博弈之中。
会议上的哈根将军站起来回应:“总理,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坦克部队和装甲车在边境地区集结待命,战机在空军基地整装待发。对准我们的目标是英、美、法、苏等国在德国的军事基地,以及美国在欧洲的部分军事设施。”
阿登纳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我们不仅要展示力量,还要确保不会引发全面战争。我们要让他们知道,德国已经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i国家。”
数日后,德国境内,德军的坦克集群和装甲车开始向指定区域集结。士兵们士气高涨,这是德国又一次向世界展示德国实力的机会。
“全军注意,保持队形,加速前进!” 哈根将军的声音通过无线电传遍整个部队。他的目光如炬,扫视着前方的战场,心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
德军的战机编队也从空军基地起飞,直扑国内的法国和英国的军事基地。德军战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银灰色的战机再次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法国,巴黎。法国总统府内,总统戴高乐紧急召开安全会议。此时,他的脸色阴沉,显然对德国的行动感到震惊。
“德国的坦克部队已经开始向边境集结,战机也在向我们的军事基地靠近!” 国防部长的报告让会议室内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英国,伦敦。英国首相艾登同样召开了紧急会议。此时,愤怒的向众人怒吼:“这德国佬,这是在公然挑衅我们!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不能让他们得逞。”
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内,望着情报报告,眉头紧锁。此次德国的行动是对整个欧美联盟的挑战。
而德国的军事行动迅速在欧洲引发连锁反应。德军的坦克部队在边境地区展开大规模演习,战机编队对国内法国和英国的军事基地进行了一系列的低空飞行展示,显示了强大的军事力量。
“我们德国已经不再是二战时期的德国!我们有权利保护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而这四国的军事基地,必须撤回!” 阿登纳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道,赢得了国内民众的广泛支持。
随着德国的军事行动,欧洲的局势愈发复杂。一些欧洲小国开始重新审视与德国的关系,而另一些欧洲国家则试图拉拢德国加入自己的阵营。
时刻盯着欧洲局势的周剑锋,此刻,正在自己的元帅府招集众多属下,望着刘敏和众将领,满意地说道:“我们的盟友德国已经成功在欧洲给欧美诸国制造了足够的压力。现在,我们可以在国际舞台上更加从容地应对他们的挑衅。”
这时,情报官匆匆走进来,神色紧张:“元帅,苏联方面有异动,他们似乎在联合英、美、法准备对德国采取行动。”周剑锋眼神一凛,迅速思索对策。他知道,若苏联等国联合施压,德国处境将十分危险。
“立即联系德国方面,让他们保持克制,同时做好防御准备。”周剑锋下令。接着又对刘敏和将领们说:“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可暗中调配部分物资支持德国,增强他们的防御能力。”
与此同时,苏联莫斯科,赫鲁晓夫也在召集高层商议。他认为德国的崛起已威胁到苏联在欧洲的利益,必须联合欧美遏制德国。但英、美、法各有盘算,在具体行动上难以达成一致。
周剑锋密切关注着各方动态,他清楚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如何平衡各方利益,让炎黄国在其中获取最大利益,将是接下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