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聪敏问这句话的目的,是想核实谢耀祖说的情况是不是属实,顺便摸摸欧阳岚对他的态度,然后再做打算。
欧阳岚把最近做的工作向他如实作了汇报。李聪敏听完问道:“以后有什么打算吗?”
欧阳岚说:“我的主导思想是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提高竞争力,重振企业雄风。”
李聪敏眼珠转了转,不动声色地问道:“现在干部的思想是个什么样的状况?”
“绝大部分都能跟公司保持一致,只有少数人有点问题。”欧阳岚说。
李聪敏试探着问:“你有什么想法吗?”
欧阳岚回答:“时不我待,对思想僵化,跟不上改革潮流的干部,不留情面,坚决拿掉!”
李聪敏把手一拍,语气坚定地说:“欧阳,你的思路完全正确,我坚决支持!”
欧阳岚说:“有领导的支持,我就更放得开手脚了。”
李聪敏假惺惺地点点头,恍然又装出一副担心的样子,说:“欧阳,虽然我很支持你的工作,但有些地方还是要提个醒啊!”
“您请讲。”欧阳岚诚恳地说。
李聪敏皱起眉头,说:“现在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关键性岗位的人才很珍贵,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能感情用事。”
李聪敏的这句话很有艺术性,既亮明了自己支持欧阳岚的态度,又给谢耀祖穿上了“防弹衣”,因为车间主任正属于关键性的岗位,属于要保护的范畴。
不料,欧阳岚并没有赞同他的话,表情凝重地摇摇头说:“我这次下了决心,不管是什么岗位的人,该拿掉的绝不手软!”
欧阳岚说的是实话,在这次走访客户的路上,刘凯和洪雁详细地向她介绍了鸿维公司的情况,而且把谢耀祖拥兵自重,要挟穆兰的事情当成了一个专门的话题。
欧阳岚听了非常气愤,天底下两条腿的蛤蟆没有,两条腿的人遍地都是。当今社会,或许高科技的人才不好找,但只要肯出钱,一个传统企业的小车间主任不愁找不来。
欧阳岚心里很清楚,穆兰之所以不肯走这一步,绝不是没这方面的想法,也不是请不来高人,而是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科威集团有着严格的用人机制,高薪聘请体制外的人没有先例。另外,高薪聘请一个车间主任,势必会造成企业同工不同酬,从而引起干部队伍的思想混乱。
难题,这真是个难题啊!
鸿维公司是个老牌国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灿深化企业分配制度改革,打破了论资排辈的等级制,推行了同工同酬,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但是,任何制度都不是没有瑕疵的,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如果说同工不同酬弊端严重,那么同工同酬也未必无懈可击。以鸿维公司为例,同是车间主任,拿的钱是相同的,但是各个车间所创造的价值却有着天壤之别,这无疑又是一种大锅饭。
欧阳岚在南方拜师访友的时候,已经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那就是无论什么岗位,收入永远与业绩挂钩,而且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而且,要彻底打破现有的用人机制,对人才的选拔不再拘泥于企业内部,而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用这种方法把那些滥竽充数的人淘汰出局。
欧阳岚试探性地把这个想法说给了刘凯和洪雁,不料这两个人的态度如出一辙,只要有利于鸿维公司的发展,支持对外招聘,积极应对挑战。
不但如此,他们还表示要按照这个思路,在部门内部模拟市场,建立起岗位间全方位的考评机制,使所有人都产生危机感,时时刻刻处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状态。
有了这两个人的态度,欧阳岚心里有了底。刘凯和洪雁在鸿维公司占据着最核心的岗位,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只要他们两个跟自己保持一致,这个企业就乱不了阵脚。
所以,她毫不隐晦地向李聪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鸿维公司绝对不会给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留有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