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朱高烨今天的这一举动肯定会引来不少人的注意。
兵部外边,杨士奇他们三个人静静地看着这一幕,一个个嘴巴张得老大,满脸写着惊讶。
“太子殿下怎么会飞呢?太不可思议了!”杨荣疑惑地说。
“能飞的人一定不简单,看来我们的太子殿下真是深藏不露。”杨士奇感叹道。
另外两个也不吭声,只是默默地点点头。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今晚的事情会让很多人彻夜难眠。因为大家心里明白,这个能飞的太子,才是真正让他们感到不安的家伙。
东宫那边,朱高炽一家正坐在院子里吃晚饭。忽然,他们看见两个人影从半空中掠过,在月光映衬下,只是瞬间即逝。
朱高炽父子俩虽然只看了一眼,但都看清楚了。不仅是他,就连他的儿子朱瞻基也看到了。
他们兄弟俩服用了丹药,视力和感知力都提高了不少。所以当他们见到这场景时,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刚刚飞过去的人是不是四叔?”朱高炽问道。
他虽然看出来几分,但还是不太确定。
朱瞻基点了点头,“确实是四叔,一般人不可能有这样的本事!”
皇帝朱瞻基的脸色微微一变,好一阵子才缓过神来,谁都看得出他的眼皮在不停地跳动。
与此同时,朱高炽又问:“四弟这是想干什么?”
“你要问我这个?我也不是很明白,四弟一向如此!”
看着眼前的场景,朱瞻基也不禁轻轻摇摇头。
他脸上带着一丝奇怪的表情,因为他自己也搞不清楚状况。
“看来老四真不是一般人,以后咱们得多和他走近点!”张妍开口说道。
她是个懂人情世故的人。
而且她心里明白得很,
若不是朱高烨帮忙,她丈夫的病不可能恢复得这么快。
毕竟朱高炽从小就身体虚弱。
这次真是多亏了老四!
“是,他就是咱们朱家的活阎王!”
朱高炽笑着说道。
他心里暗喜,还好儿子争气,得到朱高烨的看重,这对全家来说都是好事。
这是非常大的好事!
在奉天殿里,
朱棣也注意到了这一幕,内心感慨颇深。
“看来我的这个儿子,身上还有很多秘密呢。”朱棣笑着说。
“太子殿下确实无与伦比,才华横溢,必定会给大明带来福泽!”
小鼻涕在一旁开始阿谀奉承。
平时朱棣肯定听不进去,可现在听着还挺受用。
只见他微微一笑,点点头。
“你说的话我很喜欢,朕有赏!”
听了这话,小鼻涕高兴得不得了,连忙道谢:“多谢皇上!”
朱高烨带着于谦飞速出了应天城。
于谦一路上都处于震惊状态,吓得够呛。
等两人安全着陆,于谦才松了口气,但脸还是有点苍白。
“我说你能不能别这么疯,真没想到你这么厉害,还敢带我飞!”
于谦心有余悸地说。
要是出点意外,掉下去可就粉身碎骨了。
两人在空中飞的时候,于谦根本不敢往下看。
他生怕不小心掉下去,那可就完蛋了。
所以回想起来,他还拍了拍胸口,依旧有些害怕。
实在太疯狂了。
今晚发生的事情,让于谦对太子更加琢磨不透。
太子身上的秘密好像又多了不少。
“看来你很怕呀?”
朱高烨笑着说。
“当然怕了,你简直不像人,人不可能做到这种地步。”
于谦开口说道。
听完他的话,
朱高烨笑了下。
“你在骂我吗?”
“不敢不敢!”于谦急忙说道。
朱高烨对自己有救命之恩,他不敢违背,只是偶尔嘴上胡闹。
“走吧!”
朱高烨笑着对他说:“我要带你去的地方,就在前面不远。”
朱高烨的话让于谦有点意外,但没多想,就跟着来了。这里的老百姓都在干活,生活非常艰苦。于谦的身体微微颤了一下,觉得这些人过得实在太可怜,有人甚至吃不上饭,生活真的很艰难。
朱高烨说这里是河南,现在干旱得很严重,等科举结束后,他建议于谦留下来。他已经安排人运粮食过来,两天内就能到达,这些受灾的百姓过得太不容易了。于谦听了也有些颤抖,但他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
朱高烨走到百姓中间,手里不知何时多了许多袋粮食。这些快要饿死的人看到粮食,立刻疯狂抢夺,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于谦看着这场景,心里很难受。他非常关心百姓,正如朱瞻基所说:“你爱的是天下,而不是朱家。”
于谦看着那些饥肠辘辘的百姓,心生同情。他再看看朱高烨,赶紧上前帮忙。忙了一个多小时,百姓们总算每人分到了一点粮食。两人默默坐着,于谦一直不说话。
朱高烨问有什么想法,于谦回答说要当官,为国家和百姓做事。他说如果是河南的官员,绝不能让百姓这样受苦。朱高烨笑了,说能有这种想法已经很好,清官难得。他希望于谦保持初心,做一名好官,并送给他一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朱高烨说完就离开了,于谦反复念叨这句话,渐渐明白了它的意义。他感谢朱高烨的教导,发誓永远记住。深夜才回去,朱高烨倒头就睡,可他整晚都没合眼,心里想着如何帮助百姓。这次经历让他下定决心,以后若当上官,一定要为百姓谋福利。
第二天,科举考试开始了。
天下所有有才华的人都聚到一起,参加科举考试,因为他们只有通过这个途径才能成为举人。
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这是太子给他们的机会,让他们可以重新开始。
考试那天,所有人都到场准备考试。解缙是最忙碌的,他东奔西走,却乐此不疲,因为他喜欢这样的热闹场景。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解缙亲自挑选了十多个考官,都在认真监督着考场的情况。因此,他更加忙碌。
有好几百人参加了科举考试。这一天,于谦也来了。他的目标就是好好发挥,争取考上举人!
前一天晚上他几乎没睡觉,因为朱高烨带他去河南转了一圈,给了他很多灵感,所以他拿起笔来就写个不停。
十个考官来回巡视,防止有人作弊。
眨眼间,考试就结束了。这次科举持续了三天,终于落下了帷幕。
这三天里,全国各地的考生都参与了考试。有几百人参加了,全是些才子。
在奉天殿里,朱棣正在等着结果。
他知道这次的成功多亏了解缙。
解缙这次真的立了大功。
虽然朱棣对这个人有点不满,觉得他管的事情太多,但不得不承认他是个很有才能的人。
科举结束后,朱棣当然要奖励解缙。
尽管解缙以后可能会骄傲自满,但朱棣自有办法对付他。
解缙再厉害,也不是朱棣的对手。
这时,小鼻涕突然走过来。
“参见皇上!”
他说太孙求见。
朱棣愣了一下,随即笑了。
“这小子,怎么跑到这里来了,既然来了,就让他进来吧!”
朱棣笑着说。
他对这个大孙子还是非常喜爱的。
很快,朱瞻基满身风尘地进来了。
“参见皇爷爷!”
朱瞻基跪下说道。
“行了行了,你小子在这里还这么拘谨干嘛?快坐下!”
朱棣拍拍他的肩膀。
“谢谢爷爷!”
朱瞻基笑着点头,然后一屁股坐了下来。
“你四叔领着你杀了不少人,你心里害怕吗?”朱棣问道。
“爷爷已经知道了?”朱瞻基反问。
“这不是明知故问嘛,你那些小心思,我还能不清楚?”老爷子瞪了他一眼,语气不善。
“爷爷就像神仙一样,什么都看得透彻!”
朱瞻基开始拍马屁,大拇指竖得老高。
朱棣听后啐了一口。
“得了得了,你这臭小子别在我面前瞎扯了。”
朱棣也感慨万分。
朱瞻基看着眼前长大的大孙子,心里感慨良多:“没想到,眨眼间孙子都这么大了,该考虑娶媳妇的事了。”
朱瞻基听了直乐:“爷爷不用操心我,我听说四叔还没成家呢。”
朱瞻基笑道。
“对呀,你这一提倒提醒我了。”
“等科举完了,得给四叔找个合适的。”
朱棣笑着附和。
朱瞻基又说了:“昨晚看见四叔还能飞呢,真不是普通人。”
朱棣好奇问:“你爹怎么说的?”
朱瞻基答:“爹说四叔是老朱家的活神仙。”
父子俩都笑了。
两人聊得很开心,科举结果还没出,朱棣在等消息。
他想知道这次能有多少人上榜。
……
考官们可累坏了。
这么多考生交上来的卷子,他们都得仔细看,一个个筛选。
一百多份卷子分给十个人,每个人要负责很多份。
接下来的日子,考官们只能加班加点了。
他们在认真阅卷。
就在这时,有人进来了。
不是别人,是杨士奇。
解缙见了愣了一下。
“杨大人,您怎么来了?”解缙问。
“我不能来看看?”杨士奇笑着反问。
他瞥了眼那些卷子,想起自己的过去。
杨士奇年轻时也有过抱负,但因为长得丑,总觉得生活可以随意点。
如今看着这些卷子,感觉像回到从前。
“闲着也是闲着,帮你们看看吧。”
杨士奇笑着说道。
他想重温当年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