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更凉,吹得烛火一阵摇晃,我的影子在墙壁上扭曲变形,如同我此刻纷乱的心绪。烛火摇曳,映照着我凝重的脸庞,也映照着那份静静躺在案上的绢帛。
价值连城,烫手山芋……
八个字在我脑海中反复回荡,如同沉重的钟声,敲打着我的心房。如何处置这份情报?
处置这封密信,第一个浮现在我脑海中的念头,自然是禀报玄德公。
他是我的主公,名义上,我的一切行动都应向他负责。如此重要的情报,足以影响天下大势,按理说,我没有任何理由隐瞒。将它呈交给玄德公,由他来定夺,似乎是最符合臣子本分,也是最“安全”的做法。
但这个念头几乎是瞬间就被我自己掐灭了。
不行,绝不能这样做。
我的理智在疯狂地呐喊,警告我其中的凶险。玄德公… 他现在的处境,太过微妙。名义上,他依附袁绍,共抗曹贼,双方虽非铁板一块,但也算是在同一条战线上。
我将这封足以颠覆河北战局、置袁绍于死地的密信交给他,他会如何处置?是会利用这份情报,暗中为自己谋利?这或许有可能,但以玄德公一贯的行事风格,恐怕很难下定如此“不义”的决心,尤其是在曹操势大的当下。
那么,他会不会… 为了向袁绍表示“忠诚”,巩固彼此本就脆弱的联盟,将这封信连同我这个“私探敌情”的下属,一同献给袁绍?这并非没有可能!
袁绍势大,玄德公寄人篱下,为了自保和所谓的“大义”,牺牲我一个,似乎也并非不可想象。到那时,我便是万劫不复!
又或者,以玄德公的仁德之心,面对如此阴私狠辣的情报——毕竟这等于是要通过出卖和奇袭来毁灭数十万人的粮道——他会不会心生犹豫,不愿行此“背信”之事,最终在反复权衡中,导致良机错失?
官渡前线,战机稍纵即逝,一旦错过,悔之晚矣。这几种可能,无论哪一种,对我而言都绝非好事。
但更深一层,也是我最为忌惮的一点:这份情报的来源。
玄镜台是我一手建立的耳目,是我在这乱世中立足的隐秘根基。它的存在和运作,除了少数几个心腹,我从未向任何人透露,包括玄德公。这份密信的存在本身,就证明了玄镜台的触角已经伸得多么深远,它的能力已经多么令人心惊。
这几乎是从袁绍核心圈层里掏出来的东西!一旦将此信呈上,玄镜台的冰山一角便会暴露在玄德公面前。玄德公固然宽厚,但身为一方雄主,他又岂能对一个拥有如此强大、且独立于他掌控之外的情报力量的下属,毫无芥蒂?
他会不会开始猜疑?今日我能探得袁绍的机密,明日是否也能窥视他的内心?这种猜忌一旦产生,便如同附骨之疽,难以祛除。到那时,纵有再大的功劳,恐怕也难抵这君臣之间的裂痕。我苦心经营的一切,很可能就此毁于一旦。
玄镜台,是我陆昭的底牌,绝不能轻易示人,更不能成为引火烧身的导火索。
想到这里,我心中最后一丝将密信交给刘备的念头也彻底熄灭了。不,绝不能将此事告知玄德公。至少现在不能。为了玄镜台,为了我自己,也为了……避免让玄德公陷入两难的境地,做出可能伤害彼此关系的选择。
这条路,从一开始,就被堵死了。这个念头,必须掐灭。我缓缓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将纷乱的思绪重新梳理。既然不能直接禀报主公,那么,这份价值连城、又烫手无比的情报,我陆昭,又该如何处置?
决策的重担,终究还是落回了我自己的肩上。夜色更深了,书房里只剩下烛火偶尔爆出的噼啪声,以及我愈发沉重的心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