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董远方进房间后,他已醉的不省人事,倒了杯温水也喂不进去。
秦墨的眼神往下看去,没有让她失望。
异于常人的庞然大物,在他断片后,却能昂首挺胸。
她的呼吸骤然急促,像受惊的蝶,轻手轻脚绕过床头时,随着 “咔嗒” 的关灯声响,房间沉入暮色。
窗帘缝隙间漏进的月光,如薄纱覆盖一切,为他棱角分明的轮廓镀上银边。
起初,体内最深处一点微光的点燃,像沉睡的熔岩被悄然唤醒。
寂静中,某种隐秘的悸动悄然破土。
如同春夜第一缕穿透冻土的暖意,从记忆深处最柔软的角落漫溢开来。
一种隐秘而强大的暖意,从核心缓缓漾开,丝丝缕缕,浸润着每一寸曾被生活磨砺的角落。
它不喧嚣,却如此确定,仿佛古老的韵律在血脉中重新找到了节拍。
这暖意逐渐汇聚,形成一股无声的奔涌。
不似惊涛拍岸,却像春水涨满深潭,带着沉甸甸的丰沛力量,温柔而执着地向上攀升、蔓延。
仿佛沉寂多年的泉眼,被一股无法言喻的悸动凿开,汩汩流淌出生命的甘泉。
浪潮袭来时,秦墨咬住下唇,用尽全力,让每一个细胞,都在这暖流的抚慰下舒展开来,如同干涸的土地承接着久违的甘霖。
她情不自禁的大喊出来,瞬间又担心吵醒他,立马一手支撑着快速摇晃的身体,一手握住自己张开的口。
攀升至某个无法言喻的顶点,时间骤然失去了刻度。
没有炸裂的巨响,只有一种极致的充盈与静谧降临。
世界骤然收缩,又无限延展,只剩下一片纯粹的光明与温热包裹着核心。
意识在巅峰处碎成万千星辰,坠落的轨迹里,去年某个相似的月夜突然浮现 。
同样的窒息感,同样的潮汐漫过理智的堤岸,将她彻底卷入无法言说的漩涡,把她征服和吞噬。
当潮水退去,寂静重新占领房间。
秦墨凝视着枕边沉睡的面容,沾着薄汗的发丝黏在额角。
她起身时双腿仍在发软,像刚经历过一场无声的战役。
匆匆整理衣衫的指尖,颤抖得几乎系不上纽扣,镜中人双颊酡红未褪,眼神却清醒得可怕。
推开房门的刹那,走廊的冷风扑面而来,她裹紧外套疾步从酒店离去,身后只留下空荡荡的房间,以及月光下逐渐冷却的余温。
董远方一觉醒来,已过九点。
翻开手机,看到刘少强短信留言,他们一早去了嵩州汽车城。
董远方神伸懒腰,从床上爬了起来,到卫生间清洗一番后,便出门打车去了江原大学家属院。
有段时间没来看郑教授了,今天没赶上去嵩州汽车城,正好来看看老师,顺便中午打个秋风。
“老邱前两天过来,还念叨着你带的酒,说从没喝过那么利口的白酒。”
郑教授不喝酒,董远方也就没给准备。
“老师,邱行长爱喝酒,也懂酒,如果他都认可这款酒,我们道口白酒打开市场就有信心了。”
董远方陪着郑教授走进书房,聊聊道口县这段时间的经济发展情况。
“我觉得你的思路没问题,道口县的优势就是农业,我觉得依托农业搞酿酒和食品,一样能够盘活道口县的农业经济。”
郑鸿斌给董远方沏了杯茶,转身到书架上,找了份资料递给他。
“这是之前我去华夏农大,一位老友听说我有个学生在农业大县,特意把他写的研究美利坚的农业发展模式,让我带过来,给你看看。”
董远方接过资料,轻声念道:
“以农场模式为主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董远方看完标题,引起他浓厚的兴趣,细致的翻看起来。
过了十几分钟,他才抬起头,激动地说道
“老师,这份资料太好了,更加坚定了我们在道口推进家庭农场模式的决心,尤其是结尾提的好多运作方式和建议,我觉得我们道口县能够采纳。”
郑鸿斌点点头,笑着说道:
“很多基层领导,感觉我们这些做理论的,好高骛远,写的东西不切合实际,如果这份资料对你们道口县有用,也不枉我那老同学花费两年多的心血。”
意外之喜,董远方爱不释手的又翻了一遍,连连点头说道:
“有用,真的有用,过段时间我回京都,一定要去拜访一下这位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