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饼目送嬴政与扶苏踏入光门,消失在流转的光华中,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夏荷收拾茶盏,感慨道:“先生,这嬴政真不愧是始皇帝,身上的气魄比我大明皇帝更要吓人,只是这扶苏看着文弱,能成大器吗?”
姜饼笑道:“夏荷,扶苏仁德可嘉,又得诸天神器与治国之法点化,若能融会贯通,定能助大秦中兴。
这盘棋局,精彩还在后头!”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不如用历史回廊,看看大秦五十年后如何?嬴政与扶苏的变革,定然不凡!”
姜饼心念一动,启动系统“历史回廊”功能,眼前光华流转,一幅波澜壮阔的大秦未来画卷徐徐展开。
从嬴政携扶苏自小院归去的那一刻起,大秦由内而外,开启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历史回廊中,时间如流水,五十年光阴,尽显大秦盛世之气象!
嬴政与扶苏归秦,咸阳宫内气象一新。
扶苏手握《科举简录》与手机,夜以继日研读后世科技、法治、科举之法,昔日单纯仁善的性子逐渐蜕变。
他深知父皇的高压酷法虽稳固了秦初统一,却也埋下民心尽失的祸根;然全盘否定秦法,又恐动摇国本。
扶苏在姜饼的教诲下,悟得“仁德与决断并重”之理,开始在法制与人制间寻求平衡。
他上书嬴政,建议改秦法为“宽严相济”:废除连坐、肉刑等酷法,代以罚金、流放,罪罚相当;设“御史台”,专司纠察官吏,民可上诉冤情,直达天听;同时保留秦法赏罚分明的精髓,严惩贪腐与叛乱,确保法度威严。
嬴政阅后大悦,叹道:“扶苏,你总算有了几分决断!此法可行,速推行!”
扶苏亲督廷尉府,修订《秦律》,新法颁布,百姓欢欣,咸阳街头议论:“陛下仁德,公子宽厚,大秦有望长治久安!”
扶苏又依《科举简录》,在咸阳设“太学”,推行科举取士。考试不拘泥于儒学,新增算术、物理、化学等科,广纳百家之长,寒门才俊凭才学入仕。
昔日被功臣勋贵世家把持的朝堂,逐渐涌入新血,韩非的法家、墨子的工艺、稷下的百家争鸣,在太学中交相辉映。
扶苏亲临考场,见寒门士子奋笔疾书,感慨道:“姜先生之法,果真神妙!大秦若得此才俊,何愁不兴?”
扶苏研读手机中的工业革命篇章,深知科技乃国力之本。
他设“工学司”,招募天下巧匠,依《诸天治国简录》中蒸汽机、冶铁之术,试制机械。
姜饼赐予的番薯、玉米种子已在关中推广,亩产增数倍,国库充盈,为工业奠定基础。
扶苏命工学司在咸阳郊外建“火器作坊”,仿制后世火枪、火炮,装备北军;
又试制水力织机,效率远胜手工,布匹产量激增。
嬴政见此,亲自巡察工学司,见水车驱动织机,火药轰鸣,铁器精良,龙颜大悦:“扶苏,你果真学得姜先生真传!此‘工业’之法,可铸精兵,富国库!”
他拨国库银百万两,命扶苏扩建作坊,招募学子研习机械、化学。
二十年内,大秦完成初步工业革命,水力磨坊遍布关中,蒸汽机驱动的冶铁厂、织布厂林立,驰道旁铁轨初成,货运车日行百里,国力暴增。
嬴政自姜饼小院归来,不再迷信长生之术,反以姜饼所授养生之道调理身体,摒弃丹药,注重饮食与劳逸结合,竟比历史上的寿数更长。
他在位五十年,亲督朝政,雷霆手段与仁德并施,六国余孽尽除,民心归附,国势如虹。
扶苏辅政,推行科举与工业,朝堂贤才辈出,经济繁荣,大秦气象一新。
嬴政晚年,命蒙恬率北军三十万,携新式火器,开拓西域。
手机中记载的汉武帝西域路线,启发嬴政下旨修筑“西域驰道”,连通葱岭,商贾川流不息,西域三十六国纷纷归附。
大秦的疆域,自东海至西域,北抵草原,南达交趾,盛况空前。
咸阳街头,胡商与汉民交易,丝绸、瓷器远销海外,百姓安居乐业,国库充盈。
嬴政驾崩后,扶苏以仁德与决断并重的姿态,登基为秦二世。
他深得嬴政真传,既有雷霆手段,亦有菩萨心肠。
他继续推行科举,寒门才俊布满朝堂;扩建工学司,蒸汽机、火器技术日新月异,铁路网遍布关中、关东,商贸繁荣。
扶苏又依姜饼所授法治,设“民诉司”,百姓冤情可直达朝廷,官吏贪腐无处遁形,民心愈发归附。扶苏亲率大军,携火器远征匈奴,火炮轰鸣,铁骑崩溃,匈奴单于献降,大秦北境永固。
他又遣使南下交趾,恩抚蛮族,修水利,推广高产作物,南方安定。
西域路线进一步拓展,商队直达大食,丝绸之路繁荣昌盛。
大秦国力,堪比汉唐,史称“扶苏盛世”。
历史回廊中,五十年光阴如白驹过隙。
姜饼看着大秦的盛况,抚掌大笑:“夏荷,嬴政果真雄才大略,扶苏不负所托!科举兴才,工业强兵,法治安民,大秦延绵千年,盛世可期!”
夏荷道:“这扶苏倒真有点本事,没白费你的手机和书册!不过,先生,这历史回廊还能看多远?”
姜饼笑道:“诸天万界,成败在天。大秦既有此气象,百年无忧!”
姜饼关闭历史回廊,灯火摇曳,小院清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