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帅目光温和地看着曹评,脸上带着一抹鼓励的笑容,轻声问道:“曹评,我就直截了当地问你,抛开所有外在因素,你内心深处究竟愿不愿意和福康公主在一起呢?”
曹评听到这个问题,原本坚毅的面容瞬间闪过一丝慌乱。他微微低下头,眼神有些闪躲,嘴里开始支支吾吾起来:“我…我…”此刻的他,仿佛变回了那个青涩的少年,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竟有些不知所措。
金帅见状,轻轻皱了皱眉头,佯装嗔怪道:“瞧你这婆婆妈妈的样子,平日里在战场上的那股铁血军人的气势哪去了?有什么话,痛痛快快地说出来!”
曹评深吸一口气,像是鼓足了勇气,抬起头来,目光坚定地看着金帅,大声说道:“我愿意!我是真心喜欢公主,想要和她在一起。但是……”话到嘴边,他却又犹豫了,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心中的顾虑。
金帅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拍了拍曹评的肩膀,说道:“你愿意就行,只要你心意已决,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我来想办法。”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仿佛给曹评吃了一颗定心丸。
曹评听闻此言,眼中顿时闪过一抹惊喜,兴奋地说道:“谢谢,军团长!您的大恩,我曹评没齿难忘!”此刻的他,心中满是对金帅的感激,仿佛看到了与福康公主在一起的希望。
金帅收起笑容,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认真地说道:“先别高兴太早,正所谓有舍才有得,这办法或许会让你和福康公主有所牺牲。你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有些时候,为了达成目标,不得不付出代价。你,能接受吗?”金帅紧紧盯着曹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审视。
曹评闻言,神色一凛,毫不犹豫地挺直腰板,大声说道:“是!无论付出什么代价,我都愿意!”他的眼神坚定而决绝,已然做好了面对一切困难的准备。
金帅点了点头,接着说道:“你最近去训练营,接受海军方面的训练和指挥培训。过完年,我们要跨海远征高丽。这是一场硬仗,也是你证明自己的机会,更是解决你和公主事情的关键一环。你务必全力以赴,明白吗?”金帅的话语充满了威严,同时也寄予了厚望。
曹评神情庄重地回答道:“明白!请军团长放心,我一定不负所托!”此刻的他,心中既有对未来战斗的期待,又有对金帅安排的坚定执行,已然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金帅看着曹评,眼中满是关切,和颜悦色地说道:“嗯嗯,你这一路奔波,着实辛苦了。先回去好好休息两天,陪陪家人,享受享受这难得的团聚时光。另外啊,提前给你爹爹透露一下去训练营以及跨海远征高丽的事儿,好让他们心里有个底,也免得突然知晓,太过担心。”金帅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既有着上级对下属的关怀,又透着长辈般的体贴入微。
曹评心领神会,重重地点点头,应了一声“是”。随后,他身姿挺拔,恭敬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才转身离去。步伐坚定有力,透着军人特有的干练与沉稳。
待曹评离开后,金帅略作思忖,便唤来月如,轻声吩咐道:“你去走一趟,通知福康公主来金府,就说我有要事相商。”月如领命,脚步轻盈地匆匆而去。
时光悄然流转,不知不觉便到了中午时分。只见福康公主身着一袭淡粉色的罗裙,裙摆随风轻扬,宛如春日里的一朵娇艳桃花,飘然而至。她的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双眸闪烁着明亮的光芒,仿佛藏着漫天星辰。这一切皆因她收到了消息,得知她心心念念的“神仙哥哥”曹评回来了。
来到园子那精致的凉亭,福康公主款步而入,优雅地坐下。还未等气息完全平稳,她便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智勇爵,你如此急切地找我来,是不是带来了什么好消息呀?”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林间鸟儿的欢啼,话语中满是期待。
金帅看着福康公主那满怀憧憬的模样,微微一笑,却又带着几分郑重地说道:“呵呵,你先别急着高兴太早。曹评确实回来了,我也问过他关于你们俩的事情,他明确表示愿意和你在一起。但是,你心里应该清楚,你们之间的阻碍究竟来自何处。所以呢,我现在想认真地问问你,为了能和曹评在一起,你愿不愿意放弃公主的身份,以及与之相关的一切待遇呢?”金帅的目光温和而深邃,静静地注视着福康公主,试图探寻她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
福康公主几乎没有丝毫犹豫,眼神坚定得如同磐石,毫不犹豫地说道:“我愿意!只要能和评哥哥在一起,哪怕是要我承受千般苦、万般难,我也绝不退缩。身份和待遇对我来说,都不及评哥哥重要。”她的话语掷地有声,透着一种为爱不顾一切的决然。
金帅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依旧慎重地说道:“你不用这么快就给我答复,这毕竟是关乎你一生的大事,可以先回去好好考虑几天。而且,这件事的处理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运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你回去之后,不妨静下心来,仔细权衡利弊。”金帅深知此事的复杂性,希望福康公主能经过深思熟虑后再做决定。
福康公主离去后,金帅独自在园中沉思了片刻。他深知,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意义重大,不仅关乎国家的未来走向,也与诸多事务的发展息息相关。思索已定,他拿起那份精心准备的军政分家奏疏,神色庄重地朝着皇宫御书房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金帅步伐稳健,心中反复梳理着奏疏中的要点,以及待会儿可能需要向官家阐述的理由。抵达皇宫后,经过一番必要的通报流程,侍卫引领着金帅进入御书房。
踏入御书房,金帅一眼便看到了坐在书案后的赵祯。他恭敬地行礼,随后上前,双手将奏报呈递给赵祯。赵祯抬起头,目光在金帅身上停留了一瞬,眼神中带着几分审视与期待,而后缓缓接过奏疏,小心翼翼地打开,开始仔细阅读起来。一旁的内侍见状,赶忙搬来一个椅子,轻轻放在金帅身旁,请他入座。
金帅入座后,安静等待着赵祯的反应。半个时辰悄然过去,在这静谧的氛围中,唯有赵祯翻阅奏疏时纸张发出的轻微声响。终于,赵祯缓缓合上奏疏,他微微向后靠在椅背上,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疑惑之色,不解地问道:“熹哥儿,你这军政分家管理的想法,朕还是有些难以理解。这其中的门道,你且细细说来与朕听。”
金帅心中暗自思忖,这等前所未有的理念,官家一时难以领会倒也正常,要是一下子就明白那才真的出鬼了。他脸上带着恭敬而温和的笑容,有条不紊地说道:“官家,这军政分家实则是构建一个完善且系统的管理模式。简而言之,便是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军队,理应专注于保家卫国,维护边疆安宁,而不参与国内国家层面的决策。这种制度安排,实则能带来多方面的显着好处。”金帅顿了顿,目光沉稳地看着赵祯,准备详细阐述其中的利害关系。
1. 杜绝军事独裁与军人干政:此乃军政分家最为关键且根本之益处。通过将军队隔绝于政治决策体系之外,能够从根源上规避军人凭借武力强行夺取政权,或是直接涉足政治事务的风险。这种隔离机制,宛如一道坚固的屏障,有力地守护着国家政治生态的纯净,确保政权的平稳交接与民主决策的正常运行,避免国家陷入因军事强权干预而导致的混乱与动荡。
2. 维护国家统一与民间稳定:当军队将全部精力聚焦于国家防务以及对外安全事务时,便不会卷入朝堂之上纷繁复杂的派别斗争。如此一来,可有效防止军队因立场分歧而出现分裂的局面,避免沦为各政治派别争权夺利的工具。这不仅有助于维护军队自身的团结与稳定,更重要的是,极大地减少了因军队介入朝堂纷争,从而引发国内不同派系间冲突、军队哗变,甚至演变为内战的可能性,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间的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3. 佑护百姓权益:军人干政之时,高压统治往往如影随形,百姓的生活常被笼罩在恐惧与压抑之中。而军政分家之后,国内治安重任主要交由厢军等文职执法机构承担。如此安排,使得日常治安管理更具专业性与稳定性。只有在面临极端且必要的情况时,才会动用军队予以协助。这般有条不紊的分工,恰似为百姓构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护壁垒,有力地保障了百姓的基本自由,使其免受军事力量无端的侵扰与侵犯,能够在安稳的环境中安居乐业。
4. 提升军事效能:军政分家,赋予了军队专注于核心使命的契机,使其得以全身心投入国防、训练、备战以及作战等关键事务之中。摆脱了朝堂纷争的纷扰与羁绊,军队宛如挣脱束缚的雄鹰,能够心无旁骛地提升自身战斗力。在这一体系下,文官负责精心制定国防政策、严谨审批预算并合理分配资源,为军队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战略规划与物质保障;而军队则专注于高效执行任务,凭借专业素养与实战能力,将战略构想转化为实际行动。这种明确且高效的分工模式,犹如精密运转的齿轮,相互配合,共同推动着国防体系整体效率的显着提升,铸就国家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5. 筑牢军队忠诚基石:在军政分家的制度框架下,军队的忠诚宣誓对象明确指向国家,而非某一位高官、地方领袖,亦或是军队内部的特定派系。这种清晰的定位,宛如明亮的灯塔,为军队指明了忠诚的方向,使得军队的忠诚之心纯粹而坚定。它确保了军队始终站在国家和人民的立场,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稳定的中流砥柱,无论面临何种复杂局势,都能坚守使命,不被个人或小团体利益所左右,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保驾护航。
6. 构建和谐军民关系:军政分家清晰地界定了军队在国民中的角色定位——国家安全的坚定扞卫者,而非某一政治势力的参与者。这一定位的明确,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军民之间的情感纽带,有助于在民众心中树立起军队崇高而神圣的形象,进而赢得民众由衷的信任与尊重。同时,军队不涉足政治领域,极大地减少了民众因政治分歧而对军队产生敌意的可能性。如此一来,军民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信赖、相互支持的良性互动关系,如同紧密相连的鱼水,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发展与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总之:军政分家制度的核心要义,在于以制度化设计将军事力量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确保军队在国家领导人与宪法框架的双重引领下,成为维护国家主权、扞卫宪法秩序的坚固基石。这一制度通过清晰划分军政权责,构建起稳定的国家治理架构——文官系统专注民生经济建设与社会治理,武将体系聚焦边疆防御与国家安全,两者既各司其职、互不越界,又在面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重大挑战时紧密协作、形成合力。这种相互制衡又相辅相成的权力配置模式,犹如精密运转的国家治理齿轮,从根本上保障政权稳固与社会长治久安,为国家的持续发展与文明传承奠定坚实基础 。”
赵祯听闻金帅对军政分家益处的详细阐述,不禁龙颜大悦,脸上洋溢着欣慰与赞赏之情,连连点头道:“好好,智勇爵啊,你当真又为我大宋献上了一个利国利民的好国策啊!此策若能施行,定能让我大宋在长治久安的道路上更进一步。朕意已决,准了!明日朝堂之上,便将此事提出来详细商议。”赵祯的声音洪亮而坚定,透着对金帅这一建议的高度认可与满心期待。
金帅见赵祯如此欣然接纳,心中想,不拿点真东西出来怎么好谈私事,金帅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恭敬而不失亲切地说道:“官家,为大宋献上良策是微臣的本分。公事谈完,臣这儿还有件私事,想与您聊聊。”金帅巧妙地引向了另一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