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汝南郡。
平舆城,大仲府大堂。
袁术双手揣于袖袍,面带惬意之色斜倚于主位,听着董访诵读张靖送来的书信。
“科举,武举?”
袁术听完后,不由赞叹道:“贤弟果真大才,以此二举代替孝廉,经过层层考验崭露头角的文武贤良,其本事和能耐,定会远超孝廉而出的官吏。”
“待此等贤良,凭真才实学来到孤身前,孤再予其功名……”
“嘶~”
念及至此,袁术似想到了什么,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双眼圆睁,惊呼出声:“此岂不为天子门生乎?”
“贤弟此举欠妥啊!”
“如此美事,贤弟竟将其交由程昱、荀攸二人全权处理,实在是有失妥当,应该亲自操办才是啊!”
“哎~”
“贤弟虽才思敏捷,然其出身寒微,且年纪尚浅,与孤终是有着不小的差距,待来日,孤当对贤弟好生教诲才是。”
袁术想起张靖对二举的安排,觉得自己这位贤弟还是太年轻,根本不懂门生故吏的重要性。
袁术表示。
他乃四世三公的袁氏出身,且接受了袁氏遗泽,当今这天下,没有人比他更懂门生故吏的含金量。
想到这文武二举。
能使他将无数贤臣良将纳入门生,袁术便心潮澎湃,难以自持,暗道:“以后所有的大才都将为孤效命,孤的创下的基业,定会安如大山,传承万世。”
“董访!”
袁术在冷静下来之后,拿去桌案上的幂水喝了一口,朝董访询问道:“你已悉数了解此文武二举,以为此二举如何?”
“主公!”
董访刚就听过袁术的赞叹,对文武二举更是惊为天人,闻言面露敬佩,朝后者作揖道:“张府主果真有经天纬地之才,以此文武二举代替汉室之孝廉,实乃吾府之幸,天下万民之福。”
“哈哈!”
袁术起身朗笑,踏步向堂外而行,意气风发道:“贤弟之能,自是无需多言,然你言此乃吾府之幸,未免失之狭隘,显得太过小家子气,你应当言,此乃朝廷之幸,天下万民之福!”
随着这段时间的捷报频传。
随着太平府平定北方。
随着秣陵即将落成。
他袁某人已经不想再装,也不愿再装了,他就是要登基称帝,就是要君临天下。
“陛下教训得是!”
董访眼珠子一转,面露谄媚,向袁术作揖道:“张府主献文武二举于陛下,此二举远胜昔日汉室孝廉之百倍,陛下以此二举选贤举能、知人善任,实乃朝廷之幸,天下苍生之福。”
“休得胡言!”
袁术闻言心下极为舒坦,努力板着一张脸,佯怒道:“孤尚未登基,有何敢以天子自居,若你再口不择言,孤定当责罚于你!”
“属下知罪!”
董访赶忙躬身作揖,连连认错。
“哼!”
袁术眼角带笑,绷着脸哼道:“只此一次,下不为例,退下吧!”
说完。
袁术袖袍一挥,朝主位而行,他决定修书一封给贤弟,虽说秣陵新城尚需数月落成,但并不妨碍他问问良辰吉日。
正月中旬。
吕布的公文出现在张靖面前。
“吕奉先!?”
张靖看完公文,不由眉头微蹙,心下暗忖道:“夷狄营已于去岁扩兵一万,对付乌桓的话,只要不轻敌大意,应该没啥大问题,可关键问题是,当真要让吕布得此战功吗?”
“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如今以军功而论,不论是张燕还是臧霸,距封王都还有极远的距离,张燕远在凉州,臧霸坐镇中枢也不易轻动,把乌桓交给吕布也无妨,否则他这夷狄营,也未免有些名不副实。”
“若其能为太平府拓土万里。”
“我到时候为其封王又何妨?”
“格局必须要打开,天下这么大,我是占不过来的,只要是有能耐的,给其划分疆域又如何,对了,益州的张松是个人才,别的先不说,这是一个看一遍曹操兵书就会背的家伙,几乎是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让他来当个地理官,给我完善疆域地图,这份功绩可不比开疆拓土来得低。”
想到此处。
张靖让人找来郭嘉,让其着人打探张松的情况,毕竟纵观古今,疑似过目不忘的人可不多。
嗯。
他张某人的妾室算一个,诸葛亮也算一个。
而这两个。
张靖不可能让他们去浪迹天涯。
张松则刚好合适,找个几百人护送着就可以让他出去浪,抛开意外因素的话,走遍天下不现实,但花个几十年来完善中原附近的疆域地图,应该没啥大的问题。
待郭嘉离去。
张靖批复了吕布的公文,同时让人请来荀攸,吕布要攻打乌桓,太平府也需要做好相应安排,毕竟乌桓的实力也不弱。
过了两日。
张靖收到袁术的书信。
此次看完书信后,张靖没有选择忽悠着回信,而是召集程昱等人,对此事进行商议。
议事结束后。
“主公!”
程昱独自一人留了下来,其神色郑重,朝张靖恭敬作揖道:“今既已定下袁术于七月登基,吾府的国号尚悬而未定,还请主公早做定夺!”
没错。
经过方才众人的商议,在结合秣陵落成的时日,决定将袁术的登基之日定在七月一。
如今已定下了袁术的登基之日。
程昱等人自然也坐不住了,因为太平府的国号,一直被张靖压着,到现在都还没有确定。
“嗯!”
张靖闻言稍作沉吟后,沉稳的语气透着不容置疑,道:“对此,我亦曾深思熟虑,孟子曾言,舜帝降生于诸冯,迁徙至负夏,其将帝位传于禹后,夏朝应运而生。”
“乞活军于负夏崛起。”
“吾府亦于负夏建立。”
“依我之见,吾府立国。”
“当以夏为国号,以炎黄为年号!”
“自此以后。”
“有大夏一朝,将永不更年!”
负夏,指的便是兖州。
比起程昱等人提议的赵、魏、齐、燕、宋等等,张靖还是觉得夏比较合胃口,和炎黄二字也更搭。
说完。
张靖轻抿一口茶汤,目光如炬,抬眼看向着满脸动容的程昱,缓声道:“仲德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