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九江郡。
历阳刺史府,大堂之中。
张昭端坐于主位,手中握着杨弘遣人送来的书信,信中言及阎象的辞官之举,以及其欲举家迁往邺城的打算,且字里行间对其颇有微词。
“阎象其人!”
张昭看完书信后,神色复杂,出言感叹道:“实乃当世少有的有识之士也!”
对阎象的做法。
张昭也是深表佩服,感叹对方乃大仲府谋主,却能在太平府即将一统天下,在中原二府来往密切之时,从大仲府急流勇退。
如此不但得名利。
还带着家族全身而退。
最绝的是,直接把家搬到太平府眼皮子底下,只要张玉衡现在不对其动手,那么往后动他的可能性也不大,除非阎象自己找死。
可张玉衡会在此时动阎象吗?
张昭抬眼朝荆州方向望去。
“仲康!”
张昭将书信收好,起身走出大堂,抬眼看向万里晴空,出言道:“倘若有一日,中原两府兵戎相见,依你之见,吾府能有几成胜算?”
“呃?!”
许褚闻言挠了挠头,疑惑道:“末将以为张使君此言不妥,中原两府素来同气连枝,主公和张府主亦私交甚密,又岂会有兵戎相见之日?”
“况且!”
说到这里,许褚话音一转道:“末将还听闻,待秣陵来年落成,届时主公登基称帝,张玉衡便会率太平府归附朝廷,哪能会兵戎相见?”
“张玉衡可是说过的。”
“主公乃真正的天命之人,使君适才所言,未免太过危言耸听!”
面对张昭的这个问题。
许褚觉得不太可能发生。
当然,倘若中原两府之间,当真会兵戎相见,那么许褚认为,大仲府当能有七成胜算。
而太平府。
则有九十三成。
人家鲁肃为大仲府军师,蒋钦统帅这大仲府水师,倘若张玉衡当真有异心,他们大仲府拿头去反抗?
“是啊!”
张昭回头看了许褚一眼,旋即面露释然道:“主公乃张玉衡承认的天命之人!”
十月上旬。
蒋钦于云梦泽大胜蔡瑁,后者带着溃败的水军狼狈而逃。
消息传回中军后。
鲁肃当即调兵遣将,用走舸载着将士前往武陵郡登岸。
武陵的曹豹收到败报,指天对蔡瑁就是一顿狂骂,旋即着人快马通传长沙的刘磐等人。
过了近两日。
刘磐得知此事后,不由骇然失色,宛如热锅上的蚂蚁,心中满是不安的同时,亦难以做出抉择。
另外一边。
纪灵已率军兵临沙羡。
“守将何在?”
纪灵在众将士的护卫下,策马行至城楼五十步外,厉喝道:“如今蔡瑁已败于云梦泽,尔等还不速速开城献降!”
“哈哈哈哈!”
随着纪灵话音落下,城楼上传来一道张狂至极的笑声,只见一名身披重甲、身躯魁梧、气势非凡的将领出现在城碟之后,声如洪钟道:“贼将休要在此胡言乱语,蔡瑁乃吾朝骠骑大将军,又岂会败于尔等宵小之手?”
“来将何人?”
纪灵见此人气势不凡,心底也有些猜测,旋即目露凶光,沉声喝道:“可敢报上名来?”
“哈哈哈哈!”
那名将领闻言昂天大笑,笑声中尽显嚣张与狂放,旋即面露不屑,俯视着城外的纪灵,沉声道:“说出吾名,吓汝一跳!吾乃零陵上将邢道荣!”
“你就是邢道荣?”
纪灵心下了然,看向邢道荣的目光,也有些跃跃欲试,他对眼前这位零陵上将,还是有些兴趣的。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邢道荣见对方听说过他的名字,面上不由浮现一抹自得,淡淡道:“你这贼将既识得本将真名,本将今日便饶你一命,速速退去,否则定斩不饶!”
“邢道荣!”
纪灵深深看了一眼邢道荣,紧了紧手中缰绳,高声道:“你少在此逞口舌之利,你我来日自会相见!”
“且记好了!”
“吾乃大仲府上将纪灵!”
“他日再见之日,便是本将取你首级之时!”
“走!”
说完,纪灵调转马头离去,众将士亦紧随其后。
“哼!”
邢道荣面露不屑,冷哼道:“还什么大仲府上将,我看此人尽知道吹牛!”
“将军!”
旁侧的将领见纪灵当真离去,不由面色凝重道:“你说此贼将所言……”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不待那名将领把话说完,邢道荣便出言将其的话打断,而后神色笃定道:“蔡瑁乃吾朝骠骑大将军,其声名在外,又岂会败于贼将之手,我看贼将不过虚张声势,欲乱吾等军心!”
“尔等安心便是!”
“沙羡有我邢道荣,纵那纪灵有天大的本事,也奈何不得吾等!”
“将军英明神武……”
诸将闻言不由松了口气,至少邢道荣的从容的笃定,让得他们安心了不少。
隔天。
邢道荣收到斥候来报,称纪灵已率军开拔,直接走官道前往长沙郡。
得知此事后。
邢道荣觉得有些不妙,但勉强还能稳住,沙羡城非立于官道,人家要走的话,他还真没啥办法,除非和纪灵硬碰硬。
不过纪灵的长驱直入。
倘若蔡瑁未败,他邢道荣便是纪灵后方的钉子,只要临湘久攻不下,他便可截断纪灵的粮道,届时纪灵必败无疑。
然一连数日。
纪灵越走越远,邢道荣亦愈发忐忑不安。
直到十月中旬。
邢道荣才收到刘磐传来的消息,称蔡瑁于云梦泽兵败,让他率军拦截纪灵的兵马。
“拦截纪灵?”
经过起初的慌乱之后,邢道荣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咬牙道:“人家数万精兵,我不过万余宗伍兵马,官道又是一马平川,我如何能去拦截?”
“今蔡瑁兵败,荆南三郡危矣!”
“我特么跑路都成问题,还让我去拦截纪灵,那不就是让我去送死?”
抱怨一通后。
邢道荣思忖良久,神色凝重暗道:“拦截纪灵不可取,我所能为,当是据守沙羡而静观其变。”
“若荆南三郡有变,彼时我率众而降,亦不失为明智之举。”
“若荆南三郡大安,久攻不下的大仲府人疲马乏,我可得守土之功的同时,甚至还能从中捡到便宜。”
“嗯,便如此决定了!”
“这叫什么来着?”
“不错,这就叫善战者无赫赫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