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朱瞻基的心腹,大明文官的领头人,内阁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不由对视一眼,皆看到彼此眼中的忌惮与不愿。他们帮着皇上针对打压汉王多年,且其又偏爱武将,若是任由他执掌大权,对他们这些文臣只怕不利啊!
想到这,杨士奇深吸一口气,率先提出质疑。
“汉王,您是皇上的皇叔,是藩王,岂能自称为‘朕’?造反一事不可为,您还是回头是岸吧。”
听到这话,朱高煦脸色一变,语气阴沉的说道:“杨士奇,当年在榆木川,我爹想改立太子,是你勾结朱瞻基,趁他老人家不清醒,篡改了诏书,对外隐瞒他老人家死讯,你与朱瞻基的所作所为,与秦二世李斯何异?”
!!!
这诛心的话一出,杨士奇不由面色一变,指着朱高煦,大声反驳道:“你胡说,太宗陛下认可的继承人先帝爷洪熙,汉王,你休要胡说八道。”
“朕看你是不到黄河不死心,既如此,朕就让你死个心服口服。”
说完之后,朱高煦直接手起刀落,砍了杨士奇的手指,警告道:“指着朕的鼻子骂,你不配!”
望着汉王这副杀伐果决的模样,武将们瞬间双眼冒光,这简直是他们心中的明主啊,之前弃地的事情,他们已经不爽很久了。
与武将不同,看着杨士奇鲜血横流的手,文官们简直如丧考妣,洪武永乐年间是以武压文,他们好不容易做到文武平衡,怎么就又回去了呢?
朱高煦懒得理会这群人的小心思,朗声道:“自今日起,朕为‘明摄宗’,大明大事小情皆由朕裁决,请新皇上殿。”
???!!!
不是,你离登基只差临门一脚了,怎么还冒出来‘新皇’了?你们老朱家的帝位传承,我们委实是看不懂啊!
殿外的朱祁锦看着这一幕,轻声道:“爷爷果然能干,三叔爷,你觉得呢?”
围观全程的朱高燧:......
别以为我听不出来,你是在警告我别搞事,不过老二的武力+你的心思谋略,我好像真的没机会了,呜呜呜。
想到这,朱高燧面色难看,违心的夸赞道:“二哥的能力自然毋庸置疑,皇上可真是选了个好帮手。臣佩服。”
“多谢三叔爷夸赞,朕当之无愧!随朕上殿吧。”
朱高燧咬了咬牙,在心里暗暗寻思着:自己一定要强身健体,熬死二哥,到时候天下还指不定是谁的呢。‘缓称雄’这事,二哥能干,自己也能。
看着一身明黄,缓缓走进来的燕明公主朱祁锦,众人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女皇’登基,汉王疯了吧?
杨荣不想学方孝孺的行为,本打算?韬光养晦,以待来日,但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出来质疑道:“燕明公主,您是女眷,太和殿是朝堂,你身着龙袍来此,是......”
朱祁锦懒得理会这群被‘程朱理学’毒害的老古板们,于是看了眼自家爷爷朱高煦,示意他上。
朱高煦掏出袖子里的圣旨,抑扬顿挫的念了起来,圣旨篇幅很长,但中心思想只有一个,那就是‘朕永乐大帝朱棣,不忍明珠蒙尘,决心以天下苍生为重,打破男女之别,效仿太祖,传位‘好曾孙’朱祁锦,其成年之前,由‘明摄宗’朱高煦辅佐新帝,望二人齐心协力,带大明走的更高更远。”
听完这圣旨,太和殿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刚刚说榆木川传位汉王,现在又变成传位好曾孙,先帝爷洪熙还是太宗亲立的太子,这三份里面,倒是谁真谁假?
“假的,这遗诏是假的,汉王,燕明公主,你们敢伪造太宗遗诏,你们简直是大逆不道。”
朱祁锦没理会这人,直接坐到了龙椅上,目光凌厉的下首群臣,语气平静的说道:“这遗诏是太宗亲笔所书,你们不承认朕继位的合法性,是想学王莽篡位吗?”
看到这人的模样,众人仿佛梦回永乐年间,那时候太宗也是轻飘飘的开口,结果一转眼就大杀特杀,整个皇城血流成河,头铁的人都被送下去见太祖了,他们如今该何去何从啊?
思索了片刻,杨荣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恭恭敬敬的说道:“汉王爷,如今你们各执一词,不如将所有当事人找来,说一个清楚明白,免得重演建文之事。”
朱高煦直接暴起,一脚踹了过去,骂道:“滚,老子看你们不顺眼很久了,建文那个蠢货,就是在你们这群腐儒的吹捧下,四年败光了整个大明,害湘王朱柏自焚,想见朱瞻基,可以,老子这就送你去见他。”
!!!???
这话一出,杨溥忍不住脱口而出道:“汉王,燕明公主,你们居然敢弑君弑父?”
朱祁锦见此,挑了挑眉道:“不,朱瞻基违背太祖太宗祖训,早就不是我朱家子孙,不过我与爷爷顾念骨肉之情,命其余生在长陵守孝,至于他的寿命,经历妖妃毒害那一遭,只能听天由命了。”
“至于你们,想知道太宗遗训是什么,倒是可以亲自去问问。”
于谦看着这一幕,忍不住皱了皱眉,问道:“燕明公主,你口中的爷爷,不知指的是哪位?”
见有人察觉到这一点,朱祁锦淡笑不语,因为她知道,会有人开口的,她可是爷爷的掌中宝。
果不其然,朱高煦兴冲冲的说道:“自然是朕,毕竟大哥已经入土为安多年,也管不住瞻基,男子能肩挑两房,我家小锦身为大明女皇,金贵无比,自然也可以肩挑两府。”
......
这年头,还有一言不合就换爹,换爷爷的吗?
望着默然不语的众人, 朱祁锦决定开始新一轮的画大饼。
“诸位,今日能站在这的,都是大明的佼佼者,你们是大明的荣光,是大明的脊梁,朕想问问你们,你们为官做宰,到底是为了什么,金银、权力,是造福一方,亦或者是青史留名?这天下,百官没有变,国号没有变,宗庙亦没有变,你们到底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
听着这话,熟读史书的文官们已经麻了,这话一代女帝武则天也说过,当时大唐的官员已经做出了最好的模板,他们该学习前辈吗?
汉王爷,您为什么不自己上呢?这可是您奋斗三十年的皇位啊!但凡您能上,我们也不至于这么纠结了,在女皇手下熬日子,我们大男人的颜面怎么办啊?
汉王朱高煦:老子当然知道小锦的遗诏是假的,但那又如何?
这大明的皇位,老爷子不给我,我也抢不过小锦,既然如此,那我就要好好活着,让老爷子明白,错过我这个继承人,是他人生最大的败笔!!我朱高煦会以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我之能力,不弱永乐洪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