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李承乾的意思是在逗笑,苏我虾夷松了口气。
虽然内心埋怨,可脸上却保持着微笑。
对于苏我虾夷这样的态度,彻底是取悦了李承乾。
就喜欢这种你看不惯,又拿我没办法的样子。
“好了,说正事吧。”李承乾也不继续逗弄苏我虾夷了,而是提到了今日的正题:“今日前来,想必是已经想通了孤的条件吧?”
苏我虾夷抿紧唇,终于提到正事了。
虽然觉得答应那些议和的条件非常的丢人,但如今的倭国并不在意。
主要是保全皇室的权力。
“是的,尊敬的大唐皇太子殿下,我们同意您提出的议和条件,只希望大唐能够尽快的停止战事。”最后一句话才是重点。
如果在让大唐这么打下去,恐怕倭国很快就要覆灭了。
数十座城池已经丢了。
就快打到平安京了。
李承乾扯扯嘴角,觉得无趣。
这么快就同意了。
想要在拖延一些时间,都不给机会。
只能说现在的倭国实在是太弱了,禁不起大唐铁军的践踏。
不过李承乾并没有点头,而是又道:“不过孤最近又想到了一个新的议和条件。”
“新的条件?”苏我虾夷瞳孔萎缩。
想要反驳李承乾不讲信用,可他这话刚到嗓子眼就生生的咽了下去。
最终只能吞咽着喉头,谄媚的笑问道:“不知皇太子殿下有什么新的条件?”
都到这个时候了,可不能得罪对方。
最主要的就是舒明天皇已经下令了,不管大唐提什么条件,只要能够保住皇室就都答应。
都已经这样了,唯一能保住的只有这一条了。
李承乾微微一笑:“很简单,倭国一百年内,不允许组建超过五万人的武装,只能允许维持治安,大唐会派驻军保护你们倭国皇室和百姓的安全,另外要在你们的平安京给一块土地,大唐需要设立远东军司令部和大唐使馆。”
“不知这个要求可行?”
“这.......”苏我虾夷愣住了。
就连王泉都惊讶了,呆呆的看着李承乾。
别说苏我虾夷了,就连王泉都听出来李承乾的意思。
不允许超过五万人,只能拥有维持治安的人,还要设立远东军司令部,使馆这都能理解,这远东军司令部,让人就有些琢磨不透了。
在苏我虾夷还在思考的时候,李承乾也知道自己过分了,便提出了一个有利于倭国的条件。
“只要你们答应这个条件,那么孤可以答应你们,大唐只会在沿海的城池驻军 ,其余的城池都将还给倭国。”
“城池还给倭国?”苏我虾夷瞪大了眼。
不得不说,这对倭国来说是好事。
只是这远东军司令部,让苏我虾夷很为难。
“没错,不止如此,大唐还能邀请你们加入联盟国,成为联盟国成员,这对你们倭国未来的发展可至关重要。”李承乾脸上笑意吟吟,可内心却腹黑无比。
看似是对倭国有利,实则李承乾是在淡化倭国皇室的影响力。
毕竟数百万人,大唐不可能直接全杀了。
就算他想,朝中官员,前线的将士也不会同意。
那李承乾不如卖一个好,把倭国军事、经济、民生都抓在手里。
什么远东军司令部,实则就是一个监视倭国的部门。
把一个司令部摆在平安京,让那什么舒明天皇晚上睡觉都睡不踏实。
看苏我虾夷久久没有回复,李承乾的耐心不过,询问王泉道:“前线传回来的战报,倭国如今已经拿下多少城池了?”
王泉一愣,不过很快反应过来太子殿下是在给苏我瞎子施压。
便恭敬的躬身道:“回禀太子殿下,目前李将军已经连下倭国三十余座城池,李将军说在给他三月时间,必定能够打到平安京。”
这消息李承乾早就听过了。
但还是如此的振奋人心。
平安京啊,可是后世的东京啊,能够打到这地方的,历史上除了他们倭国自己,就只有美利坚了。
李承乾要在华夏的历史上写上浓墨的一笔。
可这话听在了苏我虾夷的耳中,却大惊失色,瞪大眼慌张的道:“皇太子殿下,我们答应,我们全都答应。”
再打下去的话,之后谈判的条件可能都会没有。
如今最起码大唐给了他们一条活路。
对此,李承乾微微颔首。
“既然如此,王泉,去通知陛下,召集三省六部官员议事。”说着,李承乾起身往外走,不忘对苏我虾夷道:“你就在这等孤的消息吧。”
“喏。”王泉率先走出崇教殿去安排了。
同时内心对太子殿下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没想到这么简单让苏我瞎子同意了。
“谢皇太子殿下。”苏我虾夷对李承乾背影躬身一拜。
内心却是对李承乾恨死了,对大唐也是恨死了。
倭国这么屈辱的一日,竟然是在他的手上,历史上恐怕他会成为第一个让倭国丧权辱国大臣。
甘露殿。
李世民被通知说倭国一事有定论了,需要召集三省六部官员议事,他很好奇。
便让张阿难去查了。
最终查到倭国使臣苏我虾夷今日去了东宫,想必是已经谈成了。
李世民非常的好奇,这苏我虾夷难道全都答应了李承乾的条件?
一个时辰后。
三省六部的官员全都聚集在了甘露殿。
李承乾也是姗姗来迟。
倒不是他离的远,而是中途去办了一件事。
“太子殿下到。”门外内侍喊了一声。
所有人都看向了门口处。
发现李承乾不急不缓的走进来,大臣们也是激动得不行。
快半年了,这事终于有定论了。
“拜见父皇。”李承乾走到龙案前拱手道。
李世民没时间寒暄,而是直接问道:“听闻倭国使臣答应了你的条件?”
嗯?
怎么觉得今日的李世民有些奇怪,之前不都是反对议和条件的吗?
不过李承乾没心思多想,微微颔首道:“没错,倭国使臣苏我瞎子已经答应了儿臣的议和条件,并且儿臣今日提出的新的议和条件他也答应了。”
苏我瞎子?
这名字怎么怪怪的?
而张阿难和一些大臣知道苏我虾夷的名字,对于李承乾这种叫法有些想笑。
但也没有阻止。
李世民则是关心新的议和条件。
“新的议和条件?什么条件?”这事他竟然一点都不知道。
大臣们也是蹙着眉,他们怎么不知道这件事?
李承乾微微一笑道:“新的议和条件就是,倭国需要在平安京给出一块土地让大唐设立远东军司令部和大唐使馆,另外倭国一百年内不允许招募超过五万士卒,只能维持倭国治安,大唐会派驻军保护他们的皇室和百姓。”
额......
听完之后,李世民和大臣们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怎么觉得有些欺负人?
要么打,要么和,怎么还让大唐保护他们,显得倭国不行一样。
这要李世民是倭国的那什么劳什子天皇,能够气死。
就在大家思考的时候,李承乾继续道:“作为交换的条件,大唐除了沿海的城池,其余城池都交还给倭国,而且推荐倭国加入联盟国。”
嘶~
归还城池?
之前太子殿下可不是这么说的?
李世民也是非常讶异:“太子,之前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回禀父皇。”李承乾拱手,笑道:“之前是儿臣想多了,在倭国驻军太多,会威胁到大唐疆域安全,只能派少量驻军,所以儿臣便提议倭国只能招募五万士卒,而大唐的驻军也不能超过五千人。”
“这样的话,不止不怕倭国反扑报复,而且还能够对倭国造成威胁。”
“至于远东军司令部,实则是军事指挥所,实则就是专门跟倭国皇室打交道和监视他们的一个部门,这样一来,大唐不止能够插手倭国的军事、经济、民生,还能够掌控皇室。”
“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闻言,大臣们低头议论一番。
觉得这事似乎可行性很高。
李世民也默默思考起来。
而房玄龄站出来,直接问道:“太子殿下,那为何是一百年,一百年后倭国卷土重来,又当如何?”
“按照太子殿下之前的意思,大唐虽然是巨龙,可也有生病打盹的时候,到时倭国难道还不报复大唐吗?”
刚才觉得李承乾想法不错的大臣,顿时被房玄龄这么一说给惊醒了。
“是啊,到时倭国对大唐肯定不会留有余地。”
“何止不留余地,绝对会对大唐赶尽杀绝啊。”
“留此祸患,绝不是明智之举。”
。。。。。。
听着议论声,李世民目光炯炯的看着李承乾道:“太子,你说说为何是一百年?”
他不信自己儿子没有计划的随意提出一百年这个时间线。
李承乾自然是有计划的,对李世民拱手道:“父皇,其实一百年是为了淡化倭国皇室的影响力。”
哦?
所有人都好奇了起来,安静下来听着。
“倭国和大唐一样是皇权至上,大唐百姓都会知道父皇英明神武,只要有父皇在,大唐百姓都会团结起来,认为父皇能够带他们走向胜利。”
这话夸得李世民挑了挑眉,非常的受用。
而大臣们也是跟着附和颔首。
古代的帝王就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不能怪大臣们是这样的想法。
李承乾则继续道:“大唐既然如此,那么倭国亦是如此。一百年时间,儿臣希望远东军司令部能够在倭国百姓中淡化皇室的影响力,甚至可以派遣大量的先生前往倭国,教倭国百姓说大唐话,识大唐文字,彻底同化成为大唐人。”
“对于祸患,不将倭国百姓同化,不止是百年,千年后都会成为华夏之祸患,儿臣此举并非是单单为大唐考虑,而是为了整个华夏民族考虑。”
“所以远东军司令部的设立对倭国有着百年大计的影响。”
这么一解释,所有人都明白了。
李世民则是直接喊了一声:“善。”
在座也不都是魔鬼,打仗也是迫不得已,并没有想着赶尽杀绝。
要是能够同化,这样才能让大唐千秋万代。
符合李世民的政策,包罗万象。
杜如晦这个时候站出来道:“陛下,太子殿下这百年大计确实不错,驻军五千并不影响大唐,而能够影响倭国百年。”
“臣想,这远东军司令部不止如此,太子殿下接下来还会有一系列的作为,让倭国说大唐话,写大唐文字,用大唐所产之物,甚至是学习大唐的习俗吧?”
“不错。”李承乾赞赏的看了杜如晦一眼道:“既然是同化,那么肯定是需要跟大唐百姓各个方面都相似。”
说着,他还朝李世民拱手道:“父皇,儿臣不止让大唐商贾去倭国做贸易,而且还会让倭国百姓真正的认识大唐,喜欢大唐,对大唐有一种依恋。”
“好。”
李世民听后非常的高兴,觉得这样的做法是他想要的,便下令道:“若无异议,那就按照太子的意思办,于倭国使臣苏我瞎子的议和就由礼部操办,玄龄你监督,太子从旁协助。”
“马上新年了,身在前线的将士辛苦的很,告诉李靖好好的犒劳将士们,让他们停止一切战事,规划好大唐和倭国的城池后,大军返回大唐。”
“陛下圣明。”李承乾和大臣们纷纷拱手。
这算是一件大喜事。
从吵闹,到各方达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