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下设浙江、湖广、江西、陕西、广东、山东、福建、河南、山西、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十三司清吏司。
大夏国的户部分为十六路六十四州府清吏司,分管全国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类似现在的民政部、财政部、国土局等部门。
大夏国的户部权力极大,下面还设有分管盐、铁、茶、丝绸等业务的盐铁司、都茶场、太府寺,这些都是国家专营,都是肥水衙门,全部与商业打交道,多掌控在皇室手中。
邱副统领到达户部的时候,户部衙门的门口竟然还有差役当差。看到有人硬闯户部,这些平时眼高于顶的看门人不答应了。
“你们!你们是什么人?这里是户部衙门重地,不得擅入!”
“我们是定国公的人,来找你们的董大人回去问话,诸位赶紧让开。”
“不行!啊!”
差役还没有说完,就被暗卫一脚踹倒在地,发出一声惨叫!
等到暗卫带着特战队员进入户部内院的时候,户部此时一片欢声笑语,不少官员最近没有什么公务,纷纷聚在衙门里泡着茶、喝酒、聊着天,说着略带黄的段子,畅谈昨晚把妹子的经历。
战事紧急,他们数月没有进入风月场所,如今战事一过,赶紧去青楼找自己的老相好畅通人生,数日不回。
这些人可不缺银子,他们还是藏了不少私货,私密的很,没有被狼国人发现。再说这一个月倒卖良田、茶叶等,一个个又赚了不少。对于他们来说银子来的很快!
“你们是什么人?”有官员看到进来的暗卫和神策军,问道。
“我们找董卓董大人,让他出来回话吧!”邱副统领道。
“呵呵,我们董大人什么人,岂是你们这些丘八可以见的!”那位官员声色俱厉地道。
“啪!”
一位特战队员冲着那位官员就是一个耳光,不要说那个官员愣住了,就连暗卫也吓了一跳,一个普通的军士竟然敢打户部的官老爷,这是翻天了不成?
那位特战大队的头领冷声道:“定国公说了,谁要是再敢侮辱我们军人,下次就直接杀了完事!”
“反了反了,来人,把这人抓起来送京兆府!”那位官员尖叫道。
可是他叫了数声,没有什么反应,旁边的几位官员不仅没有反应,还转身就离开了。
“不对,这是什么情况?”
哪位官员突然记起来“定国公”三个字,顿时脸色变得惨白。这些天董大人再三交代,谁也不准去招惹定国公的人,没想到自己今天就遇到了,真是倒霉!
这位官员倒是善于见风使舵,一看是定国公的人,马上就换了一张嘴脸,赔笑道:“各位军大爷,是我唐突了,董大人正在里面和几位大人聊天呢!”
邱副统领道:“给我带路!”
“是,是!”
当董卓听到这些神策军赵自己的时候,心中哀叹一声,该来的还是来了。自己本来是打算处理掉京师的房产、铺子和京畿之地的良田,然后前往长安投奔杨阁老,没想到这些产业没人接手,耽搁了时间,还是被定国公找上门来了。
他多次当杨阁老的马前卒,专门和定国公赵辰作对,心中怕的要死。但还是冷静地道:“你们赵本官有何公干?”
“董大人,我们奉命请你前往问话,走吧!”邱副统领笑道。
“呵呵,神策军何时可以随便拿人了,我是户部侍郎,没有陛下旨意和内阁特批,谁也没有资格拿我,刑部和大理寺也不行!”
董卓一看形势不对,作最后的挣扎!
外面这是已经围满了户部的官员,一看董大人受辱,一个个义愤填膺,准备支援,这是他们惯用的把戏!
一个官员大声道:“你们敢!”
邱副统领呵呵一笑,“好,我就让你们看一看敢不敢,来人,带走,谁要是敢阻拦,全部抓了!”
那个官员刚想说话,后面有人拉了他一下,低声在他耳边说了一句,这个官员脸色一变,立即不说话了。
其他人一看这位官员突然变了脸色,变得一句话也不敢说,他们都是人精,立即就意识到情况不对,没有人再敢言语,有的机灵的干脆就离开了。
董卓还想辩解,邱副统领道:“你跟我们说没用,走吧!”
几个暗卫上前,抓住了董卓的双手,直接推了出去。
户部官员们一看,这是要变天了,堂堂户部侍郎竟然被几个丘八抓走了,天理何在?道统何在?
邱副统领又点了几个员外郎的名字,把几个员外郎也抓走了。这户部的员外郎真多,总共有四十八名,听得邱副统领也是摇头,怪不得大夏国官员俸禄都发不下去了,这官员也太多了吧!
太上皇时期根本就没有这么多官员,文帝上位以来,凡是秀才以上的文人都是官,都领着朝廷的俸禄。举人以上全部可以选官,六部以上官员还可以直接推荐,导致大夏国官员成倍增长。
官员之多,成为大夏国的特色!
六部的员外郎直接就翻了四倍之多,下面的官员更是数不胜数!
更搞笑的是,大夏国官员太多,又是礼部闹出了大乌龙,两淮扬州文帝四年出现了两个知州、三个同知。后来这事闹到朝廷,朝廷也没法安置,到处都是满员。
朝廷最后出了一个奇葩的主意,两个知州每月轮流当值,同知每三月当值一月!
户部的侍郎和三位员外郎就这样被一伙丘八带走了,而户部的官员居然没人上前阻拦,只因为听到了三个字:“定国公!”
此时的京师汴梁,暗卫带着神策军正到处抓人,而且抓的都是各堂口的大官、皇室的贵人、勋贵的重要人物。
看来定国公隐忍了十来天,是为今天做准备,一场腥风血雨即将在京中上演,京城之中顿时人人自危!
刘府,大学士刘政和和翰林刘阳对饮。
刘阳兴奋地道:“伯父,今天抓了数十人,看来定国公要大干一场了!”
刘政和不无担忧地道:“定国公太冲动和激进了,治大国如烹小鲜,物极必反啊!”
翰林刘阳却笑道:“伯父,定国公曾经说过,大夏国已经积重难返,必须破釜沉舟、刮骨疗伤,才有一线生机!”
刘政和愣了一下,思考良久才道:“定国公说的不错,也许是伯父老了!”
刘阳笑道:“伯父说那里话,定国公说了,这京师汴梁作为陪都,伯父可为首辅!”
刘政和有是一愣,随即脸色变得凝重起来,道:“定国公雄才大略,今后必将有大造化,阳儿你跟着他没错,但老夫老了归去来兮,何不早日回归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