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人开始坐不住了,几位之前找过阮大元的干部互相使眼色。
郭诗瑶早看出来了,冷笑着说:“别指望我再讲人情了,这事书记定的,我就是照章办事。”
说完她把会议稿一收,直接转身下台。
台下哗然一片。
晚上,张毅把会议纪要送到许剑锋那儿。
许剑锋看完,只说了一句:“好,第一步给面子,第二步守底线。”
“那阮大元这边?”
“他要是真聪明,就该明白,我们不是在怼他,是在守住自己的活路。”
张毅笑了:“书记,这招,真不软。”
许剑锋淡淡说:“你记住一句话——制度不能怕人,干部不能怕管。”
市政府三号楼,灯还亮着。
晚上快十点了,市长顾锡明还在开会。
这会不是常委会,也不是常委扩大会,是“市政府专项工作推进会”。
参会的人不多,就财政、发改、住建几个大口的负责人,还有宣传、城管、交通、投资服务中心几位主任副主任。
开会的主题很高大上——国际物流港建设前期协调。
但说白了,就是顾市长要搞事。
会议一开场,顾锡明就上来一句:“省委主要领导明确提出,要推动新质生产力建设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松海不能只盯着内部治理,干部认不认得,不等于项目能不能落地。”
这句话不点名,可现场谁听不出意思来?
坐在第二排的投资服务中心副主任偷偷发微信给他同事:“这算不算书记那制度被打脸了?”
那头回得也快:“书记还没说话呢,急啥。”
顾锡明没看别人,只继续说:“我们松海现在外向型经济比重不高,物流结构落后,外贸节点不足。未来三年,要在滨东港区域打造集报关、清关、海运、保税仓于一体的国际港口型物流平台。”
发改委主任听着听着开始写笔记,住建局的人脑子更快,当场问:“市长,咱这是不是可以先搞个灯光节点示范?港口那块区域晚上光线不够,游客体验也差。”
顾锡明看了他一眼,说:“可以考虑,但要拿出方案,不要再拖。”
这“再拖”两个字,说得也挺有味。
市政办的会议记录员嘴角抽了抽,心说这话是说谁呢?不就那灯饰亮化工程的事儿嘛。
会议持续了一个小时,顾锡明边讲边念方案,语速不快,但节奏特别压人。
“我们要聚焦发展,不是天天搞群众评分,让老百姓来评干部,不等于让干部去跑群众。干部有的干,有的跑,那跑得就一定比干的强?”
话说到这儿,场子有点热。
宣传部副部长马上点头:“是啊,我们也接到一些媒体反馈,说有些述职干部一味跑面子工程,实际上项目效率并不高。”
顾锡明眼皮都没动:“舆论不是问题,干得出来才是。”
他说完这句,会议就散了。
这人性格就这样,不铺垫,不虚套,说完事就撤,连总结都懒得做。
第二天一早,张毅就在办公桌上看到了会后纪要。
宣传部系统发来的,照例一份送书记办,一份送组织部。
他翻着翻着就皱眉了。
那段“群众评分不等于项目推进”的表述,被做成了单独的“领导发言摘要”。
还加了个注:本次会议由市长顾锡明主持,相关内容已同步推送至市委宣传平台资料库。
这意思,就是等着“借用”。
张毅想了想,起身去了组织部。
郭诗瑶办公室门开着,人坐里头穿着一身米色外套,头发扎得利索,正拿着红笔改干部认知反馈材料。
张毅一进门,她头也不抬:“说。”
张毅把材料一放,说:“顾市长昨晚的会,您看了纪要没?”
“看了,这话……摆明了跟制度对着来。”张毅说道。
“我知道。”郭诗瑶说道。
“那您怎么不发声?”张毅问道。
“我现在发声,反倒显得咱们在意。”郭诗瑶说道。
“那要怎么办?”张毅问道。
“我改述职结构。”郭诗瑶说道。
张毅一怔:“怎么改?”
郭诗瑶低头写了几个字,推给他看。
张毅一看,“项目实绩同步述职模块”七个字写得端端正正,忙问道:“什么意思?”
“原来只述工作,现在述项目。”
“不是一回事吗?”
“不一样。工作可以讲空话,项目要讲数据、流程、节点。我们给他们机会,把硬活讲清楚。讲不清,就别说群众没认你,是你没东西让人认。”
张毅顿了几秒,说道:“您这是……对着干?”
郭诗瑶说道:“我这是补课,书记说了,我们的制度不怕别人搞经济,我们怕的是没人干实事。”
“那书记那边……”
“他已经同意了。”
下午三点,组织部开会,郭诗瑶宣布干部季度述职制度结构调整。
现场不少干部一听“项目同步模块”,当场傻了。
有人问道:“那要是我们没项目呢?”
郭诗瑶答道:“那就讲你为啥没项目。不是项目少,是你没在干。”
又有人问:“群众评分还占那么大比重吗?”
“占。”
“那我们不是又得找社区跑?”
“你想升职,就得让人认你,你觉得群众烦,那你就别往群众面前走。”
几个副处干部一边记一边发虚。
这会没讲太久,郭诗瑶讲完直接走人。
她刚一出门,就被张毅叫住:“书记办公室电话,书记让你现在过去。”
许剑锋办公室里。
桌上摊着三份文件,一份是市长办公会纪要,一份是组织部述职制度调整方案,还有一份,是省委督导小组发下来的《制度试点工作推进情况月报》表格。
许剑锋看着文件,抬头问:“你这次动作有点快。”
郭诗瑶点头说道:“顾锡明在推自己的节奏,不改,咱们就落后。”
“群众认不认,得有东西让人认。”许剑锋说道。
“我知道,但我不是对着他来的,我是补制度漏洞。”郭诗瑶说道。
许剑锋没说话,手指在桌上点了点,问:“评估流程你怎么设?”
郭诗瑶立即说道:“我计划三模块:项目推进时效、群众反馈同步采样、组织档案数据挂钩!谁项目做得好,群认低,那就组织问责群众反馈方式,谁群认高项目拉胯,那就调档看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