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更始帝派大舅哥李松收拾残兵,联营七道,号称“十万韭菜军”——因每人头盔上插青韭一叶,既辨敌我,又补维生素。李松扬言:“赤眉拿韭菜熏我,我便以韭还臭!”
消息传入长安,徐宣大笑:“韭菜军?正好给陛下配菜!”刘盆子却愁眉不展:再这么吃,自己都要变成行走的韭菜盒子。
樊崇拍板:主动出击,夜破七营。作战代号——“割韭行动”,天子必须御驾,以臭攻臭。
初七夜,赤眉军饱餐韭菜包子,人人漱口——不,是含韭,确保一开口就能熏敌。刘盆子与老黄被围在核心,牛角上绑两束新鲜韭花,号称“移动臭源”。
为壮声势,徐宣特制“臭銮”:两辆粮车拼成平台,上竖龙旗,平台四角挂臭酱缸,老黄拉车,天子扶轼,一路飘香(臭)。
兵卒列队跟在后,高喊口号:“闻香下马,遇臭投降!”刘盆子欲哭无泪:朕这皇帝当得越来越有味道了。
三更,大军潜至李松第一营外。照理该先摸哨,可臭气早被守军嗅到,纷纷探头:“谁家炖粪?”
老黄被酱缸熏得牛眼通红,突然尥蹶子,拉着“臭銮”狂奔,直冲辕门。刘盆子死死抓住轼木,屁股颠成筛糠,口里本能高呼:“开门——迎朕——”
守军懵了:皇帝自己送?鹿角拒马被车辕撞飞,营门洞开。赤眉兵借势涌入,刀背乱拍,韭菜叶满天飞舞,第一营瞬成“韭菜炒肉”。
李松闻报,怒斩逃兵,命第二营燃湿草堵臭。可湿草加韭菜,味道更销魂,风一转向,把自己人先熏吐一半。赤眉军乘势连破三营,战果斐然,却人人被熏得绿眉绿眼,彼此认亲要靠“闻味辨忠奸”。
拂晓,最后一营据沟而守,沟上盖草,草下插竹签,李松打算复制赤眉旧招。徐宣却早有准备:命人把长安府库里的陈年臭豆鼓、烂咸鱼、韭菜根混合装缸,制“臭气炮”——抛石机发射,瓦罐落敌阵,臭雾弥漫。
李松军被熏得眼泪鼻涕齐飞,竹签还没踩,已先跪地狂吐。老黄闻到同类臭,兴奋得直打响鼻,拉着刘盆子冲进沟底,四蹄翻飞,竹签被踩折一片。赤眉兵跟着下饺子般跳下,割韭般收割人头。
李松见大势已去,拔剑自刎前仰天长叹:“我堂堂韭菜军,竟死于更臭!”——话没说完,被臭气呛得剑掉脚背,抱脚乱蹦,被生擒。
日出,赤眉军押俘虏返长安。徐宣命人把缴获韭菜插满城门,编成名曰“韭菜凯旋门”。百姓远远看,以为长安变菜市,掩鼻而逃。
刘盆子仍坐“臭銮”,经一夜颠簸,衣袍湿透,分不清是露是汗是韭汁。入城时,老黄意气风发,在御道正中拉下“镇国公”级别的粪蛋,热气腾腾。
樊崇大笑:“镇国公赐‘黄金’于地,万世其昌!”当即命石匠就地刻石:“韭菜沟大捷,臭传千古。”刘盆子捂脸:这碑要是立起来,朕还有脸见列祖列宗吗?
大殿庆功,诸将满身韭菜味,仍喜形于色。徐宣称缴获无多,只剩“韭菜军”残粮两千石、李松佩剑一把、臭豆鼓三十缸。樊崇大手一挥:“官分九斗,升级‘官分九盆’,大家敞开吃!”
刘盆子小声问:“朕……能折现吗?朕想换麦饼,不掺金砂那种。”
徐宣笑眯眯掏出一片玉玺碎玉:“陛下,碎玉尚温,可当通宝,一枚换十个麦饼,如何?”
刘盆子眼睛一亮,把怀里仅剩的三片碎玉全掏出:“换!换三十个!”
于是,赤眉军出现奇景:天子捧盆排队领麦饼,诸将捧玉戴韭叶,互道“恭喜发财”。
当夜,刘盆子抱着三十个麦饼钻进长信宫,仓鼠们嗅香而动,集体啃饼。老黄隔窗相望,哞声凄凉:镇国公没份?刘盆子叹口气,递出两个:“给你,别啃朕的龙椅。”
庆功酒散,徐宣下令拆毁“臭銮”,说味道已渗入木头,怕熏坏下一代。老黄卸辕,轻松地在御阶打滚。
刘盆子独坐阶上,拿最后半块麦饼啃一口,仰望星空。
韭菜味仍绕鼻尖不散,他突然想起老家童谣的后半段:
“韭菜青,韭菜黄,割了一茬又一行;牛儿啊,快吃饱,回头还要耕荒岗。”
如今韭菜割了七营,荒岗却越耕越大,民心在哪,仍看不见。
他掏出那截早已泡白的竹签,在麦饼上轻轻画下一横——
“将”字最后一笔,终于补齐,可墨迹一瞬即被饼吸干,消失无形。
少年怔了怔,把竹签一并咬断,含在嘴里,像含住一段再也回不去的童年。
夜风把韭菜、臭酱、粪蛋的混合味吹遍长安,也吹动他单薄的影子。
影子在玉阶上颤颤巍巍,像一根刚割下、还来不及扎根的新韭。
洛阳,李轶被斩当夜,其旧部千余人群龙无首。
核心人物只剩两人:
1. 校尉吕大成,外号“吕秃子”——头发少,胆子也小;
2. 军司马赵申——书生带兵,天天念《论语》。
吕秃子连夜敲赵申帐篷:“兄弟,将军都成‘皮球’了,咱还卖命?北门守兵是我老乡,不如……”
赵申摇扇子:“子曰:君子不立危墙。可降,但要讲价。”
两人合计:先开北门放汉军,再献仓库换赏钱,至少捞个“投名状”。
吕秃子剃光仅剩的半圈头发,抹锅底黑,带三百亲兵摸向北门。
暗号学自戏文:
- 三声布谷;
- 两短火把;
- 再唱“洛阳洛阳,开门不杀”。
城上火把晃动,守卒真买账——都是李轶旧部,早被“树皮粥”饿怕了。
门闩刚拔一半,“咣”一声,吊桥索被砍断,城门洞开,月光像银子倒进来。
吕秃子激动得秃头反光,挥刀大喊:“兄弟们!迎——”
“迎”字没出口,“嗖”一箭破空,贯胸而过。
箭尾白羽,在月光里抖出一朵血梨花。
射箭者——朱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