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与李瑛在化成院门口相遇,聊了几句后,李隆基进入了化成院,李瑛回到东宫换紧身且耐脏的衣服了,吃午饭后他要去麟趾殿与父皇和其他皇子汇合。
这次割麦子,李隆基早在昨天下午就让牛仙童通知了除了李琮、李琬、李璬以外的,所有年满十三岁的皇子。
李琮是长子,博学多才,李隆基只是因为他小时候在大明宫西北方向的内苑狩猎时,脸被一只猴子抓伤了,留下了永久的疤痕没有立他为太子。李隆基因此觉得对不住李琮。
李琬现在在他遥领陇右节度使的陇右节度使治所鄯州巡视军情,李璬则是在他遥领平卢节度使的平卢节度使治所营州视查军情。
我们七护卫骑着马,跟在骑着一匹栗红色宝马的李亨,和骑着一匹白色宝马的李璘身后。我们忠王府的九人骑着马,是皇家车马队的第三梯队。第一梯队是,三百名禁军骑兵护卫保护着的李隆基所乘坐的马车,那辆马车是紫红色的,由两匹黑色上等好马拉着。李隆基与李瑁坐在这辆马车里,驾驶马车的人是兴庆宫的一位中年马车夫。
第二梯队是李瑛率领的八名护卫,他们九人也是骑着各种颜色的宝马良驹。
我们忠王府后面的梯队是棣王李琰和他的六护卫,李琰后面是李瑶和他六护卫。李瑶后面是李琚和他的六护卫。后面的皇子和他的护卫们,也是按照皇子的年龄排序排列的。
出了紫薇城,过了天津桥往西走,没多久就到了西苑。西苑里绿树和亭台轩榭之间 有一片空地,大约一亩地的面积,其上是金黄色的麦子随微风摆动着麦穗。
李隆基的马车在苑中的道路上停下来了,他走出车厢站下了马车,吩咐牛力高把车板上绑着的二十几把镰刀拿了下来。
十八位皇子走过来了,他们在李瑛的带领下,依次向李隆基请安问好了。
李隆基说:“你们这些皇子,都是十三岁以上的,小于十三岁的,朕没有让他们来。你们每人割三垄麦子,自东往西割,由于你们年龄有大有小,还是不要比谁慢谁快了。你们要仔细割,快得等一下慢的,慢的不要偷懒即可。”
李隆基对太子李瑛说:“这些麦子割了,脱粒晒干后,将会用来祭祀祖先宗庙,所以我们不敢不亲自去收割这些麦子。朕想借此机会,让你们了解耕种庄稼收获粮食的艰辛。”
李瑛忙向李隆基躬身行礼道:“儿臣已经明白了父皇为何要让我们兄弟们亲自割麦子了。儿臣也理解了父皇的良苦用心了。”
李瑛说这话时其实心里还是有一些不高兴的,他认为父皇让李瑁与他同乘一辆马车,分明是对他太子地位的轻视和挑衅。不过他只能用外表的平静掩饰内心的气愤。
李隆基让牛力高,把镰刀分给太子以及在场的所有皇子们一人一把。李隆基拿一把镰刀,亲自示范把东侧边缘一垄麦子割了十米。他直起身来说:“麦茬就留这么高,割好的麦秸在手里攥不住时,就放到地上。地上的麦秸能用几根麦秸做的绑带捆一捆了,就捆起一捆来。要注意,麦穗都要朝向同一侧。”
李瑁说:“儿臣明白了。”
李瑛瞥了一眼李瑁,然后向李隆基躬身说道:“儿臣已经记住父皇您说的要领了。”
李亨也躬身向李隆基说道:“儿臣已经明白如何割麦了,谢谢父皇教诲。”
其他皇子们本来要过来说一些感谢父皇教诲等话语,李隆基摆手制止道:“好了,你们都跟着你们二哥和三哥学吧,他们两人年长,劳动方面懂得多一些。”
李隆基穿着绑住了袖口的明黄色龙袍,站在树荫下了。太子穿的是绑着袖口的暗黄色上衣,裤子是绑着裤腿的暗黄色裤子。李亨和李璘穿的是蓝色衣服,和李瑁、李瑶、李琚等皇子穿的衣服相同。
太子带领十九位皇子们开始割麦子了,那些镰刀磨得风快,皇子们割麦的速度也不算太慢。
东都的西苑里,李隆基正率领并监督太子及众皇子割麦子,长安城朱雀大道上有一辆两匹马拉的马车,正在一个一身铠甲的士兵驾驶下往北行驶。
这辆马车前面有五名骑马的一身铠甲的士兵开道,后面也有五名骑马的全副武装的士兵跟随。这位驾驶马车的士兵不是一般的士兵,是平卢节度使麾下的一名小将。因此他是听从平卢副节度使,和遥领平卢节度使的颖王李璬安排的。他此次来京师,正是受颖王李璬之托,面见太子李瑛,并说明一些情况的。他驾驶的马车里有三十套铠甲,是颖王要求他给太子李瑛送去的。
李璬秘密叮嘱这位小将,此事要保密,三十套铠甲要用牧草掩盖好,只能在东宫内单独告知李瑛,并由李瑛藏好。李璬还让他向李瑛解释一下,平卢方面处于和渤海国、契丹、奚等国或部落的边境地带,没有更多铠甲,希望太子能谅解。
李璬并不知道的是,此时李瑛已经被他父皇召去了东都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