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紫岚看向立于廊柱之后,身影半明半暗的夏侯彰,李晟轩既然派了他来,想是早就猜到会有不可收拾的一日。
可夏侯彰却毫无站出来的意思,那眼下能镇得住的,便只有夏侯芸昭与周朗了。
夏侯芸昭抗旨入关自身难保,看上去似乎还是周朗更靠谱一些。方紫岚的目光在这两人身上来回逡巡,然而他们却都没有动作。
直至人声呈鼎沸之势,一道清越之声越过众人,传到了堂上,“彦城山庄谢琛,奉陛下之命,主理东南一案。”
白衣卿相,一见难忘。众人眼睁睁地看着谢琛手持天子令牌,一步步踏入公堂,直走到李祈佑面前,淡声道:“王爷,此刻起,本案由我接手。”
方紫岚愣了愣,她原以为夏侯彰是奉天子令监审此案之人,却万万没想到居然是谢琛,当真是好谋划。
别说是方紫岚没有想到,夏侯彰亦是目瞪口呆,他以为谢琛是追夏侯芸昭才会来此,却万万没想到竟是奉天子令主审此案。
同样没想到的还有夏侯芸昭,但她没有想到的,是那句“彦城山庄谢琛”。
“谢公……”
“谢先生……”
李祈佑和诸葛钰不约而同地开口,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称呼。此时才有人反应过来,谢琛无官无爵,在当世人眼中,唯一的身份,便是夏侯芸昭的夫婿。
让这样一个人审这样一桩大案,若非李晟轩无人可用,怕不是疯了
只有夏侯芸昭,抱臂挑了挑眉,压下了满堂的议论纷纷,“前百越名相,今彦城管事,我倒想看看,你要如何审。”
不轻不重的一句话,既不是偏袒,也不是讥讽,只是在阐述事实。
眼前的人,即便没有官职加身,也是彦城山庄桃李遍天下的先生。如今大京泰半的世家公子,不论为官与否,都要恭恭敬敬地称一句“谢先生”。
更别提年岁大些,经历过南境动乱的人,都是心知肚明——谢琛从不是什么文弱的书生,而是曾经改变一朝一代的治世能臣。
这些年他始终不声不响地站在夏侯芸昭身后,不是他没有本事,只是他心甘情愿罢了。
李祈佑抿了抿唇,终是让出了主审之位,他郑重其事地一礼道:“一切,就拜托谢公了。”
“请王爷放心。”谢琛还了一礼,然而他尚未坐到主座之上,便有其他府衙前来旁听的大人出言道:“谢先生若要主理东南一案,便需持身公正,以免落人口实。”
“我既受陛下所托,自不会辜负。”谢琛微微颔首,那位大人却是咄咄逼人,“既然如此,为彰显公允,谢先生不妨先处置了夏侯将军,再审案不迟。”
闻言满堂皆惊,只有夏侯芸昭本人,满不在乎道:“敢问这位大人,我做了什么,需要先处置了我”
“陛下曾有令,命夏侯将军留守百越旧地,无事不得出。”那位大人义正言辞道:“夏侯将军孤身入关,是否有违陛下之令,想来不用我多言……”
“大人说的若是此事,便不必再言。”谢琛近乎不客气地打断了那位大人的话,“若非夏侯将军,我不会在此审案。”
他言外之意明显,在场只要不蠢的,都能听出几分话音。
这是一桩交易,谢琛答应李晟轩,替李祈佑审案,生死间走一遭,李晟轩答应谢琛,不追究夏侯芸昭抗旨入关。
琢磨出意思的人都是心照不宣,毕竟在场无人不知谢琛与夏侯芸昭的关系,也无人不知夏侯芸昭身为悍将,能平安活到今日,背后少不了谢琛这个军师的出谋划策。
然而正当所有人自我说服之时,夏侯芸昭轻笑出声,“这位大人,你也说了,陛下命我无事不得出,可没说有事也不能出。”
“方大人是征战杀伐之人,擅排兵布阵,最适合以棋谈心。”了缘大师一礼道:“方大人可愿与我手谈一局”
“并非我不愿。”方紫岚面露难色,“只是我不会下棋,就连规则都知之不深。”
“无妨。对弈好比两军交战,方大人从心便好。”了缘大师站起身,取了棋盘棋盒过来。
方紫岚犹豫不定,了缘大师摆好棋盘之后,浅笑道:“方大人这般如临大敌,倒显得贫僧鲁莽了。”
“大师言重了。”方紫岚接过一个棋盒放在手边,伸手拿出一枚棋子,紧紧攥在手中。
“罢了,贫僧不为难方大人。”了缘大师看向莫涵道:“方大人若委实不愿,可请身边这位莫公子相助。”
“相助”方紫岚愣了愣,脱口而出道:“大师是要以一敌二”
了缘大师微微颔首,“未尝不可。”
方紫岚哑然失笑,“大师可能不知道,我这位表弟从小学棋,不敢说精通,但……”
她话说了一半忽然停住了,兀自转了话音,“谈心不论输赢,是我拘泥了。既然大师开口了,那莫涵你便和我一起吧。”
她说罢把棋盒放在了两人中间,莫涵应了声好,了缘大师道:“二位请。”
方紫岚没什么迟疑地落下了第一子,了缘大师随即落子,莫涵捻起一子放在了她的旁边。
三人之中方紫岚落子最快,几乎每次都是不假思索。莫涵在她和了缘大师之后,若有不足便由他补上,是以反而是落子最慢的人。
至于了缘大师,虽然前几手稍慢了些,但后面不疾不徐,保持着自己的节奏,颇为闲适。
不到一个时辰,棋盘之上便被三人摆满了。方紫岚深吸一口气,正欲把输了的棋子撤下,却被了缘大师拦住了。
方紫岚收回了手,抬眸看了过去,“大师可是觉得局势焦灼,不必再战”
“一则确是局势焦灼。二则……”了缘大师说着顿了顿,“方大人与莫公子的心思,贫僧已然知晓,再战无意。”
“哦”方紫岚眼中闪过一抹好奇之色,“请大师赐教。”
“方大人胸有丘壑,大局把握得当。莫公子细致入微,着眼细枝末节。”了缘大师叹道:“你二人配合得当,贫僧自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