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诺大一个农庄居然没有人,这着实有些诡异。

三人转了足足有一刻钟,把范老爷和贾相爷累的已经额头见汗,终于在村子的宗祠之中,见着了一个老妪领着六七个最大不过二三岁的婴孩儿。

“老婆婆,村上的人呢?”

老妪显然没见过什么世面,若不是唐奕这个陌生人身后还有两个老人家跟着,让老妪安心不少,说不定人家直接就关门赶人了。

可即便如此,老婆婆还是下意识的把孩子们都笼到身边。

“你们是....”

唐奕怕惊吓了老妪,急急解释:“我老少三人恰巧路过此地,见村上无人,甚是新奇,特有此一问。”

“哦。”老妇这才放下心来。

“庄上的人都去镇上务工了。”

“务工?”范仲淹不由眉头一皱。

先帝皇陵兴建,用工七万余人,确实浩大工繁。但是,朝廷就怕扰民惊户,特意嘱咐督建官员,除了匠人艺工取于民间,其余劳务皆出禁、厢两军兵勇,万不可惊扰百姓。

怎么这一庄子人还是都出去务工了?

在范老爷看来,这里靠近皇陵所在,所谓务工,一定是去修陵了。

“这个李孝光!”范老爷登时就不乐意了。“胆子是越来越大!”

贾相爷却是不太认可范老爷的话,“七月成陵本就急迫,李孝光为了工期,走一些捷径也属正常。”

“再说了...”

贾相爷老神哉哉,“这位老人家不是说了吗?是务工,非是出役。”

“咱们又不是不给佣资,你急个什么劲儿?”

唐奕在一旁暗暗点头,现在朝廷不差钱,关于修陵所用工匠的拥资可是不低的。

其实,唐奕觉得范老爷这回倒是有点矫枉过正了,大宋这个操蛋的祖宗规矩,也就是死后修陵。

诚然,这个规矩避免了奢靡浪费,七个月就是修出花儿来,能花多少钱?

但是,这么短的工期,也确实增加了修陵的难度,不从民间用工几乎是不可能的。

心里是这么想,但是唐奕还是没有帮腔,而是转头和声地问向老妇,“老人家,可知修陵那边给佣工多少月资?”

老妇还在奇怪,这两个老头儿看起来和和善善的,怎么说吵起来就能吵起来呢?

听唐奕发问,急忙回答。

“哦,官府的人确实来招过工,佣资给的也....也还行吧。”

“日佣七十文,一个月下来,每人能拿两贯多钱。”

“你看吧,两贯多呢。”贾昌朝好不容易顶了范老爷一把,登时来劲。

两贯多放在京城只能算是一般收入,可在这穷乡僻壤,却是不少的数目了。

范老爷哪肯服气?

“可是李孝光也不能什么人都拉去充数吧?”

这庄子就剩一个看小孩的老妇,说明什么?说明上至几十年的老公老母,下至十来岁的少男少女,全都去务工了。

修陵的活计哪有什么轻巧活儿?又老又少的,去了能干嘛?

“这不就是充数吗?”

而唐奕在一旁却是不同想法,因为两贯多一个月......这个数字不对。

早在建陵之初,唐奕就知道,为了赶工期,从民间雇工是再所难免的。

所以,这个民夫的月资不但是唐奕亲自首肯,而且每个月应该给多少钱也是他亲自订下的。

他清楚的记得,他当初定下的数目是:每人每月一贯五百文!

没错,比两贯多还要少。

无它,这事儿唐奕没必要大方,所以是结合皇陵所在地的实际情况给出的月资。

他好奇的是,怎么到了李孝光这儿,不但没有苛扣,反而涨了不少呢?

结合老妪所说,还有这老少通吃的实情,唐奕琢磨着,李孝光不会是......

这小子不会是想编故事,贪上一大笔吧?

可是一想,也不对啊!

不是这么个贪法,况且,李孝光几次向朝廷的奏表之中只提工期太紧,却是从来没说钱不够用。

试探的问向老妇,“老婆婆,这修陵来招人,一直是这个价吗?”

唐奕心里拿不准,心说,可能是先帝灵驾到了永昭陵,李孝光怕到期不能完工,临时加价,临时招人也说不定。

果然,聊了这么半天,老妇已经完全放下了戒心,农村妇人的憨直姓子也上来了。

甩手道:“当然不是。”

“最开始呀,官府的人抠的很,每月只给一贯五百钱。”

“就这一点钱,谁愿意去出那苦力?若不是看在是给先帝修陵的份上儿,官府一个人也招不走,没人爱干。”

“后来实在招的太少,才一点一点涨起来的。”

“就这,还是没多少人去皇陵那边讨生活呢。”

“啊?”

“.......”

这个回答可是惊着唐奕了,连范师父和贾相爷都是一脸发懵。

什么情况?一贯五百钱按说已经不少了,听这意思,两贯多人家都没放在眼里。

“那这....”范老师茫然看着空空如野的农庄。“这人都去哪儿了?”

不爱去,那怎么还就剩下您这么个老太太看庄子呢?

“去镇上务工了?”

老妇回答的极是干脆,下面一句差点没把三人噎死。

“镇子上随便一家毛纺作坊就能出到三贯多一个月,且看纺车的活计老人、小孩儿都能干,比去皇陵强多了!”

“......”

“......”

“......”

三人石化当场。

范老爷和贾相爷下意识把目光对准唐奕,闹了半天,是你小子的产业把人都抢走了啊?

唐奕也懵啊,看着两双刀子似的眼神儿,露出诸多委屈......

“真不怪我,都包出去了啊!”

......

————————————

回去的路上,三人皆是沉默不语。

范老爷一阵哀戚,先帝仁德一生,为其修陵倒比不上一帮乡野富户的“生意”来得实际,这难免让范老爷有点为先帝不平。

而贾相爷也拧着眉头,却是猜不出他心里在想什么。

而唐奕....

更是五味杂陈。

一方面,他如范师父一般为赵祯不平。

另一方面,他知道,造成这一切的,正是他自己。

大宋正在蜕变,这种从根儿上开始的蜕变,直到今天亲眼所见,他才猛然意识到已经开始了。

“子浩....”贾昌朝忽的发声。

“你也不用过多自责,毛纺之业你交给了老夫,却是老夫和辜家没有掌控好啊!”

贾相爷难得安慰人,不想唐奕确是摇头。

“我没有自责,只是有些心情复杂罢了...”

“哦?”不但老贾,连范仲淹也是一疑。

收拾神情,“说说看。”

唐奕淡然一笑,“至少从百姓这方面来说是好事。”

“一方面,他们有地可种,在保障基本生存的前提下,又可在闲时务工,大大的增加了家庭收入。”

“这种工农结合的新民情,说通俗一点,是让百姓真正的富裕起来了,变得有钱。”

“说高深一些,则是增强了农民对天灾的抵抗力!”

“......”

范仲淹和贾昌朝不语,细想着唐奕的话。

增强农户对天灾的抵抗力,用词虽是新鲜,可是对于他们二人来说,却是已经听烂了,这是唐奕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很容易理解。

农民手里有了钱,再有天灾人祸就不置于卖家卖地,那田地兼并之险也就大大缓解,国家也就能更趋于稳定。

其实,对于大宋这样以农事为主的时代来说,增强了农民抵抗力,就等于增强了国家的抵抗力,确实是好事。

“还有呢。”唐奕继续道。“从前的农户春秋两季下地务农,夏闲冬猫,等于一年只干半年的活。”

“如今毛纺、运输,这些需要密集劳力的行业逐渐兴起,填补了夏冬的劳务所需,让农户一年四季都有活干,都有收入,这不就是好事儿吗?”

看着两个老相公,“可别小看了这其中的能量,等于是激发了民间的潜能,利用了过剩劳力。”

两个老头儿听的连连点头,倒也不再纠结宁可去给纺户出佣,也不去给先帝修陵的事了。

范仲淹见唐奕眉头不展,说的是好事,可是一点高兴的模样都没有。

“既然是好事,大郎可还有什么忧虑?”

“有....”唐奕把眉头皱成了川字,缓缓点头。

“而且,不是一般的担心,而是忧虑很大。”

“哦?忧虑什么?”

“慢了!”唐奕吐出两个字,看向范师父。“我们慢了,朝廷慢了!”

“而且,慢的不止一拍......”

“若不早做准备,是要出大乱子的。”

“说来听听。”范仲淹吓了一跳。

唐奕道:“就拿今日所见来说吧。”

“朝廷居然不知道地方上的用工环境,还抱着以前的思维去招工。”

“结果呢?那些纺织户比朝廷反应更快,抢人更凶,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唐奕面色凝重,“人都是自私的,都是驱利的。”

“纺户能开出更好的价钱,民夫不去修陵去挣更多的钱,这无可厚非。”

“关键是,我们所谓的朝廷居然不知道这一点,居然到了今天还没反应过来......如此下去,是要出大问题的,是要灭朝的!”

......

“不...不至于吧?”

在二人看来,唐奕可谓是危言耸听,有这么严重吗?

贾昌朝道:“只是与民不通,以后多加注意便是,子浩言重了!”

“一点都不言重。”唐奕极是认真。

“不光是今日所见的问题,奕现在就能给相爷想象出一大串,我们现在不会注意,将来却一定会爆发的问题。”

不等老贾反应,唐奕已经开始细数起来,这些也是他刚刚惊心之际,突然涌上心头的问题。

“比如说粮产。”

“如今粮产暴增,在朝廷来看,端是百利无害。”

“可是粮价呢?凭空冒出这么多粮食,如果朝廷不加以管控,粮价会跌到一个什么地步?”

“这可是整个大宋的粮价波动啊!会不会出乱子?会出什么乱子?贾相爷想过吗?”

“这.....”

老贾脸都白了,让唐奕说的这么吓人呢?

“还有。”

唐奕继续道:“粮食不值钱,可是毛纺、运输业却在大肆吸纳劳动力。”

“这样的反差会使多少农户从农转工?会有多少田地彻底荒种?”

“即使市场自我调节,最后两相平衡,这个过程又要经历多少坎坷?”

“而最后的结果,则是我们增产的粮食被荒地抵消了,大宋还是会回到原地!”

“......”

贾昌朝不说话了,也不会说话了,唐奕描绘出来的,是未来,也是....灾难!

“再比如。”

“这些新兴的毛纺、棉纺织户,随着市场的优胜劣汰,正如历朝历代的土地一般兼并融合,我们管不管?要不要提早做打算?万一再成就一批庞然大物,却不满足朝廷制约呢?”

“我们的政策、律法能不能适应变化越来越快的时代?”

“万一适应不了,怎么办?”

“是等死,还是求变!?”

“我们慢了,太慢了!”

唐奕一连串的话语,似一刻刻火神炮弹在两位相公胸中炸响。

他们没想到,只是一个农庄老妇的一席话,会让唐奕联想到这么多。

......

——————————

唐奕真的不是危言耸听,后世有无数个惨痛的例子在打醒他,在鞭策他。

若不是今天出来这一遭,这顺风顺水的改革之路,让他几乎已经忘了,整个欧洲的皇权是怎么被资本掀翻的。

很多人说,封建皇权与资本有不可调和的矛盾,那是必然结果。

屁!!

在政谋里面,就从来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所谓妥协的艺术哪里有什么气节可言?

之所以被掀翻,是因为他们和现在的唐奕一样,反应慢了。等到想求变的时候,已经输掉了所有的筹码。

不同的是,欧洲皇权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前车之鉴。

而唐奕正好相反,有后世欧洲趟水,可以提前求变。

......

此时此刻,范仲淹也是忧心重重,“那依大郎的意思,当如何赶上?”

对于范仲淹和贾昌朝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他们还真有点抓瞎。

只见唐奕停了下来,沉吟良久。

“不但要赶上去,而且还要超前!!”

“所以......”

“我们需要......”

“宏观调控!”

“社会规划!”

......

得,一着急,把后世的词儿都蹦出来了。

唐奕心说,老子点子是有多好啊......

幸亏后世生在华夏,但凡换一个国家,绝对没有这么多现成的改革经验让他肆意剽窃。

......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医毒狂妃路子野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三国称霸:童渊竟然是二师兄?异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过日子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画河山答题:从始皇开始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