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512章 高中

既然是友人之后,秦主事对于赵文章一行人的抵达,表现的自然是极为开心。

虽然日子过得贫苦,但是还布置了酒菜,跟后生晚辈秉烛夜谈,畅聊了一个通晓,仔细交代了他们接下来考试注意的内容。

自古人常言,朝中有人好做官,这一点自然不会有假。

外人或许不清楚,大乾科举的详情,但是已经在大乾内部摸爬滚打了一段时间的秦主事,自然不会不知晓。

这一次大乾科举,大王可是亲自吩咐过,四书五经,儒家要义只是基本功,重点是策略和史学两科。

当然了,这不是说四书五经不重要。

事实上,恰恰想法,四书五经是最重要的部分。

对于大乾的教育,人才的选拔,内阁首辅赛八仙曾经就指示过:盖学所以扶天理、淑人心也。皇极由之而建,大化由之而运,世道由之而清风化。本源国家政务,未有舍此而先者。或有未备则无以维三纲五常之具,示作人重道之心。

由此可见,大乾的科举也好,国子监教育也罢,四书五经之中蕴含的大道是根本,是国家兴盛的关键,是规矩,不能改变。

亦或是可以理解为,大乾的科举与大明的科举,在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四书五经不会,你压根就进不去。

但大乾的科举又比大明的科举有更深层次。

因为君主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策略和史论,因为四书五经能让你中举,但是策论和史论才能够让你考中好名次。

能够来参加会试的举人们,虽然水平有好有差,当时四书五经的水平都是不会差到那里去的,而且这种体制下,四书五经的题目也不会太难,甚至连截搭题都不会出,只会出最基本的题目,不客气的说,预备参加会试的五六百人里,随便哪一个都能轻松答出来。

所以说,这一场会试以及后续殿试的重点,就是在于策论以及史论了。

秦主事甚至还给他们带来了几卷国子监那边的试题以及教材,并且说,这一次扬州府这边的新科举人,大半都是国子监里的学生,实力不容小窥。

因为大乾王朝打下扬州还没多久,都没来得及对扬州府各州府进行统治呢,受限于预计已经来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基本上已经结束了。

虽然从军事上已经是攻克了,但是有效统治还没有建立起来,根本就没有多少扬州府这边的考生报考这一次的登极恩科。

不像山东和淮安府那边,好歹是建立起来了完善的地方统治,山东那边的地方更是已经被统治了一年多了,淮安府这边时间少一些,但是也有几个月了。

所以在扬州府本地考生不多的情况下,所以扬州府这边的新科举人,大部分都是国子监的学生。

后续几天里,刘存旭和赵文章两人是一门心思钻研着国子监那边的教材和题目,反复思索着如何写出更好的策论以及史论,甚至为此还临阵磨枪翻阅了众多史书。

倒是四书五经被扔到了一边,反正他们学四书五经都有十几年了,水平不算顶尖但是也差不到那里去,更何况四书五经这玩意没办法速成,几天不学也影响不大。

在埋头苦学的过程里,秦主事虽然对他们不错,但是秦夫人却是对他们颇有怨言,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也是说过京师居不易,他们家老头子不过是一个没有什么实权的六品主事,分到的房子不过是只有几间砖瓦房的小院子而已,他们一家子就有五六口人,这住起来不甚方便。

刘存旭也是的确感到了不方便,这秦主事的家中房屋不多,而且还有女眷,为了避嫌,秦主事的幼女以及一个儿媳已经是好几天都没出过房门了。

不过尽管不方便,但是为了能够得到秦主事的指点,他也是忍着没走。

一直待了四天时间,等到了临近会试开场的时候,他才是和赵文章告辞而去,这走的那一天,他明显是看到了秦夫人脸上洋溢着喜悦:“总算是把这两个人给送走了!”

离开了秦府后,他们先是回去考院那边准备了一番,第二天一大早就是和其他举人们一同赶往考场,开始他人生的第一次会试。

如果中了贡士,后续不管殿试结果如何,但是最次也是同进士出身,会被授予从六品的官职。

如果不中,刘存旭已经是打算好了,继续专研一年,尤其是策论和史论这两科,务必要更加精通,等明年春试的时候再考。

怀着忐忑心情考了四书五经文章后,轮到了策论科的时候,仅仅是看了一眼题目就是让他皱起了眉头!

尽管之前在院试和乡试的时候已经是考过策论,并且最近这几天也是钻研了国子监那边的教材和题目,对策论和史论也算是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知,自诩写一些普通的策论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当他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还是皱起了眉头。

策论题目有好多道,考生可以选择其一作答,而第一道就是试言当今盐政利弊,如何改之。

题目就这么几个字,但是这题目却涉及到了盐政这种几乎关系国家根基的大事,哪怕是没有限定方向,只是让考生说其中利弊,但是这依旧是非常考验考生的能力的。

再看第二道,说的是农业税事,而且还是大乾自身的农业税,让考生分析大乾如今的农业税的利弊。

又是一道涉及到国家大政的事,如今山东、南直隶地区,甚至是其他地方的人都知道,大乾王朝的税收政策简单而粗暴,没有乱七八糟的苛捐杂税,丁口银也没有,只收取农业税一种,但是这种农业税的税率相对于以往的朝代而言却是偏高的,如果是普通粮食的税率,大概在百分之二十左右。

如果是一些经济作物,税收比例还要更高一些。

而其他的朝代,田亩税往往只有百分之十,甚至百分之五,乃至百分之二都是出现过。

所以外头很多人都是说大乾王朝的农业税很高,以至于大乾治下民不聊生。

第一题说盐政,第二题说农业税,后面的三道题也都是大题目,听着都让人头晕,比如工商业与农业之间孰轻孰重,如何平衡发展,使民富国强。

随便什么题目都是关乎国家大事的,这种题目说哪怕是那些朝中大臣,资深学者都是很难详细分析并回答的,更不要说刘存旭这些一心苦读圣贤书的传统读书人了。

刘存旭审视了这几道题目后,犹豫了片刻决定做农业税一题,因为他自己就是农家子出身,虽然常年读书,根本就没有下过田地,但是这么多年来的见闻却是让他多少了解明朝时期的农村税收制度,并且也是深刻感受到了唐朝的农业税制度。

当选了题目后,他就是直接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的文章,至于写的好不好,他自己也是无法分辨。

当考完这一科后,他整个人都是感觉不好了,不过他看了一圈后,发现垂头丧气的可不止自己,绝大部分人都是如此。

从这也是证明了,其实大乾王朝第一次科举里的这些策论题目听上去很简单,但是想要做到言之有物其实很难很难。

一些老生常谈的东西肯定不能写,这些东西都被人写遍了,得写出新意来。

中规中矩的也不能写,因为这样就代表着中庸,无法让考官眼前一亮。

更关键的是,这种策论某种程度上就是朝廷问策,所以不能瞎回答,得结合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如果只是随口说两句的话可不行。

策论过后是史论,史论的话,其性质和策论比较类似,只不过说的是古代问题,比如说秦商鞅法乃强,宋王安石变法乃亡,请详言试论之。

由于会试之前大家基本都已经知道,新朝取士,八股文章要做的好不说,而且策论和史论也必须的好。

所以大家都是和刘存旭一样,对这两场都是颇为重视,但是从考完后大家的神情来看,显然是没几个人自认为考得好的。

实际上他们的答案的确不咋地,这些大部分新科举人以及少数明王朝时代的举人的答卷被审阅了后,最后挑选出来了一百八十名举人的试卷,然后他们又是讨论出来了其中最优秀的十五名,并上交到了楚行这边。

楚行是每一张都看了,恩,除了四书五经,其他的策论、史论、算学、杂学的回答他都是仔细看过了,为此他足足花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

看完后就给他留下了一个基本印象:一群垃圾。

尤其是策论题目,基本上都是说大方向,但是根本就没有多少实际性的东西。

甚至还不如明朝的进士公写的奏疏。

上一世,楚行去青州旅游的时候,曾经有幸买过一本赝品的状元试卷,就人家那策略写的不仅仅可以用花团锦簇来形容,就其中提到的治国之策,楚行现在想来也甚是佩服的。

可眼前这帮子垃圾,文章写的倒是听漂亮的,文字水平秒杀后世的一群学者,即便是大乾王朝自身的那些高级官员们,比如说向来自诩在高官之中文章最平最高的赵汝才,看到这些文章的时候都是不得不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没办法,谁让人家是举人,其他能力先不说,但是写文章个个都是一把好手。

能够把八股文这种文章都写好的人,让他去写一篇普通文章,那简单不要太容易。

但是文章写的好有个屁用,楚行根本就没有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东西:言之有物的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

这帮家伙,除了文字和文章写的漂亮之外,一点内涵都没有。

哪怕是无法提出详细的解决办法,但是最少也要提供一个新的可执行的思路啊,但是这些学子们的回答全都是圣人言。

圣人说的再好,可是那是圣人几千年前说的啊!

几千年前,有火铳吗?

几千年前,有红薯吗?

几千年前,有千千万万的百姓吗?

孔夫子说的话好归好,但是你要符合时代来看啊!

所以看完在后续试卷后,楚行都是懒得亲自安排这些名列前茅学子们的详细名次了,直接把这任务推给了这一次登极恩科的负责部门礼部。

当然了,礼部也是不会独断,而是和内阁各部的大佬们一起商量,最后才是安排出来了详细的名次,并迅速在王宫为张贴王榜。

楚行虽然对这一批士子们的水平很不满意,但是该做的功夫还是要做足的,毕竟这一次科举本来就是一次政治宣传活动,楚行本来就没有指望过能够从中获得真正的人才。

这些学子们的水平虽然不咋地,但是当个中低级官员还是够的,至少他们认得字,能读能写不是,而当官,能读能写就行了,也不需要你有什么过人的才能。

于是乎放榜之日,一大群学子们就是拥挤在去看榜了,不过很多人还是没能挤进去,只能是听前面的人唱榜。

唱榜之人从第一百八十名唱起,然而在人群外围的刘存旭一连听到了八十几名后还是没能听到自己的名字。

和他一起来看榜的好友赵文章也是一脸期待,因为到现在,也同样没有念到赵文章的名字。

然而不用多久,刘存旭就是听见一声:“四十二名,徐州府刘存旭老爷!”

听到这话后,刘存旭突然是心跳加速,以至于连呼吸都停顿了,脑海里只剩下一个念头:中了,中了!

屏住呼吸的他甚至都脸色涨红,半天后才会反应了过来!

同时他也是听见了身边好友赵文章的道贺:“恭喜刘兄高中!”

刘存旭连续深呼吸了几次,很快就是恢复如常,虽然脸上带着明显的喜悦之色,但是却已经没有了刚才的神情呆滞模样。

当即道:“同喜同喜,等会赵兄的名字也该念出来了!”

可惜的是,直到王榜唱完了,依旧没能出现赵文章的名字,后来他们二人不死心,等人群稍微散了些后亲自挤上去看,一百八十个名字是一遍一遍的看,最终还是没能发现赵文章的名字。

此时赵文章的脸色不太好看,而刘存旭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这安慰是不需要安慰的,大家都是体面的读书人,君子之交岂能如同妇人那般唠叨。

当即赵文章就道:“走,今日我们不醉不归,庆贺刘兄高中!”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医毒狂妃路子野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大文学家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三国称霸:童渊竟然是二师兄?异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过日子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画河山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