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盛极必衰,这大汉没盛就感觉开始衰了。
建兴七年(229年)的六月,对于大汉来说是黑色的。
先是蜀郡太守杨洪故去,然后留守成都、代行相府政务的丞相长史张裔病逝。
接着南中传来消息,永昌郡太守吕凯为叛夷所杀,庲降都督李恢病重不能理事。
黑色的阴云密布在蜀汉的天空上,一股不祥之感弥漫在汉室众人心头。
“丞相!丞相!”
身在长安的诸葛亮接到蜀中传书,一下子就病倒在了榻上。
费祎、姜维、杨仪等大臣,日夜守护在身边。
“丞相,张君嗣去后,蒋公琰已经接管政事,丞相当保重身体才是!”
在众人的呼唤之下,诸葛亮终于缓缓的醒转过来,杨仪见其想坐起来,立马上前搀扶。
在杨仪看来,张裔都已经65岁了,杨洪的年纪也不小了,生老病死乃是正常。
不理解的是,为什么诸葛亮会这么伤心,甚至都病倒了。
诸葛亮咳漱了几声,缓缓摇了摇头,“当年亮率军南征,成都每日三百封文书往来,君嗣(张裔)总能在第一时间将其分作三类;一份送往御前陛下处,一份转尚书台,只有实在处理不了的留待亮,朝中上下运转畅通,可谓相得益彰。
自从王连去后,军资所恃多由杨季休调派,更是挽陛下于危难之际,又去一忠臣也!
德昂身为庲降都督,收集南中的朱砂、犀角、兽皮输往凉州,可抵得上三成军费。如今其抱病在床,夷人恐有反复,南中不稳也!
今日,军中又传来噩耗,马玉、丁立、阎芝、阳群等人去世,丞相府东掾属杨颙,西曹令史赖厷也跟着离去,我心甚痛也!”
诸葛亮断断续续说着,眼泪不自觉的流了下来。
张裔先不说别的,在诸葛亮不在成都的时候,他就相当于行丞相事。
所有政务、无论大小都要经过他的同意,可从来就没有出过差错,可见其能力。
蜀郡杨洪,在刘备病逝的时候,汉嘉黄元素叛乱,多亏了他的果断,才能保住成都,没有让叛乱快速蔓延。
在诸葛亮的经济学家王连去世后,他更是接过理财大棒。
每个月雷打不动的巡视市掾,关心百姓的生活,稳定成都的物价。
有一次军中大将阎舒要强行征派商贾马车,他直接带着账本直闯军帐要钱。
李恢那就更不用说了,帮刘备劝降了马超,从章武元武就开始镇守南中,领交州刺史,驻牂牁郡。
其后越巂郡高定、雍闿造反,他出兵一路,跟随诸葛亮平定叛乱。
平南大军回师成都以后,南蛮有人又再次反叛,杀害朝廷守将,李恢再次统兵平叛。
他将所有行凶作恶的蛮人都杀了,从蛮人部落中征收耕牛、战马、金银以及犀牛皮作为赋税,输送往前线。
可以说,只要他大帐外面的九旄牛尾旗,还挂在那里,南中各处蛮人就不敢反叛。
马玉、丁立、阎芝、阳群等人没什么好说的,刘备时期的手下老将,对于诸葛亮统兵非常有裨益。
没有想到白寿,邓铜去岁被杀,他们这些人今年就没了。
至于东掾属杨颙,西曹令史赖厷,都是他手下的得力助手。
这突然一下少了这么多得力干将,除了大汉的损失以外,也让他对未来多了一些担心。
想想自从入川以来,先是庞统、法正,接着就是关羽、张飞等五虎上将,最后连刘备也走了。
朝中现在剩下的大臣,也多是先帝故臣,已经到了古稀之年。
再想他和杨仪,费祎,董允等人,那也是已经四五十岁了,蒋琬年纪比他们还要大。
到时候谁来接他们的班?谁来辅佐皇帝刘禅呢?
他们能斗的过曹叡、司马懿、孙权吗?他们有能力让蜀中上下团结,实现光复大汉的重任吗?
“……”
众人听到诸葛亮的话,也是感觉到一股凄凉之感。
没有想到自己等人奋斗了大半生,最后发现下一代断层了,无人可用。
一旁的杜理,韦诞等人,倒是想反驳一下,那就是投靠大汉的关中豪族,他们可是不缺人的。
不说其他人家,就说杜家,每一房都有好几个儿子,还一个个才思敏捷,颇有才干。
只不过关中豪族,还有不少家人在曹魏任职,一时半会的很难得到信任。
如果太主动的话,说不定还会适得其反。
“还请丞相节哀,陛下还在宫内等候,关中诸事也需您主持!”费祎上前一步说道。
自从知道诸葛亮生病,最担心的就是刘禅了,他恨不得一直守在诸葛亮身边。
最后还是董允劝说他,丞相生病了,那他就应该担负起政事。
一半劝说着,一半哄着让他回了未央宫。
而且费祎还知道诸葛亮暗中谋划的大事,这件事离了诸葛亮,那可是要坏事的。
“文伟所言甚是,国事不可耽误!”
这人年纪大了,就喜欢想以前的事情,被费祎这么一提醒,马上也就反应了过来。
蜀中的事情暂时翻不了天,最重要的是关中所谋划之事。
当即他也不再和其他人商量,直接下令道:“命蒋公琰掌成都丞相府事,命射文固(射坚)接替蜀郡太守,命李恢好生修养,派宫中医者前往为之看病。”
蒋琬本身就是辅佐张裔理事,换班之后,丞相府的运转问题不大。
射坚本姓谢,他祖上原叫谢服,汉天子认为这名字不吉利,赐姓射,后代子孙于是以射为姓。
他也是刘璋时代的蜀中老臣,担任蜀郡太守一点问题都没有。
至于南中的话,其实他有一个目标人选,只不过现在还不合适。
现在还需要李恢的威名镇住南中,希望他的身体能尽快恢复过来。
“射文固虽有贤名,然其比不上杨季休乃心忠公,经世能治,是否再派一员大将镇守成都?”费祎有些迟疑的问道。
蜀郡太守就相当于首都市长兼卫戍司令,射坚办理政事肯定没有问题。
但是如果蜀中出了什么事情,对方肯定没有杨洪那么忠心,不顾一切代价的拥护诸葛亮和刘禅。
“先帝在日,常称赞霍仲邈守城之能,今其子霍弋文韬武略,加封其为忠节将军,领成都镇守将军之职!”诸葛亮想了想说道。
他脑海里转了一圈,发现除了一些老将,他居然没有一个可用之人。
最后想到了前几日真情流露的霍弋,其年纪虽然不大,然忠心可嘉。
如果是以前,以其的资格肯定不能担任成都镇守将军,但是汉军已经攻占了长安。
看刘禅现在的架势,如果关中一直安全的话,以后都不会回蜀中了。
成都的重要性已经在下降,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也就是汉军普通的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