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港的告示墙前,每日人头攒动。《悬赏剿匪令》上的白银数额和 “授予职司” 的承诺,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所有人 —— 渔民放下渔网,小贩收起货担,甚至连码头的搬运工都聚在墙下,互相交流着听来的 “线索”。重赏之下,民间的情报网络被彻底激活,成了锦衣卫最得力的 “眼线”。?
“老板,这是三天内收到的第七份有效线索!” 骆养性拿着一份清单,快步走进陈默的官署,“老渔民举报的荒岛水洞,我们确实找到了三艘隐藏的快船,船上还有未销毁的衔尾蛇标记;小船主供出的两个联络点,也捣毁了,抓获‘潜渊会’余孽十七人,缴获私盐、火药若干!”?
陈默看着清单,嘴角露出笑意:“这就是‘鲶鱼效应’!以前靠锦衣卫单打独斗,现在把民间力量调动起来,让那些藏在暗处的老鼠,无处遁形!” 他顿了顿,补充道:“赏银要及时足额发放,还要张榜公示,让所有人都知道,跟着朝廷干,有好处拿!”?
骆养性点头应道:“臣已经安排好了,今日就把第一批赏银发给举报者,再贴出公示,让更多人主动提供线索!”?
就在悬赏令收效显着时,徐光启带着几个匠人,抬着一块青灰色的 “石块”,冲进了官署。“陛下!成了!真的成了!” 徐光启激动得声音发颤,指着那块 “石块”,“按您说的方法,用石灰石、黏土煅烧出粉末,再混合砂、碎石加水搅拌,凝固后比石头还硬!我们泡在海里三天,不仅没软化,反而更结实了!”?
陈默走上前,用手敲击 “石块”,发出沉闷的实响,触感坚硬粗糙,棱角分明。他立刻意识到这东西的价值 —— 船坞的地基总被海水侵蚀,码头的石板常年松动,炮台的墙体经不起火炮后坐力,而这 “水泥”,正好能解决所有问题!?
“好!太好了!” 陈默一把抓住徐光启的手,“老徐,你们立了大功!这玩意儿叫‘水泥’,从今天起,格物院全力推进规模化生产!优化煅烧温度和原料配比,尽快制定标准工艺,第一批水泥,优先用于船坞扩建和炮台地基!”?
徐光启连连点头,眼中满是兴奋:“臣这就回去安排!已经建好三座窑炉,最多半个月,就能量产!”?
水泥的诞生,不仅解决了海事建设的材料难题,更让陈默看到了格物技术转化的巨大潜力 —— 有了这种耐水耐腐的建材,未来修建沿海堡垒、拓宽航道,都有了坚实的基础。?
双线告捷的喜悦还未散去,新的危机已悄然降临。骆养性收到紧急情报,脸色凝重地赶回官署:“老板,舟山外海出现一伙神秘倭寇!他们船少而精,行动狡猾,专门抢劫无护航的小型商船,下手狠辣,不留活口!更奇怪的是,他们似乎知道咱们的巡航路线,几次都巧妙避开了舰队!”?
“倭寇?” 陈默眉头一皱,“是普通海盗,还是有人故意为之?”?
“不像普通倭寇。” 骆养性沉声道,“他们的战船速度极快,武器也很精良,甚至有佛郎机火炮。而且,根据被俘商船船员的描述,他们似乎对宁波港的情况很熟悉,不像是临时闯入的海盗,更像是… 有人专门派来的!”?
陈默心中一动:“你的意思是,有人借倭寇的手,来对付我们?”?
“可能性极大。” 骆养性点头,“‘潜渊会’残部已元气大伤,无力组织如此专业的队伍;朝中反对势力,很可能勾结海外倭寇,借刀杀人,想让海事总局顾此失彼,甚至栽个大跟头!”?
陈默走到海图前,手指在舟山群岛的位置重重一点:“既然他们想来,那朕就陪他们玩玩!正好用这伙倭寇,检验一下咱们的舰队和新成立的‘水下侦缉队’!”?
他当即下令:“骆养性,调整巡航方案,明面上减少巡逻船只,装作防备松懈;暗地里,派出三艘伪装成商船的侦查船,携带火铳和信号弹,引诱倭寇上钩!‘水下侦缉队’扩大侦查范围,重点监控舟山附近的荒岛和暗礁,一旦发现倭寇船只,立刻发信号!”?
“另外,传旨水师,所有将士进入战备状态,擒获或歼敌者,悬赏令赏银三倍发放!” 陈默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朕要让这伙倭寇知道,大明的海疆,不是他们想来就能来,想走就能走的!”?
他又转向徐光启:“老徐,水泥量产必须加速!在舟山群岛最险要的三个海湾,立刻修建永备炮台,安装改良后的碗口铳,形成交叉火力!用水泥浇筑地基和炮位,确保火炮发射时稳固如山!”?
海风从官署窗户吹入,带着咸腥的气息。陈默知道,这场新的较量,不仅是军事上的对抗,更是与朝中反对势力的暗中博弈。但他有信心 —— 悬赏令激活的民间力量、即将量产的水泥、日渐成熟的舰队,都是他手中的底气。?
“想借刀杀人?” 陈默低声自语,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那朕就将计就计,让你们借的‘刀’,变成砍向你们自己的利刃!”?
伪装商船能否成功引诱倭寇上钩?“水下侦缉队” 能否精准锁定倭寇的藏身处?水泥修建的永备炮台能否在实战中发挥作用?这伙倭寇背后,究竟是哪股势力在操纵?朝中反对势力与倭寇的勾结,是否会留下蛛丝马迹?一场围绕舟山群岛的海上伏击战,即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