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打开之后,众人踏入了这座尘封了上千年的遗迹。
出乎意料的是,石门的另一侧并非是什么幽暗阴冷死气沉沉的恐怖景象,
这里是一间面积比较宽敞的石厅,厅的四周摆了几个精美的台柱,
每一个台柱上面,都有一个火球一样的东西,散发着温暖明亮的光。
“是元能火种!”提尔扎德一脸欣喜的凑上去,靠近一个台柱,推了推小眼镜,仔细的观察了一番。
“这可是赤王时代的好东西!这种纯粹的能量凝块,能千年不熄!”
虚空中记载,在很多沙漠遗迹中都有这样的“照明设施”,
可惜以往提尔扎德考察的那些遗迹,因为已经被打开太久了,里面很多东西早已被洗劫一空,
他只见过里面的摆放元能火种的基座,却没能亲眼见过上面的元能火种。
这次,他见着了。
“穆尔塔达!”提尔扎德唤了一声。
“是,学长。”穆尔塔达颠颠的来到了提尔扎德跟前。
只见提尔扎德开始从空间背包里往外掏了。
三脚架,留影机,录影机,测绘仪,小本本,素描笔等等。
很快,他就和穆尔塔达写写画画,各种拍照,各种测量。
不但详细的记录着元能火种,就连进来石门的这个厅,也绘制了一番。
江北赞叹:你俩确实是来考察遗迹的啊!
“喂,不会吧,就这种地方也值得费心思嘛!”渊上不乐意了。
他又不是真的来考察遗迹的,要是在门口就这么磨磨唧唧,什么时候才能到达归寂之庭的中心,取得真正的宝藏啊!
提尔扎德猛抬头,镜片一闪:“干嘛!遗迹考察,从进门的时候就开始了!之后我们走过的每一步,经过的每一个地方,都应该详细的记录!”
考察遗迹,小绿帽不但是认真的,而且是专业的。
江北故意道:“我们不就是来探索科考的吗?沙中学长应该也很懂步骤吧?”
“当,当然。”渊上还假扮着学者呢,对提尔扎德和江北的话也不好反驳。
尤其是江北的话,听着像在讥讽什么,又让他想起了那个带帽子的少年。
渊上心里气,但只能默默的憋着。
“沙中学者的意思是,里面会有更多值得研究和记录的东西吧?”
没想到跟进来的那个炽沙叙事人,开口替渊上说了几句。
她等级特别高,是萨瓦依派来的那几个高战力手下中的领头人。
江北瞧着她,不能说和游戏里一模一样吧,但还真的大差不离。
在游戏里,炽沙叙事人的建模,用的是塔尼特部族的主母芭别尔的形象。
现在的这位,无论是身材还是衣着,都一样的劲爆和清凉。
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这位御姐,头发是褐色的大波浪吧!
她扭动着柔软的腰肢,妖妖娆娆的走了过来。
经过江北的身边时,意味深长的望了一眼江北。
然后停在石厅的另一端,伸出白皙的手指,指了指那条幽深的通道:
“瞧瞧这里,古老的遗迹延伸向远方,所有的故事和答案,都在前面召唤着我们呢!”
也许是她的声音中带着某种魅惑的魔力,也许是因为她说的比较有道理,
提尔扎德收起了他的仪器:“好了,我们记录的也差不多了,走吧。”
队伍里的小分歧,瞬间就被炽沙叙事人化解了呢。
江北也意味深长的望了一眼这位炽沙叙事人。
这其实不是御姐的名字,只是一种称号。
在古老的沙漠文明崩解之后,沙漠中的故事靠口口相传的诗与秘史,一代又一代继承下去。
炽沙叙事人与传承这些故事有关,所以被称为“叙事人”。
听起来像个“文官”,但在游戏里,炽沙叙事人却是个“武将”。
而且是战力颇高的火系武将。
她们擅长使用法器攻击,能摇动法器吟唱发射4枚短程强追踪性炎晶弹。
还能将法器升空解体发射4枚炎陨弹,或者热能射线。
她还会闪现,会召唤出炎之魔蝎协同作战。
实力不容小觑。
众人开始前进。
因为萨瓦依派来了很多佣兵协同探索,于是走在最前面探路的,是几个佣兵+炽阳凝冰+白日鸣雷。
沙中、提尔扎德、江北等主要科考力量,走在中间。
后面是炽沙叙事人+魔岩役使+剩余大部分佣兵。
这样的队形可以说是对学者的一种保护,也可以说是一种禁锢。
沿着台阶走上通道时,江北无意中回头看了一眼。
直接吓了一跳!
他看到队伍的后面,留下了部分佣兵。
而那部分佣兵,正用一些特殊的工具,把元能火种抠下来带走呢。
“哎哎!他们怎么把元能火种弄走了啊!”江北指着那些人惊呼道。
众人听后扭头看了过去。
炽沙叙事人柔柔的笑道:“小弟弟,这有什么稀奇的啊!
元能火种这么好的照明材料,放在这里岂不浪费了?
不如带出去,造福人类。”
好家伙,不愧是专业盗墓的镀金旅团,能把偷盗的理由说的这么清新脱俗。
江北:“那你也不能全带走啊,没了那些东西,我们出来的时候岂不是什么也看不见了?”
“呵呵呵,放心吧弟弟,肯定能留下一盏的。”炽沙叙事人笑着回道。
心里想的却是:留不留的关你什么事儿呢,反正你们都出不来了!
提尔扎德站在通道的阴影中,默默的看着这一切。
那种沉默,那种目光,江北还以为他要发威和那些佣兵打一架呢。
毕竟,如此热爱遗迹的小绿帽,一定不能容忍别人把遗迹内的东西都卷走吧?
不过,一开始就打起来,会不会影响整个归寂之庭的任务呢?
江北决定劝提尔扎德先忍一忍:“哥,他们确实不地道,不过咱们还得继续探索呢。”
没想到提尔扎德脑子里想的,并不是打架:
“我并不怪他们带走元能火种,甚至也赞同把这种能量,用在现世的生活中。”
遗迹没人来,那些东西就白在这里耗着,真不如拿出去,让缺少资源的沙漠民众用上。
遗迹打开了,这波人不带走,也总有别的人把火种带走。
在这个问题上,提尔扎德很想的开。
他之所以沉默,之所以深思,是因为:
“看到他们抠火种带走,我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