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则之殇”的阴影,如同无形的瘟疫,以远超神械军团金属洪流的速度,在帝秦残存的疆域内蔓延、侵蚀。前线的战报不再是简单的伤亡数字与阵地得失,而是充斥着“重力异常区”、“认知混乱事件”、“士气崩溃性静默”这些令人心智冻结的词汇。整营整师的士兵失去斗志,化为行尸走肉;经验丰富的指挥官敌我不分,拔刀相向;坚固的工事因物理常数篡改而自我崩塌……战争的天平,正在以一种超越物质毁灭的方式,急剧倾斜。
“归墟王庭”的社稷殿内,气氛凝重得如同冰封。全息星图上,代表沦陷的猩红色仍在扩散,但更令人心悸的,是那些代表尚在坚守的据点,其光晕正不稳定地闪烁、明灭,仿佛风中残烛,随时可能被那无形的“认知扭曲”与“概念抽取”之潮彻底扑灭。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一位负责前线精神感应联络的祭酒声音颤抖,他的眼角残留着血丝,显然刚承受了某种精神反噬,“将士们的‘心火’正在熄灭!再坚固的长城,若无心志守护,也与沙垒无异!”
监国重臣与社稷院首席大祭酒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决绝与沉重。常规的军事手段,在规则层面的攻击面前,已近乎无效。帝国,已到了必须动用最后底蕴、也是最危险底蕴的时刻。
“启动‘薪火相传’终极预案。”首席大祭酒的声音苍老而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以社稷祠庙为基,以万民信念为柴,燃我帝秦…不屈之魂!”
命令如同沉重的钟声,传遍帝国核心疆域,尤其是尚未被战火直接波及、但已能感受到绝望氛围蔓延的主位面以及少数相对稳定的附属位面。
冲突在预案启动的瞬间,便从战场转向了帝国的每一个角落。这并非没有代价的祈祷,而是一场举国献祭般的精神豪赌。
社稷院下属的所有祠庙、道观、先贤祠堂,乃至乡村野社、家家户户供奉的祖先牌位、护宅符箓,在这一刻,被赋予了全新的、沉重的使命。
在帝都“骊山”残骸重建的皇城社稷坛,九鼎虚影或巨大的龙脉图腾之下,以首席大祭酒为首,所有幸存的高阶祭酒、大巫祝,身着最庄重的玄色祭服,环绕着巨大的、与龙脉核心相连的青铜浑天仪,开始了古老而悲怆的祈祝仪式。他们吟诵的不是祈求风调雨顺的祝文,而是凝聚了帝秦千万年历史沉淀的不屈战歌、血勇诗篇!他们的意志如同引信,试图点燃散布于帝国疆域内、每一个帝秦子民灵魂深处的那一点微光。
仪式并非温和的引导,而是强制的、大规模的 精神共鸣与信念抽取!
效应立竿见影,却也残酷得令人心颤。
在远离前线的一座宁静的边陲小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正如同过去无数个日夜一样,跪在简陋的家祠前,面前供奉着她那加入“涅盘龙卫”、生死未卜的独子的长生牌位。牌位上,儿子的名字被摩挲得有些模糊。
当社稷院的祈祝之力如同无形的波纹扫过小镇时,老妇人浑身一颤。她并未听到任何声音,却清晰地感受到一股巨大的、无法抗拒的悲怆与召唤从心底升起。她看着儿子的牌位,往日默默的思念与担忧,此刻化为一股炽热的、近乎燃烧的 信念——盼儿归、望国存、守家园!
她双手合十,布满皱纹的额头紧紧抵在冰冷的地面上,用尽全身的力气,无声地祈祷着。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质朴、最执拗的念想。渐渐地,她那微弱却坚定的信念,仿佛被某种力量引导、抽取,化作一丝肉眼不可见、却真实存在的淡金色光晕,从她佝偻的身躯中飘散出来,如同受到牵引般,汇入地脉,流向遥远的龙脉网络。
老妇人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苍白下去,呼吸变得急促而微弱。每一次深沉的祈祷,都像是在燃烧她本已不多的生命力。但她没有停止,浑浊的眼中反而焕发出一种异样的、近乎殉道般的神采。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或许不清楚具体缘由,但她明白,这每一点念力,都可能化为守护儿子、守护帝国的一份力量。最终,她力竭倒地,手中仍紧紧攥着那块冰凉的长生牌位,嘴角却带着一丝释然的弧度。她的信念之光,直至最后一刻,仍未熄灭。
类似的景象,在帝国的千家万户中同步上演。
田间耕作的农夫,停下锄头,望向烽火连天的远方,握紧拳头,将那份对土地的眷恋化为信念;
工坊打造的工匠,在锤击声中,将对技艺的执着、对安宁的渴望,注入手中的器物,信念随之升腾;
学堂诵读的稚子,虽不解战火残酷,却也将那份对家国的懵懂热爱,化为纯净的祈愿;
甚至牢狱中的囚徒,在国难当头之际,亦被允许参与祈祝,将悔恨与赎罪的意念汇入洪流……
亿万缕细微的、颜色各异的信念之光,从每一个角落升起,如同百川归海,通过遍布各地的祠庙节点与龙脉脉络,被强行汇聚、压缩、引导!
过程绝非温和。对普通民众而言,这种程度的信念抽取,意味着精神的高度透支。轻则头晕目眩、数日萎靡,重则心神受损、一病不起,甚至如那位老妇人般,力竭而亡者,不在少数。帝国上下,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全民性的 生命献祭!
然而,牺牲换来了力量。
在社稷院的引导下,这浩瀚如星海、却又沉重如血泪的信念洪流,被塑造成一道无形却磅礴的精神屏障——“不屈壁垒”!
这道壁垒并非实体能量盾,而是直接作用于法则与概念层面的集体意志显化!
当其力量被社稷院祭酒们引导,投射至某个正遭受法则使徒攻击的前线阵地时——
效果,显现了!
在“玄冰渊”那个被抽取“希望”的庇护所,当“不屈壁垒”的力量如同温暖的潮汐般拂过那些眼神空洞的躯壳时,奇迹发生了。一名原本瘫坐在地、万念俱灰的伤兵,手指微微动弹了一下。他空洞的眼神中,似乎挣扎着重新点燃了一点微弱的火星。他仿佛听到了遥远家乡母亲的呼唤,看到了同袍血战的身影……那被抽走的“勇气”,似乎被另一种更根深蒂固的执念——对生的渴望,对家的眷恋——强行填补了回来!
虽然无法立刻恢复战斗力,但精神的绝对死寂被打破了!法则使徒的“概念抽取”遇到了顽强抵抗!
在“厚土境”那个认知混乱的指挥部,当“不屈壁垒”的力量笼罩下来,指挥官眼中那扭曲的“敌人”影像剧烈波动、开始淡化,副官那狰狞的腐蚀兽面貌也逐渐还原成本来的焦急模样。虽然认知干扰并未完全消除,但至少,自相残杀的悲剧被遏制了!
“不屈壁垒”无法完全抵消法则使徒的规则篡改,但它能极大地干扰其效果,为帝秦军民保留最后一丝清醒的意志与战斗的理由!它就像一道精神的堤坝,在绝望的潮水中,为灵魂留下了一块最后的立足之地!
“不屈壁垒”的建立,为帝国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暂时稳住了即将崩溃的精神防线。然而,这屏障的维系,完全依赖于后方亿万百姓持续不断的、透支生命般的信念输送。
前线的战火仍在燃烧,法则使徒的攻击并未停止,甚至可能因受挫而加剧。
帝国的子民,这些普普通通的人,他们的信念,他们的生命之火,究竟能燃烧多久?
这场举国之力、以民心为燃料的精神豪赌,最终是会熬过最黑暗的时刻,迎来转机,还是……会将整个帝国的根基,连同这最后的希望,一同燃烧殆尽?
民力,可载舟,亦可……燃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