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箭,岁月如梭。一转眼就到了1960年6月末。
几年时光匆匆而过,陈浩家的生活里,最暖心的变化莫过于添丁进口。
1956年9月,瑞雯生下长女,取名“陈雯。”
说起陈雯出生那晚的事,至今仍是陈家人茶余饭后的趣谈。当时瑞雯已怀胎近十月,为方便照料,大缨子特意搬去跟她同住。那天夜里刚过十二点,瑞雯突然被一阵剧烈的腹痛惊醒,她咬着牙推醒身旁的大缨子,声音里带着难掩的急促“缨子,我好像要生了。”
大缨子醒了后,立马起来,平日里大大咧咧的彪劲儿瞬间拉满。她没慌着喊人,反倒沉着的拿来开水,又找到剪刀,用开水仔细烫过消毒,接着撸起袖子,按照之前听接生婆说过的法子,稳稳当当地守在瑞雯身边帮忙。直到天快亮时,随着一声清亮的啼哭,孩子终于平安降生,大缨子才擦着额头的汗,跑出去喊醒了熟睡的众人。
陈浩等人火急火燎地冲进屋,刚凑到襁褓边,赵丽娟和陈雪茹就“啊”地一声惊呼出来。陈浩连忙挤上前,看清孩子的模样后,也忍不住瞪大了眼,下意识地喊了句,“卧槽,这他么的生了个蓝精灵啊。”只见襁褓里的小家伙,皮肤透着淡淡的蓝,跟寻常刚出生的婴儿截然不同。
好在这奇特的模样并未持续太久,等陈雯满月那天,皮肤竟慢慢褪去了蓝色,恢复成了正常婴儿的粉嫩模样。更让人惊喜的是,孩子长到三岁时,还渐渐显露出能控制这变化的能力,有时玩得高兴了,皮肤会浅浅泛蓝,稍一哄又恢复如初,成了家里独一份的小秘密。
1956年11月,贾张氏满脸笑容的送给陈浩两双棉鞋,没有提要求。
1957年1月,牧春花生下长子,取名“陈武。”
1957年3月,大缨子生下次女,取名“陈双。”
1957年5月,萍萍生下次子,取名“陈全。”
赵丽娟和陈雪茹对此羡慕不已,从此以后,二女便让陈浩天天加班,可日子一天天过去,怀孕的迹象始终没出现。另外四位姐妹心疼她俩,轮番过来安慰,说起自己当年也是费了不少时日才怀上孩子的往事。
不过陈浩有自己的想法,他仔细捋了捋,觉得原因有两种,要么是赵丽娟和陈雪茹没吃改造丹体质不行。要么就是自己身上有“讲究”,让女人怀孕或许是分阶段性的。
1957年11月,贾张氏满脸笑容的送给陈浩两双棉鞋,没有提要求。
1958年1月,易中海总算出了院。此前小耳朵的兄弟动手时没个轻重,把他伤得不轻,如今易中海落了个“跛海”的新称号。
1958年3月,轧钢厂的工人们开始陆续参与评级。易中海因前一年多长期住院,手上的技艺生疏不少,最终只评上了四级钳工。
1958年8月,贾张氏和秦淮茹回村吃大锅饭并回院炫耀。
1958年10月,杨哥调任四九城市长,杨哥特地向父亲请教,想把陈浩调到自己手下工作。他父亲听后直言,“就那个小滑头?你看他家里三妻四妾的样子,仕途这条路就别让他走了,安安稳稳做个富家翁才更适合他。”杨哥听罢,便遵照父亲的建议打消了这个念头。
1958年11月,贾张氏满脸笑容的送给陈浩两双棉鞋,没有提要求。
1958年12月,李怀德提前升为副厂长,主管轧钢厂一切后勤。(陈浩的补偿。)
1959年3月,轧钢厂又一次评级,易中海5级,刘海中6级,闫埠贵10级教员,贾东旭2级,傻柱10级,许大茂由于陈浩的关系定为26级办事员。
1959年6月,四九城街面上开始出现逃荒人员,陈浩也开始陆续的,把戒指里的粮食,隔三差五的给亲朋好友家送去,并叮嘱他们不要声张,其中李怀德家送的面粉和猪肉最多。
1959年8月,街道宣布削减定量,街面上的逃荒人员增多,贾张氏和秦淮茹被撵了回来。
1959年10月,粮食定量再次削减,四合院里已经有住户开始面临吃不饱肚子的窘境,傻柱开始接济贾家。陈家依旧歌照唱,舞照跳。
1959年11月,贾张氏已经变得消瘦了很多,依然满脸笑容的送给陈浩两双棉鞋,没有提要求。
1960年1月,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的何雨水来到了陈家。打这以后,她便隔三差五回一趟四合院,其余时间几乎都待在陈家,对外则美其名曰,是帮陈家的婶子们照看孩子。
1960年3月,轧钢厂再次评级,易中海5级,刘海中6级,闫埠贵9级教员,贾东旭3级,傻柱10级,许大茂25级办事员,小耳朵食堂主任。
1960年5月,陈浩开始从戒指里拿出少量粮食,让小耳朵拿粮食和遗老遗少们换取“黄鱼和古董”,换回来的古董都让陈瞎子鉴定一番。
(1959年11月起,每个星期,陈浩都会专门请贾张氏吃一顿烤鸭,给她补油水。这是陈浩用来回报,贾张氏这几年一直给自己送鞋的心意。)
1960年6月15日,95号四合院召开了全院大会。(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并不包含陈浩家,陈浩家已被街道划分至95.5号四合院。)这场大会名义上是“照顾困难户”,实际上重点关照的对象,只有老聋子和贾家。可此时各家粮食都极度紧缺,最终这场大会不仅没解决问题,最终让跛海、刘海中、傻柱成了“受伤”的人。
到了晚上,贾东旭夫妻动了去陈家借粮的念头,却被贾张氏用强硬的言辞狠狠的拒绝了。她甚至放下狠话,声称谁要是敢向陈家借粮,她就当场死给对方看。
1960年6月20日,牧春花从外面领回一个逃荒者。陈浩乍一看见,以为是个一米九多的“骷髅”,对方瘦得浑身只剩一层皮裹着骨头。
后来牧春花才跟陈浩解释,她出门时被脚下的人影绊倒,起身一看,自家大门口竟躺着个昏迷的姑娘。她赶紧端来稀粥慢慢喂下,对方这才悠悠转醒。
醒后,姑娘虚弱地作了自我介绍,“她说她叫杨婵,今年18岁,家在山东,家里人都饿死了,只剩她一个人一路逃荒到四九城,只求能找条活路。”牧春花见她是个孤苦无依的姑娘,心一下子软了,当即就把人收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