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西岐的晨光刚漫过渭水两岸的麦田,周文王姬昌的宫殿里就传来一阵清脆的孩童啼哭。公元前11世纪的那个清晨,正妻太姒又诞下一名男婴,这是她为姬昌生下的第九个儿子。姬昌看着襁褓中眉眼周正的孩子,想起近日岐山下康地的麦子丰收,便笑着给孩子取名“封”,日后世人便称他为“康叔”——这个名字,注定要刻在西周初年的历史丰碑上。

康叔的母亲太姒,可不是寻常女子。她是夏禹后代有莘氏部落的女儿,生得端庄贤淑,嫁入周王室后,终日纺纱织布、操持家务,把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从未有过半句怨言。姬昌对这位妻子敬重有加,世人更是称她为“文母”,将她的德行当作女子的典范。在太姒的教导下,她的十个儿子个个品行端正、兄弟和睦,没有丝毫王室子弟的骄奢之气。康叔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上有伯邑考的仁厚、姬发的英武、周公旦的睿智,耳濡目染间,早早养成了沉稳务实、心怀百姓的品性。那时的他,或许还不知道,自己未来将扛起安定天下的重任。

公元前1046年,西周的战鼓打破了殷商的沉寂。康叔的二哥姬发——也就是周武王,率领诸侯联军渡过黄河,在牧野之战中大败商军,商纣王在鹿台自焚,绵延六百年的殷商王朝就此覆灭。周朝建立后,周武王站在朝歌的废墟上,看着满目疮痍的土地和惶恐不安的殷商遗民,深知巩固政权的紧迫性。他效仿上古的分封之制,把王室子弟、功臣贤才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作为周朝的屏障。

这时候,周武王想到了稳重可靠的九弟康叔。他把畿内一块肥沃的土地——康地(今河南禹州西北)封给了康叔,让他建立康国。从此,“康叔封”这个名号便流传开来。可周武王心里还有块疙瘩:殷商遗民数量众多,人心未附,直接统治恐怕生乱。于是他又做了个决定,把殷商故地封给商纣王的儿子武庚,让他继续祭祀殷商先祖,以此安抚遗民。但周武王终究不放心,便派了三弟管叔鲜、五弟蔡叔度留在武庚身边辅佐,名义上是协助治理,实则是监视武庚的一举一动。这看似周全的安排,却为日后的动乱埋下了隐患。

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积劳成疾,撒手人寰。太子姬诵年纪尚幼,根本无力处理纷繁复杂的政务。国不可一日无主,周武王的四弟周公旦挺身而出,代为执掌朝政,史称“周公摄政”。这个决定,瞬间点燃了一场风暴。

远在殷商故地的管叔鲜和蔡叔度,心里早就不平衡了。他们觉得自己比周公旦年长,却要受周公旦的节制,如今周公摄政,更是让他们怀疑其有篡夺王位的野心。两人越想越气,便联合了同样心怀不满的八弟霍叔处,到处散布流言蜚语,说“周公将不利于孺子(指周成王)”。这些谣言像野草一样在诸侯国间蔓延,不少诸侯都对周公产生了猜忌。

武庚看着这一切,心中的复国之火重新燃起。他趁机拉拢管叔鲜、蔡叔度,又联合了东方的奄、徐、楚等十几个小国,公然举起了反叛的大旗,史称“三监之乱”。一时间,西周的东方疆域烽火连天,刚刚建立的周朝政权岌岌可危。

叛乱的消息最先传到了康叔的耳中。那时的康叔正在康国治理地方,听闻变故后,他没有丝毫慌乱。多年的王室教育让他明白,此时最要紧的是稳住阵脚。他立刻召集将士,部署防御,加固城防,严阵以待,防止叛军向南蔓延;同时,他亲自挑选了几名身手矫健的骑士,让他们日夜兼程赶往王都镐京(今陕西西安),把叛乱的详细情况报告给周公旦。

康叔的急报,让周公旦得以迅速做出反应。公元前1041年,周公旦以周成王的名义,亲自率领大军东征平叛。康叔得知周公亲征,立刻整顿兵马,加入了东征的队伍。战场上的康叔,褪去了平日里的温和,变得勇猛无比。他熟悉殷商故地的地理环境,又了解遗民的心理,多次为大军出谋划策,带领士兵冲锋陷阵。在康叔等诸侯的协助下,周公旦的大军势如破竹,很快就击溃了叛军。武庚被诛杀,管叔鲜因主谋叛乱被处死,蔡叔度被流放边疆,霍叔处被废为庶民,那些响应叛乱的小国也纷纷被收服。一场席卷东方的大乱,终于在周公旦和康叔的联手之下平定。

平叛之后,周公旦看着殷商故地这片烫手的山芋,陷入了沉思。这里人口密集,遗民众多,之前的治理方式显然行不通。必须找一个既有王室血脉、又有治国能力、还能让遗民信服的人来镇守此地。思来想去,周公旦的目光落在了康叔身上。在平叛过程中,康叔的沉着冷静、智勇双全和对周王室的忠诚,都让周公旦十分赏识。

于是,周公旦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在武庚原来统治的地区建立卫国,将康叔改封为卫国国君,世称“卫康叔”。卫国的国都,就定在殷商故都朝歌(今河南淇县);统治的区域,不仅包括原来殷商的王畿之地,还涵盖了殷商遗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居住的地方。

这可不是个小分封。卫国建立之初,疆域横跨豫、冀、兖三州,南到济水,北过衡漳,西靠太行山,东达兖州的桑田遍野,方圆足足有四五百里。在当时的诸侯国里,卫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是妥妥的大国,更是西周王朝镇守东方的重要屏障。康叔知道,这个任命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他肩上扛的,不仅是一个诸侯国的兴衰,更是西周东方的安稳。

可康叔当时年纪还轻,周公旦怕他难以担当起治理殷商遗民的重任。在康叔赴任之前,周公旦特地为他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授土授民仪式,还亲自撰写了《康诰》《酒诰》《梓材》三篇文告,把这些当作康叔治理卫国的“治国宝典”。

那天,周公旦拉着康叔的手,语重心长地叮嘱道:“九弟啊,朝歌之地民风复杂,殷商遗民心中仍有芥蒂,治理起来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你到了那里,一定要‘明德宽刑’,多施恩惠,少用刑罚,真心实意地爱护百姓,这样才能收服人心。”

周公旦又说:“你刚到那里,先别急着推行政令。一定要去拜访当地的贤人、君子和年长的长者,好好向他们请教,问问他们殷商为什么会灭亡,周朝为什么能兴起。把这些道理弄明白,再处理政务,就不会出错了。”

他还特意强调:“商纣王之所以亡国,就是因为沉迷酒色,听信妇人的谗言,荒废了朝政。你到了卫国,一定要戒酒忌色,以身作则,给百姓树立一个好榜样。”

康叔把周公旦的每一句话都记在心里,就像把沉甸甸的嘱托揣进了怀里。带着这些教诲,康叔踏上了前往朝歌的路。

刚到卫国的时候,朝歌的街头还带着战乱后的萧条,百姓们脸上满是疲惫和警惕。康叔没有先住进宫殿,而是换上了粗布衣裳,带着几个随从,走遍了卫国的城乡村落。他走进殷商遗民的家里,和他们一起坐在土炕上拉家常,问他们收成怎么样,日子过得好不好,有没有什么困难。看到有些百姓没有耕地,他就下令释放奴隶,把王室的土地分给无地的农民;看到手工业作坊停工,他就减免赋税,鼓励工匠们重新开工;看到畜牧产业萧条,他就请来有经验的牧民,指导百姓养殖牛羊。

对于殷商遗民七族,康叔更是一视同仁,没有丝毫歧视和虐待。他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保留他们的手工艺技术,还选拔了一些有才能的遗民担任官职。有一次,一位殷商遗民的老人向康叔进言,说殷商时期盛行同姓通婚和活人殉葬的恶习,希望康叔能加以禁止。康叔听后,立刻召集大臣商议,很快就颁布政令,废除了这些违背人道的恶习。

康叔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处理政务,深夜还在灯下批阅公文。他虚心听取贤人的劝告,只要是合理的建议,不管是谁提出的,都会认真采纳。有官员建议他加重赋税以充实国库,康叔摇了摇头:“百姓刚经历战乱,生活困苦,此时加重赋税,无异于雪上加霜。治国要先养民,百姓富足了,国家自然就强盛了。”

就这样,康叔兢兢业业地治理着卫国。在他的带领下,卫国的百姓渐渐从战乱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荒芜的田地重新种上了庄稼,沉寂的作坊响起了机器的轰鸣声,街头巷尾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殷商遗民们看着这位勤政爱民的卫国国君,心里的芥蒂慢慢消散,开始真心实意地拥护康叔的统治。没过几年,卫国就出现了政通人和、百业兴旺的大好局面,成为当时西周最繁荣的诸侯国之一。

公元前1038年,周公旦摄政已经七年。此时的周成王已经长大成人,能够独立处理政务了。周公旦便主动把政权交还给周成王,自己则回到群臣之中,恭敬地辅佐成王。周成王亲政后,想起了康叔在卫国的卓越政绩和镇守东方的不朽功勋,觉得这样的人才留在卫国实在可惜,便下旨召康叔回镐京,任命他为西周的司寇。

司寇可是个重要的官职,掌管着全国的刑狱、诉讼和监察事务,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长。康叔到任后,始终保持着在卫国时的作风,刚正不阿,秉公执法。不管是王室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只要犯了法,他都一视同仁,绝不徇私舞弊。有一次,一位王室宗亲触犯了法律,大臣们都劝康叔看在王室的面子上从轻发落,可康叔却严肃地说:“法律是国家的根本,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果因为他是王室宗亲就网开一面,那法律还有什么威信可言?国家又怎么能安定?”最终,那位王室宗亲还是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康叔担任司寇期间,严肃法纪,惩恶扬善,有效地维护了西周王朝的稳定。周成王为了表彰康叔的功绩,赏赐给他许多珍贵的宝器和祭器。而卫国的国政,康叔则交给了儿子卫康伯处理,自己只是定期回到卫国督察政务,确保卫国的治理不会偏离正轨。

后来,康叔在镐京病逝。他去世后,卫康伯正式继任卫国国君之位,继续遵循康叔的治国理念,把卫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康叔虽然离开了,但他留下的治国之道,却让卫国在西周乃至春秋时期都保持着较强的实力,成为存续时间最长的诸侯国之一。

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国,听到演唱卫国的诗歌时,不禁赞叹道:“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卫国的诗歌意境深远,充满了忧患意识却又不显得困顿,这大概就是因为卫康叔、卫武公的德行影响深远吧!

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记载:“收殷馀民,叔封始邑,申以商乱,酒材是告。”短短几句话,就概括了康叔收服殷商遗民、建立卫国、遵循周公旦《酒诰》《梓材》教诲治理国家的功绩。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也评价道:“司寇受封,梓材有作。”赞扬康叔受封卫国后,遵循《梓材》的教诲,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康叔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从一名王室子弟,成长为平定叛乱的功臣,再到治理一方的贤君,最后成为辅佐周王的重臣。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自己的沉稳、务实和爱民之心,在西周初年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治理卫国的理念,“明德宽刑”“养民为先”,不仅让卫国百姓安居乐业,更成为后世治国理政的宝贵财富。

直到今天,当我们翻开《史记·卫康叔世家》,依然能感受到这位古代贤君的魅力。他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不是靠武力征服天下,而是靠德行赢得人心;真正的治理,不是靠严苛的政令约束百姓,而是靠真诚的关爱凝聚力量。康叔的故事,就像一盏明灯,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我是正统我怕谁郭嘉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宋宫十八朝演义大明匹夫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屈尊归来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反派,开局路遇女频剧情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南宋弃子国宝的文明密码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皇帝:朕的九皇子带兵,天下无敌宋神宗的新宋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只手覆明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从流民到燕云王重生之从流民一路当皇帝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红楼莽夫:开局退婚,暴打亲爹这个藩镇过于凶猛红妆断案:我与状元大人的探案日看故事悟人生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赘婿掌心娇九域雄皇开局迎娶双胞胎大明第一CEO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明:开局造反,杀高起潜救卢象升特种兵王变扶苏:始皇帝懵了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烟雨龙魂路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