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末的星洲大学,清晨总裹着一层薄纱似的雾。苏晚抱着画板走在梧桐林里,帆布鞋踩过沾着露珠的落叶,发出细碎的“沙沙”声——今天是美术学院的第一节户外写生课,主题是“校园初印象”,她特意提前半小时出门,想找个没人的角落安心画画。
人工湖旁的长椅刚被保洁阿姨擦过,还带着淡淡的消毒水味。苏晚放下画板,从帆布包里掏出速写本,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封面——那是妈妈亲手缝的布面本子,边角还绣着一朵小小的玉兰花。她抬头望向湖面,薄雾正慢慢散开,荷叶上的露珠滚进水里,惊起一圈圈浅纹,远处复古教学楼的红砖墙在晨光里泛着暖光,恰好构成一幅柔和的画面。
“苏晚!你居然比我还早!”林晓冉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她拎着装满零食的帆布包,蹦蹦跳跳地跑到长椅旁,“我还以为我是第一个到的呢,看来你是真喜欢画画。”
苏晚被她吓了一跳,手里的铅笔差点滑落,她赶紧稳住笔,小声说:“这里风景好,画出来应该会好看。”
“对了,你还记得开学那天帮你找路的学长吗?”林晓冉突然凑过来,压低声音八卦,“我昨天在食堂看到他了!计算机系的,叫陆屿,听说成绩超厉害,还是计算机社的核心成员,好多女生都偷偷打听他呢。”
“陆屿……”苏晚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心跳莫名快了半拍。她低头看向速写本,笔尖在纸上轻轻划动,不知不觉就勾勒出一片梧桐叶的轮廓——和那天落在他肩膀上的那片很像。
阳光渐渐升高,湖边的新生多了起来,喧闹声却没影响到苏晚。她专注地调着颜料,将湖面的蓝、荷叶的绿、砖墙的红细细揉进画里,连荷叶上露珠的反光都没放过。美术老师路过时站在她身后看了很久,笑着对周围的同学说:“苏晚的色彩感很灵,大家可以多学学她对细节的把控。”
被老师当众夸奖,苏晚的脸颊瞬间发烫,她赶紧低下头假装调色,却没注意到身后多了一道身影。
“你的画,把晨光的温度画出来了。”
熟悉的温和嗓音响起时,苏晚手里的画笔“嗒”地掉在画板上。她猛地回头,撞进陆屿带着浅笑的眼睛里——他穿着一件浅蓝色衬衫,袖口挽到小臂,手里抱着几本厚厚的专业书,额前碎发被风吹得微微晃动。
“陆、陆屿学长?”苏晚结巴着打招呼,手忙脚乱地想去捡画笔,却被他先一步弯腰拾起。
“小心别弄脏衣服。”陆屿把画笔递还给她,目光落在画板上,语气带着真诚的认可,“人工湖的晨雾很难抓,但你用浅灰调过渡得很自然,尤其是荷叶上的露珠,像真的会发光一样。”
苏晚攥着画笔的手指收紧,脸颊烫得更厉害了:“我、我还没画完,还有很多地方要改……”
“不用急,慢慢画。”陆屿笑了笑,指了指天边的云,“现在的光线最适合画风景,不过中午可能会变天,记得带伞。”
他身后突然传来陈阳的声音:“陆屿!你怎么走这么慢?实验室的门快关了!”陈阳跑过来,看到苏晚后眼睛一亮,“哟,这不是迷路的小师妹吗?这么巧,又遇到了!”
“别吓到她。”陆屿无奈地看了陈阳一眼,又转头对苏晚说,“我们要去实验室,先走了。你画完早点回宿舍,注意安全。”
“嗯!谢谢学长!”苏晚点头,看着他们转身离开,直到两人的背影消失在湖边的柳树后,才缓缓松了口气。
林晓冉凑过来,挤了挤眼睛:“学长对你也太关心了吧,又是提醒带伞又是夸你画画,你俩肯定有戏!”
“别乱说……”苏晚嘴上反驳,心里却像被灌了蜜,她低头看向画板,原本有些僵硬的笔触突然变得流畅起来。
中午果然下起了小雨,苏晚收拾东西时,发现帆布包里还剩一块桂花糕——那是妈妈早上塞给她的,说吃了能定心。她想起陆屿的提醒,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下次遇到他,一定要把桂花糕分给他,谢谢他的关心。
可她没看到,不远处的柳树下,陆屿正握着一支马克笔——那是她刚才收拾东西时不小心掉的,笔杆上有一道浅浅的划痕。陈阳拍了拍他的肩膀:“都走了还看,你该不会真对小师妹有意思吧?”
陆屿把马克笔放进兜里,笑了笑没说话,只是回头看了一眼苏晚离开的方向,雨水打湿的衬衫贴在后背,却没影响他眼底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