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紧张气息。檐角的铜铃被北风摇得叮当作响,殿内文武百官却鸦雀无声,连呼吸都刻意放轻了些。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丹陛之下的两拨人身上——左边是以方孝孺为首的文官,青袍玉带,面色肃穆;右边是以常茂为代表的武将,铠甲带霜,眼神凌厉。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脸色沉得像块铁。他刚听完户部的奏报,说北方边军的冬衣还缺三成,粮饷也只发了一半,而负责督办的兵部,却把罪责推给了户部拨款迟缓。这本是件寻常的政务纠纷,却不知怎的,竟牵扯出了建文派与武勋派的旧怨。

“陛下,”方孝孺率先出列,手持笏板,声音清朗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锐利,“边军冬衣短缺,皆因常茂将军克扣军饷所致!据查,上月拨往北平的十万石粮草,实际运抵前线的不足七万石,余下的竟被常将军以‘损耗’为名,私自变卖!”

这话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片抽气声。克扣军饷可是杀头的大罪,方孝孺竟敢在朝堂上直接指控常茂——这位常遇春的长子,自幼随父征战,在军中威望极高,连朱元璋都要让他三分。

常茂“嚯”地往前一步,甲胄碰撞发出沉重的声响。他生得虎背熊腰,脸上一道从眉骨到下颌的刀疤,是当年漠北之战留下的,此刻因怒火而微微抽搐:“方孝孺!你休要血口喷人!那三万石粮草是被鞑靼游骑劫了,老子的亲兵为了护粮,死了整整一百人!你敢说他们是被老子‘变卖’了?”

“劫了?”方孝孺冷笑,从袖中掏出一本账册,“有北平府的商户作证,上月有批军粮出现在通州的黑市,米袋上还印着‘北平行都司’的火漆。常将军,莫非鞑靼人还会给粮食盖火漆不成?”

“你!”常茂气得额头青筋暴起,手按在腰间的刀柄上,“老子一刀劈了你这腐儒!”

“常将军好大的威风!”站在方孝孺身后的齐泰出列,语气带着讥讽,“在陛下面前也敢动刀?莫非是想效仿当年的蓝玉,在朝堂上动私刑不成?”

这话戳中了常茂的痛处。蓝玉案是洪武朝的大案,牵连甚广,武勋集团至今心有余悸。常茂猛地转向齐泰,眼神像要吃人:“齐泰!你少拿蓝玉说事!老子身正不怕影子斜,倒是你,上个月偷偷给湘王朱柏送了三车‘药材’,里面装的全是甲胄和箭矢,当别人不知道吗?”

齐泰脸色一变:“你胡说!那是给湘王治风湿的药材,有兵部的文书为证!”

“文书?”常茂嗤笑,“老子的人亲眼看见,那些‘药材’拆开后,全是崭新的柳叶甲!你给藩王送甲胄,是想让他谋反吗?”

殿内彻底炸开了锅。文官们纷纷指责常茂“骄横跋扈,目无君上”,武将们则怒斥方孝孺、齐泰“构陷忠良,结党营私”。周德兴拄着拐杖,颤巍巍地出列:“陛下,常茂是开国功臣之后,岂能容腐儒随意污蔑?请陛下严惩方孝孺!”

“周老将军此言差矣!”翰林院学士练子宁反驳,“国法面前人人平等,就算是功臣之后,犯了法也该治罪!常茂克扣军饷,证据确凿,若不严惩,何以服众?”

“你个黄口小儿懂什么!”常茂指着练子宁的鼻子骂道,“当年你爹在鄱阳湖打仗,还是老子爹救的他!现在反过来咬一口,良心被狗吃了?”

“你敢骂我爹?”练子宁年轻气盛,往前冲了两步,“我爹是战死的,不像某些人,靠老子的功劳混吃等死!”

“够了!”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声如惊雷。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吓得跪伏在地,连大气都不敢喘。

朱元璋缓缓站起身,龙袍在晨光中泛着冷光。他目光扫过阶下的群臣,从方孝孺紧绷的脸,到常茂起伏的胸膛,再到那些缩着脖子、不敢抬头的官员,眼神里的失望几乎要溢出来。

“你们吵够了吗?”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刺骨的寒意,“这里是太和殿,是商议国事的地方,不是你们争权夺利的菜市场!”

他走到丹陛边缘,居高临下地看着方孝孺:“方孝孺,你说常茂克扣军饷,有确凿证据吗?”

方孝孺叩首道:“回陛下,有商户证词和账册为证,只是……”

“只是还没查清楚,就敢在朝堂上嚷嚷?”朱元璋打断他,“你是文臣,当知‘慎言’二字。仅凭猜测就指控大将,若人人都像你这样,朝堂岂不乱了套?”

方孝孺脸色煞白,额头抵着地面:“臣……臣罪该万死。”

朱元璋又转向常茂:“常茂,你说粮草被劫,有劫余的痕迹吗?有阵亡将士的名单吗?”

常茂硬着头皮道:“回陛下,劫案发生在荒漠,没留下痕迹,阵亡将士的名单……还在统计中。”

“还在统计中?”朱元璋冷笑,“死了一百人,名单还统计不出来?你当朕是傻子吗?”他猛地提高声音,“就算粮草真被劫了,你身为将领,护卫不力,难道就没有罪?”

常茂浑身一颤,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臣……臣有罪。”

“还有你,齐泰。”朱元璋的目光落在齐泰身上,“给湘王送‘药材’,为何不报备?为何里面会有甲胄?你给朕说清楚!”

齐泰抖得像筛糠:“陛下……那是……那是误会,是下面的人弄错了……”

“误会?”朱元璋一步步走下丹陛,龙靴踩在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朕看不是误会,是你们心里有鬼!建文派?武勋派?一个个拉帮结派,把朝堂当成你们的战场,把朕的话当成耳旁风!”

他走到周德兴面前,看着这位跟随自己几十年的老兄弟:“周德兴,你戎马一生,难道看不出现在是什么时候?北方鞑靼虎视眈眈,云南土司蠢蠢欲动,澳洲的朱棣也没闲着,你们倒好,在这里为了点鸡毛蒜皮的事狗咬狗!”

周德兴老脸涨得通红,羞愧地低下头:“陛下教训的是……”

“教训?”朱元璋猛地一脚踹在旁边的香炉上,铜炉“哐当”一声翻倒,香灰撒了一地,“朕教训你们多少次了?要同心同德,要共保大明!可你们呢?文官想着怎么整垮武将,武将想着怎么压过文官,眼里只有派系,没有国家!”

他指着殿外:“你们看看外面,百姓还在为了一口饭挣扎,边军还在冰天雪地里站岗,你们倒好,穿着绫罗绸缎,拿着朝廷俸禄,在这里争来斗去!”

“陛下息怒!”所有官员都伏在地上,不停地磕头,“臣等罪该万死!”

“罪该万死?”朱元璋的声音里带着浓浓的疲惫,“朕看你们是死不足惜!”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常茂,粮草被劫之事,着锦衣卫即刻彻查,若真是你克扣,朕定斩不饶!若真是被劫,你护卫不力,罚俸三年,戴罪立功!”

“臣……谢陛下!”常茂叩首道。

“方孝孺,”朱元璋转向方孝孺,“你身为侍读学士,不辨真伪就指控大臣,罚俸一年,闭门思过,把《大明律》抄一百遍!”

“臣……领旨。”方孝孺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齐泰,”朱元璋最后看向齐泰,“给湘王送甲胄之事,交刑部查办。若查实是私通藩王,按律处置!”

“臣……遵旨。”齐泰的脸已经白得像纸。

朱元璋环视群臣:“还有你们,都给朕听好了!从今天起,谁敢再结党营私,互相攻讦,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朕一律斩!”他顿了顿,一字一句道,“再敢内斗,皆斩!”

最后三个字像三块巨石,砸在每个人的心上。殿内鸦雀无声,只有朱元璋粗重的喘息声在回荡。

早朝散去后,官员们低着头,灰溜溜地走出太和殿,没人敢多说一句话。常茂走在武将中间,脸色铁青,路过文官队伍时,狠狠地瞪了方孝孺一眼。方孝孺则目不斜视,脊背挺得笔直,但紧握的拳头暴露了他的紧张。

胡惟庸跟在朱元璋身后,走进御书房。朱元璋坐在榻上,接过太监递来的热茶,却没喝,只是望着窗外光秃秃的树枝发呆。

“陛下,今日之事……”胡惟庸小心翼翼地开口。

“他们是把朕的话当耳旁风了。”朱元璋打断他,语气里满是失望,“建文派想靠文治压过武勋,武勋派想靠军功保住地位,两派斗得你死我活,哪里还记得朕的江山?”

胡惟庸道:“其实他们也不是故意的,只是……立场不同罢了。”

“立场?”朱元璋冷笑,“他们的立场应该是大明,不是朱允炆,也不是朱允熥!”他放下茶杯,“朱允炆在长沙搞新政,拉拢文官,是想靠文治立威;朱允熥在云南练兵,结交武将,是想靠军功夺权。这两个小子,明着暗着较劲,下面的人就跟着起哄,再这么下去,大明迟早要被他们斗垮!”

胡惟庸沉默片刻:“陛下,要不要……敲打一下两位皇孙?”

朱元璋摇摇头:“敲打?他们现在翅膀硬了,敲打没用。朱允炆觉得自己是仁君,朱允熥觉得自己是战神,都觉得自己比对方强。”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云南和长沙的位置,“让朱允炆去云南巡视,看看朱允熥是怎么练兵的;让朱允熥回南京,看看朱允炆的新政是怎么推行的。让他们亲眼看看,对方不是只会耍嘴皮子或只会打打杀杀。”

“陛下英明。”胡惟庸道。

“英明?”朱元璋自嘲地笑了,“朕要是真英明,就不会让他们斗到今天这个地步。”他叹了口气,“告诉他们,去对方的地盘,少带点人,多带点脑子。要是敢在外面搞小动作,休怪朕不念祖孙情分。”

“臣遵旨。”胡惟庸躬身退下。

御书房里只剩下朱元璋一人。他走到书架前,取下一本泛黄的奏折,那是马皇后生前劝他“少杀功臣,多纳谏言”的手书。他摩挲着上面娟秀的字迹,眼眶有些发热。

“皇后啊,”他喃喃自语,“你说朕是不是老了?管不住儿子,也管不住孙子了……”

窗外的北风越来越紧,卷起地上的残叶,打着旋儿飞过宫墙。太和殿的香炉还倒在地上,香灰被风吹得四散,像一场无声的叹息。

朝堂上的风波暂时平息了,但每个人都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建文派与武勋派的裂痕已经无法弥合,而身处漩涡中心的朱允炆和朱允熥,这场关于储位的暗战,才刚刚进入最凶险的阶段。

常茂回到府中,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摔碎了三个茶杯。副将康茂才劝道:“将军,何必跟那些文官一般见识?陛下心里是向着咱们武勋的。”

“向着?”常茂烦躁地踱步,“陛下刚才那番话,明着是各打五十大板,实则是敲山震虎!他怕咱们武勋太强,威胁到朱允炆!”

康茂才道:“那咱们怎么办?就眼睁睁看着方孝孺他们欺负到头上来?”

常茂停下脚步,眼神变得锐利:“当然不能!去告诉徐辉祖、冯诚,让他们盯紧齐泰,我就不信抓不到他的把柄!还有,湘王那边,让他把那些甲胄处理干净,别给人留下话柄。”

“是!”康茂才领命而去。

方孝孺回到家中,方孝孺正在书房等他。见他进来,忙问:“陛下没降重罪吧?”

方孝孺摇摇头,坐下后,提笔写下“隐忍”二字:“陛下心里清楚,常茂他们确实有问题,只是顾及武勋颜面,没深究罢了。咱们现在要做的,是收集更多证据,一旦时机成熟,就能一举扳倒武勋集团。”

齐泰忧心忡忡:“可常茂他们肯定会报复,咱们得小心行事。”

“小心是必须的,但不能退缩。”方孝孺看着窗外,“为了殿下的大业,也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就算冒点险,也值得。”

两派的明争暗斗,并未因朱元璋的怒斥而停止,反而在暗中积蓄着力量,等待着下一次爆发的机会。而远在云南的朱允熥和长沙的朱允炆,收到朱元璋让他们互访的旨意后,都明白了父皇的用意,却也都在心里盘算着,如何在对方的地盘上,占得先机。

南京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更冷了。寒风穿过紫禁城的角楼,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在为这场愈演愈烈的争斗,奏响了序曲。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我是正统我怕谁郭嘉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宋宫十八朝演义大明匹夫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屈尊归来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反派,开局路遇女频剧情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南宋弃子国宝的文明密码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皇帝:朕的九皇子带兵,天下无敌宋神宗的新宋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明:开局造反,杀高起潜救卢象升特种兵王变扶苏:始皇帝懵了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烟雨龙魂路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抗倭战神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南诏残魂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楚汉争霸演义我在明朝修铁路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梁朝九皇子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李世民重生水浒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糊涂县令贾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