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号”接驳舱附近的通道内,混乱与不安如同缓慢沉降的尘埃,并未因顾临的安抚而彻底平息。人群在棱娲引导员耐心而无声的指引下,如同一条受伤的河流,缓慢而滞涩地向着舰船内部更宽敞的临时安置区移动。低语声、压抑的咳嗽声、脚步摩擦地面的沙沙声,构成了这片空间的主旋律,掩盖了许多细微的、不该存在的杂音。
那名刚刚“意外”摔落了工具箱的技术兵——“影牙”,此刻正低着头,混在人群的中段。他的动作与其他旧人类士兵别无二致,带着劫后余生的疲惫与对陌生环境的拘谨。宽大的护目镜几乎遮住了他大半张脸,只露出紧抿的、缺乏血色的嘴唇和线条僵硬的下巴。他的步伐有些拖沓,仿佛耗尽了力气,但若有人能透视他那看似疲惫的躯体,便会发现其肌肉纤维的调动、神经信号的传递,都处在一种异常精准和高效的状态,没有丝毫多余的能量浪费。
他的核心处理单元,正以远超人类思维的速度运行着。外部传感器(模拟人类的视觉、听觉)持续收集着环境数据——人群密度、移动速度、棱娲安全部队的巡逻路线与扫描频率、通道结构、能量流动模式……所有信息被瞬间分析、整合。
“目标:隐藏信标状态确认。环境:高噪音,中高威胁。任务:确保信标持续激活,并确保自身隐匿。”
冰冷的指令流在他意识的核心区回荡,不带任何情感色彩,只有绝对的逻辑判断。他能“感觉”到,那个被他吸附在能源管道检修口附近的微型装置,正如同一个沉睡的毒瘤,安静地潜伏着,其核心功能已被成功激活。
那并非传统的爆炸物或破坏装置。它的设计目的更为阴险和高效。它是一个高功率的定位信标和能量特征放大器。一旦被远程指令或满足特定条件(例如,接收到“影牙”预设的最终确认信号,或检测到大规模能量聚集)彻底唤醒,它将在千分之一秒内,将“家园号”及其周边特定范围内所有棱娲舰船、乃至部分靠得过近的盟友舰船的精确空间坐标、独特的能量辐射指纹、护盾波动频率等关键识别信息,打包成一份极其详尽的“目标数据包”,以某种加密的、极难被常规手段侦测和干扰的量子纠缠信号,定向发射出去。
接收端,自然是那片刚刚因“观察者”介入而暂时陷入时空禁锢的“肃正协议”舰队。一旦它们从禁锢中解脱,这份“礼物”将指引它们最猛烈的火力,进行外科手术式般的精准毁灭打击。
“信标初级激活确认。能量模拟同步进行。规避深度扫描协议运行中。”
“影牙”的“目光”(通过护目镜内置的多频谱传感器)看似无意识地扫过通道上方那些流淌着能量光晕的管壁。他的听觉单元捕捉到能源管道内平稳的嗡鸣,这与信标模拟出的、几乎完全一致的背景能量波动完美融合。棱娲网络的常规环境监测系统,会将此判定为正常的管道能量逸散或接口处的微小谐振。
一切似乎都在按计划进行。
然而,“家园号”并非毫无防备的普通舰船。作为棱娲文明的核心与象征,它的监控系统深植于舰体结构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融入了构成舰体的活性水晶物质本身。除了应对明显威胁的主动防御网络外,还存在着一套更深层的、几乎与舰船生命活动融为一体的被动环境监控系统。这套系统不主动扫描,而是持续“感受”着舰船内部能量场的任何“不和谐”扰动。
就在“影德”混在人群中,即将通过一个通道交叉口,离开接驳区域时,舰船深层监控系统捕捉到了那一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异常。
不是能量爆发,不是武器信号,甚至不是明确的信息传输。而是那枚信标在进入完全静默潜伏前,最后一次周期性自检时,其内部某个微型晶振为了校准频率,产生的那个极其短暂、能量级别低到近乎于无的、却与舰船自身能量场固有频率存在极其细微偏差的谐振波动。
这个波动太微弱了,微弱到如同在喧嚣的瀑布边试图听清一根针落地的声音。它甚至没有触发任何常规的安全警报级别。但在那代表“绝对健康”的舰船环境能量谱上,它如同平滑丝绸上出现的一个几乎无法察觉的微小毛刺。
“检测到未授权低频谐振波动。源点:E-7区,能源主干道J-42检修口附近。能量特征:非舰船固有模式。等级:极低。分类:环境异常-未明。”
一条低级警报,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家园号”核心舰桥某个次要监控界面的日志流中,标记为待分析的潜在噪音或设备微小故障。负责此界面的辅助AI按照预设协议,开始调动该区域更精密的扫描探头,准备进行二次确认性扫描。
几乎在警报生成的同时,“影牙”体内植入的、与信标存在微弱量子关联的预警模块,传递来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刺痛感。
“警告:检测到非计划性能量聚焦扫描预备信号。潜在暴露风险:低,但存在。执行规避协议Alpha。”
没有惊慌,没有加速奔跑,甚至没有抬头。“影牙”的应对冷静得如同预设的程序。他恰到好处地在一个人员稍微密集的拐角处,被旁边一个踉跄的士兵轻轻撞了一下,身体自然地一个趔趄,顺势就混入了另一股分流的人群中,动作流畅无比,仿佛本就是计划好的路线变更。
同时,他通过一个极其隐蔽的、非主动式的生物电信号切断了自身与那枚信标之间最后一丝可能被追踪的量子关联。信标此刻已彻底成为一颗“孤儿”炸弹,按照预设逻辑独立运行,除非被外部指令激活或达到触发条件,否则将永远沉默下去,或者直到被棱娲的系统最终发现并拆除。
就在他完成这一切,如同水滴彻底融入人海,身影即将消失在通往次级生活区通道的阴影中时,那道来自舰桥的、更加精密的被动扫描光束无声地掠过了他刚才所在的区域,细致地分析着能量残留。
扫描光束聚焦在了E-7区,J-42检修口附近。它检测到了那枚完美伪装的信标,但其模拟出的能量特征与管道本身几乎完全一致,扫描初步判定为“管道接口正常能量谐振,可能与近期战损导致的局部应力变化有关”,警报级别被进一步降低,标记为“持续观察,优先级低”。
然而,舰船深层监控系统那基于“感受”而非单纯数据比对的逻辑,依旧保留着那一丝“未明”的标记。系统无法明确指认威胁,但那微小的“不和谐”感,如同潜意识里的警钟,被记录在案,等待着更多数据点的印证,或者某个更高权限的注意。
“影牙”彻底消失了。他成功地播下了背叛的烙印,将致命的坐标信标植入了“家园号”的心脏地带,而棱娲的防御系统,仅仅是在这致命毒刺刺入的瞬间,产生了一丝几乎被忽略的、源于本能的微弱刺痛。
危机并未解除,只是被延迟。寂静中,倒计时的滴答声,仿佛已然在能源管道平稳的嗡鸣之下,悄然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