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深处》首映礼当天,暮色刚漫过影城的玻璃幕墙,外面就已挤满了人。
南昭刚从车里下来,一片亮黄色的灯牌便瞬间将她围住——
灯牌上“南昭 陈桂兰值得”的字样,在暮色里格外耀眼,那是她的粉丝“昭星”们特意定制的颜色,说“像极了青川乡的油菜花,是陈桂兰心里的光”。
“南昭!我们来支持你和陈桂兰了!”
前排几个举着灯牌的粉丝,声音里满是藏不住的激动,甚至带着点哽咽。
南昭停下脚步,对着人群深深鞠了一躬,裙摆随着动作轻轻晃动,语气里满是真诚:
“谢谢你们特意过来,也谢谢你们愿意走进陈桂兰的故事。”
她认得这些熟悉的面孔——之前她被黑料缠身时,是他们在评论区一条条反驳谣言,说“我们相信南昭的为人”;
她在《片场零距离》直播弹钢琴时,是他们刷屏“姐姐好棒”,把“南昭 敬业”的话题顶到热搜;
甚至有几个粉丝特意去了青川乡,拍了满屏的绿色田野发给她,说“现在不是花期,但我们替你和陈桂兰,看了看她的家乡”。这些细碎的温暖,她一直记在心里。
“昭昭,这是我们给你和陈桂兰准备的礼物!”
一个穿着蓝白校服的小姑娘,挤到前排递过来一个浅棕色笔记本。
南昭接过来翻开,里面贴满了粉丝手绘的陈桂兰小像——有她坐在缝纫机前的样子,有她护着女工时的样子,还有她站在油菜花田里笑的样子。
每一页都写着密密麻麻的留言:“陈桂兰教我遇到欺负要勇敢反抗,我终于敢拒绝校园霸凌了”
“谢谢南昭让我们看到,普通人的坚持也能闪闪发光”
“以后我也要像陈桂兰一样,做个温柔又有力量的人”。
南昭的指尖轻轻拂过那些带着温度的字迹,眼眶不自觉泛红,声音也软了几分:
“谢谢你们,这份礼物我会好好珍藏,它比任何奖杯都珍贵。”
走进影城大厅,暖黄的灯光里,一个小小的身影突然朝她跑过来。
是林语芯,小姑娘穿着一条白色连衣裙,怀里抱着一把木吉他,辫子上还系着浅黄丝带。
“南姐姐!”
她跑到南昭面前,仰着小脸兴奋地说,
“我今天是来给你唱《小巷深处》的插曲!张老师帮我重新编了吉他版,比之前更温柔,特别适合送给陈桂兰!”
“真的吗?那我可要好好听听。”
南昭笑着摸了摸她的头,目光落在吉他上——琴身侧面贴着一个小小的卡通贴纸,画着扎着马尾、穿着工装的女孩,下面写着“桂兰”两个字。
“这个贴纸很可爱,是你自己贴的吗?”
“对呀!我特意让妈妈帮我打印的!”
林语芯用力点头,眼睛亮晶晶的,
“我觉得陈桂兰姐姐就像小太阳,虽然看起来很平凡,却总能温暖身边的人。我想把这首歌送给她,也送给南姐姐——谢谢你把陈桂兰演得这么好,让我知道勇敢是什么样子的。”
南昭看着小姑娘眼里的光,心里像被温水漫过。
她忽然明白,《小巷深处》从来不止是一部电影,它像一座桥,连接起了陈桂兰的故事、她的努力,还有这么多人的温暖——
而这份温暖,会比电影本身,更长久地留在心里。
——
首映礼的灯光渐暗,巨大的银幕上,《小巷深处》的画面缓缓亮起。
当陈桂兰穿着洗得发白的碎花裙,背着旧布包站在村口,望着远去的班车红了眼眶时,影厅里瞬间静了下来,连呼吸声都变得轻微;
当镜头切到工厂,她被同事围堵冤枉,手紧紧攥着口袋里的降压药,眼泪无声滑落时,后排传来细碎的抽气声,有人悄悄掏出纸巾抹泪;
当她站在女工们身前,举着工资清单对抗王主管,眼里满是从未有过的坚定时,影厅里响起小声的欢呼,像是在为这个小人物的觉醒喝彩。
电影结尾,陈桂兰带着村民坐在电脑前,看着网店订单不断跳出,阳光穿过窗棂洒在他们脸上;
镜头拉远,金灿灿的“油菜花田”漫过山坡,屏幕上缓缓浮现一行字——
“献给每一个努力生活的普通人”。
这一刻,全场掌声雷动,不少观众站起身,手掌拍得发红,掌声久久没有停歇,像是要把所有的感动,都融进这热烈的声响里。
映后交流环节,聚光灯落在南昭身上。有记者提问:
“演完陈桂兰这个角色,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南昭抬眸看向台下,粉丝们举着“陈桂兰值得”的灯牌,林语芯坐在第一排,眼里满是期待。
她深吸一口气,认真回答:
“陈桂兰让我明白,‘勇敢’从不是天生的,是在一次次委屈、一次次隐忍后,依然选择站出来的决心;‘善良’也不是懦弱,是哪怕被伤害过,依然愿意相信生活里的光。
而更让我开心的是,我看到很多观众因为陈桂兰受到鼓舞——有人说学会了拒绝不公,有人说想起了努力生活的自己,这份共鸣,比任何奖项都珍贵。”
话音刚落,林语芯突然抱着吉他跑上台,小小的身影站在聚光灯下,却没有丝毫怯场:
“我想给大家唱首歌,是《小巷深处》的插曲,送给南姐姐,也送给陈桂兰姐姐。”
悠扬的吉他声响起,林语芯清澈的嗓音在影厅里回荡:
“梨树下的约定,春风会记得;平凡的花,也能开出星光......”
歌声里没有华丽的技巧,却满是温暖,像青川乡的春风,像油菜花田的阳光,轻轻淌进每个人的心里。
南昭看着台上的小姑娘,想起第一次在剧组见她时,她连说话都不敢大声,如今却能自信地站在几百人面前唱歌,眼底满是欣慰——陈桂兰的勇气,好像也悄悄感染了身边的人。
歌曲结束,林语芯跑下台,扑进南昭怀里,仰着小脸问:“南姐姐,我唱得好不好?张老师说,我的歌声能让人想起家乡的样子。”
“特别好,比上次在录音棚唱得还要动人。”
南昭笑着点头,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个浅粉色礼盒,
“这是给你的礼物,一支定制的麦克风,上面刻了你的名字。希望你能一直唱下去,把这么温暖的歌声,带给更多人。”
林语芯接过礼盒,拆开看到麦克风上的名字,开心得蹦蹦跳跳:
“谢谢南姐姐!我一定会好好用它,以后还要给你写歌!”
首映礼散场后,南昭被粉丝们围在影城大厅的角落。
一个穿着厚外套的粉丝递过来一杯热奶茶,杯壁还带着温度:
“昭昭,外面天气冷,喝点热的暖暖身子。我们几个粉丝整理了一份‘陈桂兰正能量语录’,印成了小册子,打算下周寄给山区的孩子们,希望能像陈桂兰鼓励我们一样,鼓励他们好好生活。”
“这个想法太棒了!”
南昭接过奶茶,指尖触到温热的杯身,心里也暖暖的,
“如果需要帮忙联系公益机构,或者需要我写几句话,随时跟我说,我一定尽力。”
不远处,陆衍靠在墙边,看着南昭与粉丝、林语芯说笑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弯起。
他没有上前打扰,只是拿出手机,悄悄拍下这温馨的一幕——照片里,南昭笑着接过粉丝递来的小册子,林语芯站在她身边,举着麦克风比耶,暖黄的灯光落在她们身上,满是烟火气。
他知道,南昭的世界里,不只有他的守护,还有这些真诚的爱意,而这样被爱包围、眼里有光的她,才是最真实、最耀眼的模样。
回去的路上,南昭的手机震动起来,是陈默发来的消息,附带一张截图:
“《小巷深处》口碑爆了!豆瓣开分8.8,全五星好评占比超六成,好几个影评人都发文推荐,票房预售刚破了千万!”
“太好了!”
南昭看着屏幕,忍不住笑出声。
竹子的声音在脑海里欢呼:「南姐,我们做到了!原主看到现在的样子,肯定特别开心!」
南昭靠在车窗上,看着窗外流动的霓虹,心里满是感慨。
她想起刚来到这个世界时,原主还背着“耍大牌”“靠关系”的黑料,《小巷深处》只是一个没人看好的小成本电影;
而现在,原主的冤屈被彻底洗刷,《小巷深处》成了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佳作,林语芯实现了唱歌的梦想,粉丝们用陈桂兰的故事传递温暖......
这一切,不是运气,是她一步一步熬出来的——为陈桂兰体验生活的三个月,为反驳诬陷收集证据的冷静,为每个角色反复打磨的细节;也是身边人共同的努力,陆衍的守护,陈默的信任,粉丝的支持......
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接下来,她要拍好《迷雾追踪》里神秘的苏晚,演好《逆光》里果敢的林薇;
要帮林语芯争取更多唱歌的机会,要和粉丝一起把“陈桂兰的温暖”传递下去;
要让“南昭”这个名字,永远和“勇敢”“善良”“努力”绑在一起,成为原主最好的勋章。
身旁,陆衍轻轻调低了车内的音乐,怕吵到她。
南昭侧头看他,他正专注地看着前方的路,侧脸在路灯下显得格外温柔。
她忽然觉得,这个世界或许不是她最终的归宿,但有这样一群温暖的人陪伴,有值得奋斗的目标,就已经足够美好。
未来还长,她会带着所有人的期待,继续往前走,像陈桂兰一样,在平凡里,开出属于自己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