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透过薄纱窗帘,在林晚星的眼睫上投下细碎的影子。她靠在床头,平板电脑的光映在她专注的脸上。
“还在看直播回放?”陆时衍从浴室出来,发梢还滴着水珠。
林晚星将屏幕转向他,上面密密麻麻飘过弹幕:“你看,今天这场关于工作与生活平衡的直播,观看人数破了记录。”
陆时衍在她身边坐下,接过平板浏览起来。直播录像里,林晚星穿着宽松的淡蓝色连衣裙,孕肚已经相当明显,却丝毫不减她从容的气度。
“林老师,您怀孕后如何保持这么高的工作效率?”一条被顶到最上方的弹幕这样问。
录像中的林晚星微微一笑,手指轻轻搭在隆起的腹部:“其实,我不是在效率,而是在重新定义它。”
此刻,陆时衍看着屏幕,唇角微微扬起:“你这句话说得很好。”
“因为我终于明白了,”林晚星关掉平板,靠在枕头上,“平衡不是把工作和生活放在天平两端,而是让它们融为一体。”
第二天清晨,林晚星比往常起得晚了些。孕七月的身子越发沉重,但她依然坚持每天为两人准备早餐。这是她独特的放松方式——在厨房的烟火气中开启新的一天。
“今天做什么?”陆时衍站在厨房门口,看着妻子利落地系上围裙。
“虾仁蒸蛋,还有全麦三明治。”林晚星从冰箱取出食材,“简单些,一会儿还要去基金会上班。”
陆时衍眉头微蹙:“医生不是说,建议你减少工作量吗?”
“是减少,不是停止。”林晚星打蛋的动作流畅而优雅,“而且,我现在很注意劳逸结合。”
早餐桌上,林晚星拿出一个精心设计的时间表:“看,这是我新调整的作息。”
陆时衍接过表格,仔细浏览。上面不仅标注了工作时段,还特意留出了午休、散步和产检的时间。最令他惊讶的是,林晚星甚至规划了“与宝宝交流”的专属时刻。
“每天下午三点到四点,这段时间不安排任何会议。”林晚星指着表格解释道,“我会放些轻音乐,读读书,或者就是单纯地和宝宝说说话。”
陆时衍的眼神柔和下来:“这个安排很好。”
上午九点,林晚星准时出现在基金会办公室。为了照顾她的身体,陆时衍特意将会议室改到了同一楼层,避免她上下楼梯。
今天的第一项议程是与团队讨论“母女食谱传承”活动的后续推广。
“林总,有十多家媒体想要专访您,都是关于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的话题。”助理小李汇报着工作。
林晚星思考片刻,摇了摇头:“婉拒这些专访吧。不过,我们可以策划一个系列短视频,邀请不同行业的职业女性分享她们的经验。”
会议室里顿时活跃起来,团队成员纷纷提出创意。林晚星认真听着,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阳光从窗外洒入,在她微微卷曲的发梢跳跃。
突然,她停下笔,轻轻按住腹部。
“怎么了?”坐在她旁边的项目经理关切地问。
林晚星绽开一个安抚的微笑:“没事,宝宝在踢我,提醒妈妈该休息一下了。”
她说着,从容地从包里取出一个保温杯,喝了几口温水。这个小小的插曲反而让会议气氛更加轻松。
“其实,这就是很好的素材。”年轻的文案策划忽然说,“林总在工作的同时,也不忘照顾自己和宝宝。这不就是最好的平衡示范吗?”
林晚星赞许地点头:“说得对。平衡不是刻意分割时间,而是在每个当下做该做的事。”
午休时间,林晚星严格执行自己的计划——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小憩半小时。醒来后,她一边吃着营养师搭配的午餐,一边回复邮件。
其中一封邮件引起了她的注意。那是来自一个偏远山区小学的求助信,校长希望基金会能帮助他们恢复当地传统的“农耕食育”课程。
“这个项目很有意思。”林晚星把邮件转发给陆时衍,并附言,“或许我们可以开发一套适合乡村学校的食育课程。”
陆时衍很快回复:“赞同。不过,这个项目等你产后再说。”
林晚星笑着摇摇头,回复道:“放心,我只负责策划,执行交给团队。”
下午三点,林晚星准时开始了她的“宝宝时间”。今天她选择读一本关于食物的绘本,温柔的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流淌。
“胡萝卜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小鱼生活在水中...”她一边读,一边轻轻抚摸着肚子,“宝宝,妈妈以后带你去看真正的胡萝卜地,好不好?”
腹中的孩子仿佛听懂了似的,轻轻动了一下作为回应。林晚星忍不住微笑,感受着这奇妙的连接。
就在这时,手机响起特别的提示音——那是她设置的“重要人士”专属铃声。屏幕上显示着“妈妈”两个字。
林晚星接起电话,那端传来林母关切的声音:“星星,今天身体怎么样?有没有按时休息?”
“妈,我很好。”林晚星柔声回答,“刚和宝宝读完书,现在在休息。”
“那就好。”林母语气放松了些,“我给你寄了些红枣和核桃,记得每天吃几颗。对了,你王阿姨介绍了一个很有经验的月嫂,我把联系方式发给你。”
挂断电话后,林晚星若有所思。她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文档,标题是“新手父母支持计划”。
当陆时衍下午来接她时,林晚星兴奋地分享了这个新想法:“我发现很多职场父母在育儿和工作间疲于奔命。我们基金会是否可以建立一个支持系统,提供从产前辅导到育儿指导的全方位服务?”
陆时衍仔细阅读着她初步拟定的方案,眼中满是赞赏:“这个想法很好。不过,”他合上电脑,认真地看着妻子,“第一个受益者应该是你自己。”
傍晚时分,两人并肩在公司的花园里散步。夕阳给一切都镀上了金边,林晚星的影子被拉得很长。
“其实,穿书前我也曾为平衡工作与生活苦恼过。”林晚星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回忆的恍惚。
陆时衍轻轻握住她的手,等待她继续说下去。
“那时我整天泡在厨房里,研发新菜品,经营美食博客,几乎忘了生活本该有的样子。”林晚星的脚步慢了下来,“直到有一天,我因为过度劳累晕倒在厨房里。”
陆时衍的手指微微收紧。
“在医院醒来的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如果连自己的生活都经营不好,又怎么能通过美食给别人带来幸福呢?”林晚星转头看向丈夫,眼神清澈而明亮,“所以重生后,我发誓要活出不一样的样子。”
陆时衍停下脚步,温柔地将她被风吹乱的发丝别到耳后:“你做到了。”
回到家,林晚星收到雅克发来的邮件。这个曾经的学生如今已是巴黎小有名气的厨师,信中他兴奋地分享了自己即将结婚的消息,并委婉地询问老师如何平衡婚姻与事业。
林晚星笑着回复:“记住,爱和美食一样,都需要用心经营,但又不能过分刻意。找到自己的节奏,就是最好的平衡。”
当晚,她在个人账号上发布了一段短视频,记录了自己一天的生活——从清晨的早餐准备,到工作中的专注时刻,再到与宝宝的独处时光,最后是傍晚与丈夫的并肩散步。
视频的结尾,林晚星面对镜头,真诚地说:“平衡不是完美分割每一天的24小时,而是在漫长的时光里,让重要的东西都不被辜负。”
视频发布后迅速走红,评论区充满了各种感人的故事。有年轻妈妈分享自己的挣扎,有职场女性提供建议,甚至还有几位男性读者谈论他们作为父亲如何参与家庭生活。
林晚星靠在床头,一条条阅读着这些评论,眼眶微微发热。
“你看,你已经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陆时衍递给她一杯温牛奶。
“不止是我。”林晚星接过牛奶,眼神温暖,“是所有人一起创造的这个对话。”
睡前,林晚星照例写下日记:“今天明白了,平衡的本质是和谐而非均等。就像烹饪,不同的食材需要不同的火候,关键是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
她停笔,感受着腹中宝宝有节奏的胎动,忽然想起明天要产检了。与此同时,基金会还有一个重要的合作要签约。
“明天上午产检,下午签约,晚上还要准备周末的直播内容...”她轻声念叨着,随即又笑了,“不过没关系,我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天际,清辉洒满卧室。林晚星在丈夫平稳的呼吸声中缓缓入睡,唇角还带着浅浅的笑意。
而在网络世界里,一场关于工作与生活平衡的讨论仍在继续发酵,无数人从林晚星的故事中获得启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安排。
没有人知道,此刻熟睡中的林晚星,正梦见自己牵着一个小男孩的手,在满是香草的园子里漫步。梦中,她低头对孩子说:“看,这就是妈妈平衡出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