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兮瑶一句“我有意见”,让原本和乐融融的气氛瞬间凝滞。
有人下意识想呵斥她小孩子别插嘴,可转念想起一个月前她带回家的那两千两银子,一时又气短起来,话卡在喉咙里,不上不下。堂屋里陷入一种奇异的静默。
最终,还是林正德清了清嗓子,试图缓和气氛:“丫头啊,你三叔他……”
“爹,”不等林正德说完,林兮瑶便打断了他,她知道大家是误会了她的意思,脸上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我不是针对三叔,也不是舍不得银子。我是觉得,大家是不是该转变一下思路了。”
“什么思路?”祖母周氏疑惑地问。
其他人也面露不解。
唯有林文德眼神微动,似乎想到了什么,若有所思地看着她。
林兮瑶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长辈,声音清晰而沉稳:“祖父、祖母,你们要明白,从三叔中举的那一刻起,我们林家今后便要改换门庭,不再是过去那个普通的庄户人家了。你们承认吧?”
祖父林昭海和祖母周氏对视一眼,缓缓点头。
“改换门庭,不仅仅是门楣高了,更是治家的思路、规矩、乃至财富的分配方式,都要随之改变。”林兮瑶继续说道,“如果还抱着过去那种‘所有收入归公中,所有支出由长辈统一安排’的老法子,恐怕将来会生出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嫌隙。”
“祖父、祖母,我知道你们一直秉持公心,处事公平。但年收入二十两银子和年收入两千两甚至更多的家庭,管理方式能一样吗?以前家里穷,大家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只想把日子过好。可如果将来家里产业多了,进项也复杂了,每个人的心思、每个小家的盘算,就不一定还能像现在这样纯粹了。”
她顿了顿,这世上,可以共患难,却不能同富贵的例子,听得太多了。
“你胡说八道什么!”大伯林崇德性子急,听到这里,忍不住涨红了脸反驳,“我们是一家人!怎么会……”
“大伯,您先听我把话说完。”林兮瑶平静地看着他。
“老大(大哥),你先听兮瑶说完。”祖母周氏和林文德几乎同时开口。
林崇德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气呼呼地坐下。
林兮瑶这才继续道:“我自然相信我们此刻在座的都是至亲,心在一处。但我们家不可能永远都只有眼前这几口人。远的不说,大哥年纪不小,很快就要娶妻了吧?以我们家现在的条件,无论大哥娶的是哪家姑娘,我相信大伯母给大哥选的,家庭条件都不会太差。新人进门,她的想法、她娘家的观念,是否还能和我们家现在这样毫无保留地融为一体?这可说不准。”
她看向脸色变幻不定的王氏:“大伯母,我知道您可能觉得我想多了,新媳妇进门自然要守家里的规矩。但大伯母您想想,被迫遵守的规矩,和心甘情愿认同并维护的规矩,带来的家庭氛围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容易积累怨气,后者才能让家族真正团结,长久发展。是不是这个理?”
被点名的王氏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又觉得侄女的话似乎有几分道理,一时语塞。
“丫头,你到底想说什么?”林正德皱着眉,替大家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林兮瑶深吸一口气,掷地有声地说:“我想说的是,祖父、祖母、爹、大伯、三叔,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家族想要兴旺发达,甚至期望能长盛不衰,一套清晰、公平、能被所有成员认可并遵守的家规是基石!我们何不趁此机会,把我们林家的家规,好好立起来!”
“家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