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全面推行的诏书很快就下来了,盖着玉帝的宝玺,由太白金星亲自送到改革司。
“李司主,这次可是动真格的了。”太白金星将诏书递给我,神色复杂,“天庭八部、三十六司,全部要按优化方案进行改革。三个月内必须完成第一阶段。”
送走太白金星,改革司立刻进入战时状态。
我将全司仙官分成八个小组,每组负责一个部门的改革推进。王副司主统筹全局,我亲自带队负责最难啃的几个部门。
头半个月,推进出奇地顺利。
有了试点部门的成功经验,再加上玉帝诏书的权威,大多数部门都表现出积极配合的态度。改革司的仙官们每天奔波在各司部之间,指导流程优化,解答各种问题。
但很快,暗礁开始浮现。
这日,负责灵兽监的小李垂头丧气地回来汇报:“司主,灵兽监表面答应改革,实际上在搞‘选择性执行’。”
“怎么说?”
“他们把容易改的、不影响利益的环节都优化了,但涉及到灵兽分配、饲养资源调配这些核心利益的部分,纹丝不动。”小李愤愤道,“我问起来,他们就说‘需要时间研究’。”
紧接着,老张那边也传来类似的消息。天工坊在仙器制作流程上做了优化,但在材料采购这个油水最多的环节,依然维持原状。
“司主,这样下去不行啊。”王副司主汇总各小组的报告,忧心忡忡,“各部门都在玩‘挑肥拣瘦’的把戏,核心利益一点不动,改革就成了表面文章。”
我点点头。这种情况在我预料之中。
在剑道中,遇到这种全面防御的对手,最好的办法不是强攻,而是找到防御最薄弱的一点,集中力量突破。
“传令各小组,”我下令,“改变策略,不再要求各部门全面推进,而是每个部门选择一到两个关键环节重点突破。”
“可是司主,这样会不会...”
“记住,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我打断王副司主的疑虑,“我们要让所有人看到,改革是动真格的,不是走过场。”
新的策略很快见效。
小李小组盯死了灵兽监的灵兽分配环节,要求公开所有灵兽的分配标准和结果。老张小组则咬住天工坊的材料采购,要求引入竞争机制。
这一下,捅了马蜂窝。
灵兽监监正直接找到改革司,拍着桌子吼道:“李司主!你们这是要断我们灵兽监的活路啊!”
“何出此言?”我平静地问。
“灵兽分配历来由监正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这是千年惯例!现在要公开标准,还要公示结果,这让其他部门怎么看我们?”
“正因为是千年惯例,才更需要改革。”我寸步不让,“公开透明,对灵兽监、对其他部门都是好事。”
类似的场景在其他部门陆续上演。改革司像是捅了马蜂窝,每天都有部门主官找上门来理论。
但我早有准备。每次对峙,改革司都能拿出确凿的证据——某次灵兽分配中的不公,某批材料采购中的猫腻。
在铁证面前,各部门主官往往哑口无言。
一个月后,第一阶段改革总结会上,我向玉帝和各位长老汇报成果:
“灵兽监已实现灵兽分配标准公开化,天工坊材料采购引入竞争机制后成本下降三成,仙籍管理处飞升仙官接待时间缩短一半...”
听着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成果,连一向挑剔的太上长老都微微颔首。
会后,王母娘娘特意留下我:“李司主,这次改革推进得很好。不过...”
她欲言又止。
“娘娘有何指教?”
“你可知道,为何各部门对核心利益如此看重?”王母娘娘轻声道,“因为这些利益,往往不只是个人的,还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关系。”
我若有所思。
回到改革司,王副司主兴奋地迎上来:“司主,第一阶段大获成功!接下来是不是该全面推进了?”
“不,”我摇摇头,“接下来,我们要停一停。”
“停一停?”王副司主不解。
“改革就像练剑,要张弛有度。”我解释道,“第一阶段我们推进得太猛,需要给各部门一个消化和适应的过程。强行推进,反而会适得其反。”
王副司主恍然大悟:“司主说得对。那接下来...”
“接下来,改革司要转变角色,从推动者变成服务者。”我已有打算,“帮助各部门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让改革的成果真正惠及所有仙官。”
有时候,退一步不是为了放弃,而是为了跳得更远。
这场改革是场持久战,我有的是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