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十八,黄道吉日,宜开市、纳财。沉寂了一段时间的西市东北街,因着“醉烟楼”京城分号的开业,骤然变得热闹非凡。
尚未到吉时,酒楼门前已是车马簇簇,人流如织。红绸覆盖的鎏金招牌高高悬挂,门前两尊石狮系着红绸花球,显得格外气派。柳如烟今日显然是精心打扮过,穿着一身绯红色织金缠枝牡丹的锦缎袄裙,外罩一件雪白的狐裘,云鬓高绾,珠翠生辉,既不失江南女子的妩媚,又添了几分北地佳丽的明艳大气。她立于门前,笑靥如花,从容不迫地迎接着各方来客,言谈举止,滴水不漏。
吉时一到,鞭炮齐鸣,噼啪作响,红色的碎屑漫天飞舞,浓郁的硝烟味混合着冬日清冷的空气,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喜庆氛围。在众人的瞩目下,柳如烟亲自上前,与林砚一同拉下了覆盖牌匾的红绸。
“醉烟楼”三个鎏金大字赫然呈现,笔力遒劲,结构舒展,带着一股洒脱不羁的文人风骨,正是林砚亲笔所题。这手字一露,立刻引来了一片喝彩声。不少前来捧场的文人士子,如翰林院编修周平等人,更是驻足品评,赞叹不已。林砚“词仙”之名早已远播,如今这手不俗的书法,更坐实了他才子的名头,无形中为这新开的酒楼镀上了一层雅致的文化光环。
“林待诏真是文武全才,这手字,颇有晋唐风骨!”
“醉烟楼……好名字,烟雨江南,醉人心魄,与柳掌柜的风采相得益彰啊!”
在一片赞誉声中,宾客们被训练有素、衣着统一的伙计们热情地引入楼内。
甫一进入,众人便觉眼前一亮,与外界的喧嚣寒冷截然不同。厅内暖意融融,炭盆摆放得恰到好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雅的腊梅香。装修并未追求极致的金碧辉煌,而是以雅致、舒适为主。一楼大厅宽敞明亮,桌椅皆是上好的花梨木打造,摆放疏朗,避免了拥挤感。墙壁上悬挂着不少当代名士的字画——部分是林砚通过张崇的人脉借来撑场面的,博古架上陈列着精美的瓷器、奇石,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厅一侧特意搭建的一个小巧舞台,此刻,一位请自江南、嗓音清越的说书先生正端坐其上,醒木一敲,便开始讲述一段林砚“新作”的、糅合了江湖侠义与志怪传奇的《聂隐娘传》。情节曲折离奇,语言生动,立刻吸引了不少客人驻足倾听,叫好声不时响起。
二楼则是一个个独立的雅间,以“梅”、“兰”、“竹”、“菊”等命名,更为私密安静。一些不愿抛头露面的官员或喜好清谈的文人,便被引至此处。
而醉烟楼真正的杀手锏,在于其菜品。柳如烟深谙“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道理,此番进京,她带来的不仅是江宁醉烟楼的招牌菜,如蜜汁炙肉、脆皮炸鸡,更融合京城口味与北方食材,推出了数道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新菜。
“金齑玉鲙”——取最新鲜的黄河金鳞鲤鱼,片得薄如蝉翼,配以秘制酱汁,鲜嫩爽滑;
“蟹酿橙”——将蟹肉、蟹黄填入鲜橙之中,蒸制而成,橙香与蟹鲜完美融合,构思巧妙;
“山家三脆”——精选山珍,以特殊技法烹制,口感脆嫩,清新解腻;
更有一道“拨霞供”,以鹿肉涮煮,蘸以特制酱料,在这冬日里吃起来暖意融融,引得尝鲜的宾客赞不绝口。
酒水方面,除了名声在外的“甑霞酿”系列,还有从江南运来的各种黄酒、花雕,以及一些迎合北方士绅口味的烈酒,应有尽有。
“妙啊!这‘蟹酿橙’竟能如此搭配,柳掌柜心思之巧,令人叹服!”一位品尝过的老饕抚掌赞叹。
“这‘甑霞酿·风宴’,醇厚甘冽,果然名不虚传,比之御酒也不遑多让!”
美食、美酒、雅致的环境、新奇的说书,再加上老板娘柳如烟长袖善舞,亲自到各桌敬酒,言笑晏晏,气氛被烘托得极为热烈。不仅预定的座位爆满,连门外都排起了等候的长队。京城中消息灵通之辈,皆以能在这开业首日进入醉烟楼为荣。
林砚与周平、以及几位相熟的翰林院同僚坐在二楼一间名为“兰”的雅间内,透过微微开启的窗缝,看着楼下喧嚣而有序的景象。
“安之兄,你这红颜知己,真是了不得!”周平抿了一口酒,低声笑道,“我看用不了几日,这醉烟楼便要成为西市新的风向标了。”
林砚微微一笑,并未多言,只是举杯示意。他的目光扫过楼下,看到柳如烟正与一位看似商人、实则与漕运衙门关系密切的宾客低声交谈,片刻后,那宾客面露满意之色,显然柳如烟又拿下了一单生意,或者说,又建立起了一条潜在的信息渠道。
他知道,柳如烟早已安排好了人手,那些穿梭于席间的伶俐伙计,那些在雅间外侍候的贴心侍女,其中不乏耳聪目明之辈。宾客们在酒酣耳热、高谈阔论之间,不经意流露的朝堂动向、官场轶事、市井流言,都会被悄然记下,汇集成册。这条他寄予厚望的信息网络,在醉烟楼开业的喧嚣与烟火气中,已悄然铺开了第一根丝线。
与此同时,林府之内,苏婉儿正听着丫鬟婵儿带回的关于醉烟楼开业盛况的描述。
“听说人山人海,柳姑娘那身衣裳,可气派了……还有林公子题的匾额,大家都夸好……”婵儿小心翼翼地汇报着。
苏婉儿静静地听着,手中绣着的寒梅图针脚依旧平稳,只是偶尔,那针尖会微微停顿一瞬。她面上无波无澜,只淡淡说了一句:“知道了。”便不再多言。只是在她心中,那股不甘人后的劲头,愈发强烈起来。
夜幕降临,醉烟楼内依旧灯火通明,笑语喧哗。柳如烟送走最后一批意犹未尽的客人,站在门口,望着门前尚未散尽的马车和悬挂的耀眼灯笼,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混合着疲惫与巨大满足的笑容。这一炮,她打响了。接下来,便是如何将这红火的势头维持下去,并将这醉烟楼,真正经营成公子手中一张无形而有力的牌。帝都洛阳的夜,因这一抹亮色,似乎也变得更加迷离而深不可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