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雨柔化解人鸟冲突的佳话还在流传,沈墨这边,也正经历着一场静默而深刻的蜕变。那副传承了不知多少代、油光温润的龟甲和铜钱,被他用一块素净的绸布仔细包好,收入了书柜最深处,不再轻易动用。
他彻底摒弃了依赖外物卜算的习惯,将全部心神沉入云疏所指点的“问心”之道。这并非易事,需要极强的直觉和定力,在纷繁复杂的信息和重重迷雾中,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源于本心的灵光一现,其结果也往往带有某种模糊性和主观性,远不如清晰的卦象来得“可靠”。
起初,家族中一些习惯于依靠明确卦象做决策的长辈对此颇有微词,觉得沈墨此举太过冒险,将家族利益寄托于虚无缥缈的“感觉”之上。
一次重要的家族会议上,就一项涉及巨额资金海外收购的提案进行表决。前期调研数据完美,市场前景看似一片光明,绝大多数人都持赞成态度。唯有沈墨,在仔细聆听了所有汇报后,眉头却越皱越紧。
他闭上眼,努力排除那些乐观数据的干扰,沉心自问。一种极其微弱、却如芒在背的不安感,始终萦绕在心头,仿佛在无声地警告他,那片看似繁华的市场背后,潜藏着未被察觉的巨大漩涡。
他睁开眼,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我反对。此事,我感觉……不妥。看似繁花似锦,实则根基虚浮,恐有陷阱。”
这话一出,会议室一片哗然。
“沈墨!感觉?就凭你一句感觉,就要否定我们几个月的调研成果?”
“是啊,数据都在这里,风险可控,收益巨大!”
“没有卦象支撑,仅凭感觉,如何服众?”
面对质疑,沈墨没有争辩,只是重复道:“我的‘心’告诉我,不能去。”
最终,在他的极力坚持和家族对他以往积累的信任下,这项收购案被暂时搁置。
几个月后,惊人的消息传来。那家被收购目标所在的国家,突然爆发了剧烈的政治动荡和金融管制,所有外资项目被冻结,损失惨重。而沈家,因为沈墨的“感觉”,成功避开了这场灭顶之灾!
此事在沈家内部引起了巨大震动!所有人都后怕不已,也对沈墨那玄乎的“问心”之道,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信服。
自此以后,沈墨在家族决策中的地位显着提升。他不再需要解释太多,往往只是在关键节点,说出自己的“感觉”——“此事可为,时机在东南”、“此人不可深交,面善心异”、“此项目表面光鲜,内里耗损过大”……他的判断越来越精准,多次帮助家族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避开暗礁,抓住转瞬即逝的良机。沈家在他的“问心”指引下,发展得比以往更加平稳、顺遂,许多潜在的危机都被消弭于无形。
这天,沈墨来到云疏的出租屋,恭敬地汇报了近期的感悟和家族的情况。
云疏正拿着一本时尚杂志,百无聊赖地翻看着上面的美食广告,听完后,眼皮都没抬,懒洋洋地说:“嗯,知道看路了,总比埋头乱撞强。不过,老是盯着自己家那一亩三分地,也挺没劲的。”
沈墨闻言,心中一动,如同被点醒。是啊,“问心”感知吉凶,难道只能用于家族利益的趋避吗?这份能力,或许可以有更大的用处。
他想起前段时间某地突发山洪造成的惨剧,又联想到自己偶尔会产生的一些关于天气、地脉的微弱心悸……一个念头逐渐清晰。
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新的光芒:“老祖宗,我明白了。或许……我可以尝试将这种感知,用在更广阔的的地方。比如,看能不能提前‘感觉’到一些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哪怕只是模糊的预警,或许也能减少一些损失……”
楚雨薇和楚天明在一旁听着,眼中都露出赞许之色。沈墨这是要将他的能力,用于公益了。
云疏终于从杂志上抬起眼,看了沈墨一眼,嘴角似乎弯了一下:“随你。能少死几个人,总归是件小事。不过,量力而行,别把自己累着了,麻烦。”
得到老祖宗这算是鼓励的回应,沈墨心中豁然开朗,仿佛看到了自己“问心”之道前方,一条更加宽广、也更有意义的道路。他不再仅仅是一个为家族卜算吉凶的术士,而是开始尝试,以己之心,去感应天地之机,为这世间,尽一份微薄却关键的力量。这份转变,悄无声息,却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