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傍晚,白杨在小区里玩滑梯时,看到隔壁单元搬来了新邻居——一对中年夫妇和一个看起来和他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小男孩穿着黑色的运动服,背着一个大大的书包,站在搬家公司的卡车旁,眼神里没有同龄孩子的兴奋,反而透着一种不符合年龄的成熟和警惕。 白杨主动跑过去,笑着说:“你好!我叫白杨,就住在隔壁单元。你叫什么名字呀?我们可以一起玩滑梯吗?” 小男孩抬起头,看了白杨一眼,眼神冷冷的,没有回答,反而转身走到中年夫妇身边,小声说:“爸妈,我想先去房间整理东西。”他的声音很平静,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叽叽喳喳,反而带着一种超出年龄的沉稳。 白杨愣了一下,心里泛起一丝疑惑——这个小男孩看起来很奇怪,既不喜欢和同龄人玩,说话也不像普通的五岁孩子。他回到家,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隔壁单元来了新邻居,有个小男孩和我差不多大,但是他不喜欢说话,眼神也冷冷的,好奇怪呀。” 妈妈正在做饭,听到白杨的话,笑着说:“新邻居刚搬来,可能还不适应。等过几天我们去拜访他们,送点水果,熟悉了之后,那个小男孩就会和你一起玩了。” 周三下午,妈妈带着白杨和白星,拿着一篮水果,去新邻居家拜访。开门的是小男孩的妈妈,她热情地邀请他们进屋。小男孩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手里拿着一本《资治通鉴》,看得很认真,连有人进来都没有抬头。 “这是我儿子,叫陈默。”陈默妈妈笑着介绍,“他平时就喜欢看书,不太爱说话,你们别介意。” 白杨凑过去,看到陈默手里的《资治通鉴》,惊讶地说:“你也喜欢历史呀?我大姐也喜欢历史,她还教我用故事记忆法记历史呢!” 陈默终于抬起头,看了白杨一眼,淡淡地说:“历史不是用来讲故事的,是用来借鉴的。比如‘安史之乱’,要是唐玄宗能早点看清安禄山的野心,就不会有后来的战乱了。” 这番话从一个五岁孩子嘴里说出来,让白杨和妈妈都很惊讶。妈妈笑着说:“陈默懂得真多,比很多大孩子都厉害。白杨,你要向陈默学习,多看书,多思考。” 陈默却没有露出开心的表情,反而低下头,继续看书:“我只是喜欢历史而已。” 回家的路上,白杨心里的疑惑更重了:“妈妈,陈默怎么懂得这么多呀?他还说历史是用来借鉴的,不像普通的小朋友。” 妈妈想了想,说:“可能陈默家里人喜欢历史,从小就教他很多知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陈默喜欢历史,也很正常。以后你可以多和他聊聊历史,说不定你们能成为好朋友。” 但白杨还是觉得不对劲——陈默不仅懂得多,言行举止也太成熟了,甚至有点像……像成年人。他想起自己重生的经历,心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陈默会不会也和自己一样,是重生的? 这个念头让白杨既兴奋又紧张——如果陈默也是重生的,那他们就能互相理解;但如果不是,自己的想法就太荒唐了。他决定,以后要多观察陈默,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有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