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下午的课间,白玲正在整理历史笔记,班里的“理科尖子生”王浩突然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本历史课本,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白玲,你能帮我讲讲‘安史之乱’的影响吗?我昨天听我同桌说,你用故事记忆法讲历史特别清楚,我想试试能不能听懂。”天听我同桌说,你用故事记忆法讲历史特别清楚,我想试试能不能听懂。” 白玲有些惊讶——王浩之前总说“文科没前途”,还劝身边的同学选理科,现在竟然主动来请教历史问题。她赶紧放下笔记,拿出自己的历史时间轴:“当然可以!我们先看时间轴,安史之乱发生在755年到763年,唐玄宗后期,你可以先记住‘皇帝昏庸、节度使叛乱’这两个关键词。” 她一边指着时间轴,一边用故事的方式讲解:“当时唐玄宗宠爱杨贵妃,重用奸臣,安禄山和史思明趁机叛乱。这场战乱持续了8年,让唐朝人口减少、经济衰退,还让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最后导致唐朝走向衰落。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大家庭因为家长糊涂,家里出了乱子,最后家道中落’,这样就容易记了。” 王浩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点头:“原来可以这么记!我之前死记硬背‘经济衰退、藩镇割据’,总记不住,现在听你这么一讲,一下子就明白了。还有‘藩镇割据’,是不是就像家里的亲戚不听家长的话,自己说了算?” 白玲笑着点头:“对!你这个比喻很形象。其实历史和生活息息相关,只要找到联系,就不难理解。” 王浩拿起历史课本,翻到“安史之乱”那一页:“我以后能不能经常请教你历史问题呀?我发现文科也不是那么枯燥,尤其是用故事的方式学习,还挺有意思的。” 周围的同学听到他们的对话,纷纷围过来。“王浩都开始学文科了,看来文科真的有魅力!”“白玲,你也教教我呗,我历史总考不好。”“我们不如成立一个‘文理互助小组’,文科生帮理科生学历史政治,理科生帮文科生学数学,怎么样?”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大家的响应,白玲笑着说:“好呀!这样大家互相帮助,都能进步。我负责整理历史学习资料,王浩负责整理数学公式,我们一起把小组办起来。” 放学时,王浩主动跟白玲一起走:“之前我总说文科不好,是我太片面了。看到你选文科后这么努力,还带动大家一起学习,我才知道,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价值,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白玲看着王浩真诚的眼神,心里满是欣慰:“没关系,现在明白也不晚。不管选文科还是理科,只要坚持热爱,就一定能学好。” 回家的路上,白杨看到白玲和王浩一起走,还在讨论问题,好奇地问:“大姐,那不是之前说文科不好的同学吗?你们怎么在一起呀?” 白玲把王浩请教历史、成立文理互助小组的事情告诉了白杨,白杨开心地说:“太好了!现在不仅文科同学支持你,理科同学也认可你了。这说明你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了别人对文科的看法,太厉害了!” 白玲摸了摸白杨的头,心里满是感慨。外部视角的转变,从同学的质疑到认可,从理科生的排斥到主动请教,这些变化不仅让她更有信心,也让她明白:真正的认可,不是靠说服,而是靠自己的行动和坚持。而这份来自外部的认可,会成为她追梦路上的又一份动力,让她在文科的道路上,走得更坚定、更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