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村的雨停在黄昏,滑坡现场还留着湿漉漉的泥泞。
挖掘机停在路边,驾驶员正用抹布擦着车窗 —— 这是周聿清晨协调来的救援设备,此刻刚完成收尾作业。
沈清姿蹲在临时指挥部的帐篷里,对着物资清单核点剩下的矿泉水和面包。
指尖沾着账本上的墨渍,连打了两个哈欠 —— 从清晨接到村长电话,到跟着县应急局的人一起守在现场,她没顾上吃一口热饭,只在救援队伍挖到被困老乡时,喝了半瓶周聿让李副县长捎来的凉水解渴。
“沈书记,老乡们的临时安置点都安排好了,卫生院的人也去做过健康检查了。”
村干部老张掀着帐篷帘走进来,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您协调的那批应急物资刚够分,剩下的修补房屋清单,等明天天晴了就联系工匠。对了,周同志协调的救援队伍刚撤走,说设备先放村口,后续清理还能用。”
沈清姿接过清单,刚要在末尾签字,就听见帐篷外有人喊老张的名字。
她抬头往外看,夕阳正把远山染成橘红色。一辆越野车碾过刚被救援队伍清理出的临时通道,停在帐篷不远处 —— 车牌是省城的,她心里忽然咯噔一下。
车门打开时,她先看到了那件熟悉的深灰色冲锋衣 —— 袖口沾着高速服务区的泥点,下摆还挂着几根山路旁的草屑。
来人快步走向帐篷,身影在暮色里越来越清晰,眼尾的红血丝和她早上视频时看到的一模一样。
是周聿。
沈清姿手里的笔顿在纸上,墨点晕开一小片。
她几乎是下意识地站直身体,看着他走近:他头发有些乱,怀里还抱着个黑色的保温袋,想必是从省城直接赶过来的;手指上沾着咖啡渍,和他早上在会议桌前跟她视频时的样子,几乎没差多少。
帐篷里的其他人也注意到了,老张先迎上去:“周同志?您怎么亲自来了?早上您在视频里说让王处代开会议,我们还以为您得忙完省城的事才过来!”
周聿点点头,目光却没离开沈清姿。
扫过她沾着泥的裤脚、被救援绳磨出毛边的袖口,最后落在她眼下的青黑上,喉结轻轻动了动。
他没先跟老张寒暄,只朝着沈清姿走过去,声音比早上视频时更低了些,带着赶路后的沙哑:“都安顿好了?最后那户老乡没受伤吧?”
沈清姿这才回过神,把笔塞进衣兜,指尖蹭到兜里的手机 —— 早上雨最大的时候,给她发救援专家的联系方式,最后一条消息还停在 “我现在立马过来,等我”,她当时忙着指挥清理路障,没来得及回复。
“嗯,被困的老乡都救出来了,就是有点受惊吓,安置点给煮了姜汤。” 她说着,才发现自己的声音有些哑,“你…… 会议真的让王处代劳了?”
“没什么比你这边重要。” 周聿把怀里的保温袋递过来,“从省城过来的时候,在县城的店里买的,热粥还温着,我让店家多放了点糖。早上视频看你嘴唇发白,知道你没心思吃饭。”
保温袋的拉链还带着他手心的温度,沈清姿接过来时,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 —— 比视频里看着凉,想必是一路没开暖气赶过来的。
她低头看着袋子,忽然想起早上最慌的时候,他一边跟救援专家通电话,一边在视频里跟她说 “别站在滑坡边缘,等我来”,那时候她还笑着让他别挂心,可此刻看着他风尘仆仆站在眼前,才忽然明白 “等我来” 三个字,不是说说而已。
“怎么不说话?” 周聿伸手,指尖轻轻碰了碰她脸颊上没擦干净的泥渍 —— 是早上帮老乡递水时沾到的。
动作很轻,像怕碰疼她,“累傻了?刚才李副县长说你差点被滚下来的小石块砸到,是真的吗?”
沈清姿抬头,撞进他带着血丝却格外亮的眼睛里,忽然就笑了 —— 不是早上对着老乡时的安抚笑,是从嘴角弯到眼底的笑,连眼角的细纹都透着松快。
“没有,就是块小石子,老张帮我挡开了。” 她拎着保温袋往帐篷外走,“带你去看看安置点吧,老乡们还在说你协调的救援设备专业呢。”
周聿跟在她身后,两人并肩走在刚清理过的小路上。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偶尔遇到没铺平的泥坑,他会伸手扶她一把,掌心的温度透过衣袖传过来,和早上他在视频里让她 “抓稳旁边的树” 时的语气,一样稳。
路过一棵被滑坡冲歪的樱桃树时,沈清姿停下脚步:“这棵树明年还能结果,等开春了让老乡们扶一扶,绑上支架就行。之前跟你说想在樱林旁种茶树,现在看来得等房屋修补完再说。”
周聿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树桠上还挂着几片没掉的叶子,沾着泥却透着劲。“嗯,” 他点头,“我在来的路上就联系了林业站的朋友,明天让他们来看看,顺便帮村里检查其他的树。就像上次对接国际旅游平台那样,他们说会派专业的人来指导,不用你操心。”
安置点的院子里,老乡们正围着篝火煮姜汤。看到沈清姿和周聿来,都热情地招呼。李婶拉着沈清姿的手,又看着周聿:“周同志,多亏您从省城调过来的救援队伍,设备专业,不然咱们还得耽误不少时间。早上您让李副县长捎来的面包,老乡们都说比城里买的软和。”
周聿笑着摆手:“是大家一起努力,我就是帮着对接了下资源。清姿早上在雨里守了三个小时,比我辛苦多了。”
沈清姿坐在篝火旁,打开保温袋,把热粥倒进碗里。周聿坐在她旁边,帮她把豆沙包掰成小块,递到她手里:“慢点吃,别烫着。早上视频看你没胃口,特意让店家少放了点姜丝。”
她咬了口豆沙包,甜糯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和她以前在周家时,张阿姨给她做的口味一模一样 —— 没想到这么多年,他还记得。
篝火的光映在两人脸上,老乡们的谈笑声渐渐远了些。
沈清姿喝着粥,忽然抬头看周聿:“省城那边…… 外商没意见吗?早上你还说要跟他们签能源合作的补充协议。”
周聿看着她眼里的担心,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动作和他早上在视频里让她 “别慌” 时的语气一样自然:“放心,王处已经跟外商沟通过了,补充协议我让助理发电子档过去签。再说,再重要的合作,也比不上你平安。”
他说这话时,没带任何刻意的温柔,却比早上在视频里说 “等我” 时更戳人 —— 就像他在路上反复看救援现场视频时,满脑子想的都不是协议能不能签成,而是她有没有站在危险的地方,有没有记得喝姜汤。
沈清姿的耳尖悄悄热了,低头继续喝粥,却忍不住把碗往他那边凑了凑:“你也吃点,早上开会肯定也没顾上吃饭。”
周聿笑着接过她递来的勺子,喝了口粥。
篝火噼啪作响,远处传来老乡们唱的彝族山歌,调子和早上救援成功时,他们围着篝火唱的一模一样。
他看着身边低头喝粥的沈清姿,又看向远处亮着灯的安置屋,忽然觉得,这一路从省城到云岭的奔波,都值了 —— 只要她平安,只要云岭的老乡们安稳,其他的都不重要。
夜深时,周聿送沈清姿回合作社。路上没什么人,只有月光洒在刚被清理过的泥路上,泛着淡白的光。
走到合作社门口,沈清姿停下脚步:“你订的民宿在哪?要不要我让老张给你指路?村里的路晚上容易绕。”
“不用,李副县长已经给我发了定位,就在镇上,离这不远。” 周聿看着她,“你早点休息,明天我来帮你整理灾后的资料,就像上次整理茶旅项目规划那样。”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睡前记得泡个脚,我在你门口放了艾草包 —— 早上视频看你手脚凉,特意让机场的药店给装的,驱寒。”
沈清姿愣了愣,才发现门口的台阶上真的放着个小袋子,和她早上收到的应急物资一样,贴着张小小的便签,写着 “煮十分钟就行”。
她看着周聿的背影消失在月色里,弯腰拿起艾草包,指尖触到袋子里的温度,心里像被篝火烘着,暖得发烫。
她知道,从他踩着刚清理好的泥泞出现在帐篷前的那一刻起,有些东西就不一样了。
那些早上视频时的牵挂、协调救援时的急切、赶路人的风尘,都在这灾后的重逢里,被篝火的光、热粥的暖、还有他眼里的在意,悄悄融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
未来的路还长,云岭的茶还要种,樱还要开,而他们,会像早上一起守着救援现场那样,一起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