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称呼寺庙的正门为大门是不对的,准确的叫法应该叫三门,有些信徒也称其为山门。
对于三门和山门的区别,此处便不再赘述。
···
扫视了一眼牌匾后,叶辰首当其冲、直奔院内而去。
正如李婉儿所说的那般,灵禅寺极大,且严格按照佛家理念修建。
其遵循中轴对称原则,以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为南北主轴线,钟鼓楼、配殿等对称分布两侧。
其中,大雄宝殿和藏经楼不对外开放,属佛家重地。
尽管一个小时前外面下了一场大雨,可寺庙里却依旧有着不少的信徒。
叶辰则是不予理会,默不作声的直奔大雄宝殿而去。
在进入大雄宝殿之前,有一院墙围栏,唯一的一扇门前还有四个年轻和尚把守。
叶辰选择了无视,迈着大步就要硬闯。
然而,那四个和尚见叶辰要擅自进入,当即手持棍棒拦了过来。
叶辰眉头一皱,气沉丹田间,道法力瞬间充斥在了他的全身各处。
“让无念住持出来见我!”
只听叶辰一声怒喝,那四个和尚心头一震,双手紧握的木棒竟忽然断裂了开来。
四个和尚面面相觑,其中一个脑子还算灵活,转头就要去禀报。
然而就在此时,一阵沧桑的声音忽然响起。
“让他们进来吧···”
听到这句话,叶辰迈起双脚穿过院墙,直奔大雄宝殿而去。
此时,灵禅寺大雄宝殿的门敞开着,叶辰为首、冷月和李婉儿分别在其左右。
大雄宝殿的顶部呈穹庐状,由数十根大木柱和数不清的雕花梁枋支撑,天花板被勾勒的美轮美奂。
三座巨大的金色佛像以竖三世佛的纬度摆放,从左到右分别为燃灯古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
竖三世佛的纬度主要强调过去、现在、未来,如此排列纬度,国内十分少见。
叶辰只是扫视了一眼三尊佛像,便将视线定格在了佛像下一个盘腿打坐的老僧身上。
这老僧低眉垂目、面容古朴且又深沉,不同于电视剧扮演的那般,他的皮肤好似饱受风霜剥蚀,犹如铜像般坚毅。
尤其是他的眼睛,清澈且明亮,可不知怎的,叶辰还看出了一丝黯然。
通过僧袍上的血迹不难猜出,这老僧应该就是灵禅寺的无念住持了。
三人才迈步于殿内,无念住持便喊出了一道佛号。
“南无阿弥陀佛···”
“老衲有失远迎,还望各位见谅···”
无念住持话音刚落,就瞥见了叶辰身后的冷月。
这一刻,无念住持不知怎的,浑身上下打了个冷颤,目中露出了惊恐的表情。
可紧接着,无念住持又恢复了先前的神采,口中嘀咕了一句阿弥陀佛。
叶辰并未察觉到无念住持这些细微的变化,他摆了摆手,直接开门见山道。
“无念住持,今冒昧打扰,你应该知道我们的目的。”
“说吧,你到底得罪了谁?我的兄弟马牛基究竟去哪儿了?”
无念住持听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唉···”
“作孽呀,这一切都是孽啊···”
“这位施主,实不相瞒,你口中的那位出马弟子已经被人给抓走了。”
听到了这,叶辰的瞳孔猛然间一缩,一个箭步冲上前去,薅住了无念住持的衣领。
“说!”
“究竟是谁抓走了马牛基?那群人究竟是何来历?!”
说话间,叶辰眯着双眼,死死的盯着无念住持。
“还有!那群人为何只抓走了马牛基和你的徒弟,为什么没有将你抓走?!”
见叶辰的情绪再次激动了起来,冷月和李婉儿赶忙冲上了前来。
“叶辰,有话好好说,先不要动手。”
“依我看,无念住持似乎也是无奈,此事定当另有隐情。”
一旁,李婉儿也赶忙劝阻。
“是啊叶辰哥,你先不要激动,我们有什么话好好说。”
听到二女的话后,叶辰的情绪这才渐渐平静了下来。
他深呼吸了一口气,便松开了无念住持的衣领。
无念住持自始至终都没说一句话,待叶辰松开他的衣领后,他转头朝着冷月双手合十的施了一礼。
“阿弥陀佛,多谢女施主···”
然而,冷月似乎并未领情,对着无念住持冷哼了一声。
“哼!”
“多余的话就不用说了,快告诉我们,马牛基究竟被何人带走了。”
这次,无念住持没有隐瞒,口中缓缓吐出了三个字。
“白莲教。”
听到白莲教三个字后,叶辰先是一愣,脑海中回想起了三个身影——吴麻子、华云飞及刘司主。
三人中刘司主在白莲教中地位最高,但三人都有着同一个下场,那便是死在了叶辰的手中。
想到了这,叶辰的眉头再次紧皱了起来,心中更是对马牛基的安危而感到担忧。
别的尚且不说,那日与马牛基一同摧毁了白莲教在石龙山的基地,单单是这一件事,就足以让马牛基被白莲教千刀万剐的了。
毕竟,白莲教属于邪教,不敢明目张胆的现世,能建立起一个基地不知晓要花多少心思。
同样的,在听到白莲教这三个字后,冷月和李婉儿的心也不由得咯噔一跳。
尽管李婉儿之前从未与白莲教打过交道,可自从马牛基代师收徒后,对李婉儿讲述了不少关于他和叶辰在临沂的往事。
其中,白莲教就是马牛基重点讲述的一个故事。
一想到白莲教的教徒们生性残暴的一面,李婉儿的双眼一红、再次呜咽的哭了起来。
“竟然是他们···”
叶辰在口中嘀咕了一句,便再次开口问道。
“既如此,我想他们不会无缘无故的盯上你。”
“说说吧,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无念住持目视着远方,思绪仿佛被拉回了从前。
半晌后,终于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述了起来。
原来,在三百年前,灵禅寺有一位得道高僧,唤虚名。
那个时代,虽正值康熙盛世,可从天朝再落地到地方,实际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改善,当地官员更是贪赃枉法,丝毫不顾百姓的死活。
凭着清政府对佛教的宽容,虚名法师广济贫苦百姓,深得百姓崇敬。
一年七月,临沂市突降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