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剑飞站在众人面前,神情严肃地谈论着中日战争。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仿佛带着一种不可撼动的力量。
“只要我们的正面战场能够稍微缓一口气,站稳脚跟,然后与鬼子展开几场大规模的会战,大量消灭他们那严重不足的兵力,消耗他们那脆弱的经济基础和国力,那么中日之间就会进入僵持对峙的阶段。”
宋剑飞的话语,让在场的人们都不禁为之一震。
然而,尽管宋剑飞的论述如此精彩,让他们面面相觑,似乎对他的观点有些疑虑和不解。
但就在这时,坐在一旁旁听的李沛然,突然被宋剑飞的话语深深触动了心灵。
她瞪大了眼睛,凝视着宋剑飞,仿佛在他身上看到了那位伟人的影子。
“这和那位伟人的论断是多么的相似啊!”李沛然心中暗自惊叹。
不仅如此,宋剑飞的阐述还显得更加直白、简单易懂,就像是将那位伟人的思想,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李沛然不禁想起了那位伟人的论断,那些充满智慧和远见的话语,如今在宋剑飞的口中得到了如此生动的诠释。她
对宋剑飞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也对这场战争的走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宋剑飞没有去看她,而是宋剑飞继续面带微笑,语气和蔼地对王洪昌说道:“那个时候,日本鬼子的重兵,仍然会集中在前线的正面战场上,与我们英勇的国军展开激烈对峙。
由于他们将大量兵力投入到正面战场,其后方的兵力必然会出现严重不足的情况。这就意味着,像我们这样的占领区,原本被鬼子严密控制的地区,将会出现兵力空虚的现象。”
宋剑飞稍稍停顿了一下,让王洪昌有时间消化他所说的话,然后接着说:“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统一战线的国策,像我这样的民间抗日武装,将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不仅如此,南北双方也会适时地抽调部分兵力,向这些地区渗透。如此一来,鬼子将会被我们逐步压缩在大中型城市,以及铁路公路沿线不出 5 公里的范围内。
而广大的农村地区,将重新成为我们没有被敌人占领的国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宋剑飞的这番分析,条理清晰,深入浅出,仿佛在王洪昌面前展开了一幅未来战争的画饼,不,是画卷。
原本惊恐万分、战战兢兢的王洪昌,在听到宋剑飞的话后,心中的恐惧逐渐被理性所取代。他开始顺着宋剑飞的思路,思考起未来战争可能出现的局面。
只要我们能够成功地将鬼子限制在大中城市里,那么他们实际上就不再是占领我们的土地,而是被我们囚禁在了这些城市之中。
如此一来,我们在农村的抗日力量便能够得到茁壮成长,逐渐发展壮大,最终彻底地将鬼子困死在这些城市里。
大家都非常清楚,中国的几乎所有城市,都具有高度消费化的特点,就像你所管理的这座临沂城一样,它们都是纯粹的消费城市。
城市中的所有人口,无论是居民还是驻军,他们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种用品,无一不是由广大的农村地区提供的。
日本占领了这些城市,看似他们得到了一些战略要地,但实际上他们却背负上了沉重的城市人口包袱。
这些城市人口。需要大量的物资供应来维持生活,而日本侵略者却无法从被占领的城市中,获得足够的资源。
相反,他们还需要从其他地方,调集物资来满足城市人口的需求,这无疑给他们的后勤补给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而对于我们来说,这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我们可以利用鬼子被城市人口包袱所拖累的这一弱点,更加轻松地、毫无顾忌地开展抗日武装活动。
我们可以在农村地区自由穿梭,发动群众,组织力量,不断地给鬼子以打击,削弱他们的实力。
这样一来,鬼子就会陷入一种进退两难的困境。
他们既不能轻易放弃城市,因为城市对于他们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同时,他们又难以承受城市人口带来的巨大压力。而我们则可以在农村地区稳步发展,逐步扩大抗日力量,最终实现将鬼子赶出中国的目标。
王洪昌突然间像是被一道闪电击中一般,他的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个念头,之前的种种疑惑和迷茫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
“宋司令说得太对了!”他不禁感叹道,声音中充满了恍然大悟的意味。
回想起战争爆发初期的情景,韩复榘的不战而逃导致国军连连败退,日军则如饿狼一般凶猛,气势汹汹地侵占着我们的国土。当时的人们,尤其是那些身处被占领区的人们,都感到无比绝望,仿佛亡国的命运已经近在咫尺。
“我们曾经觉得自己已经无路可走,毫无希望可言。”王洪昌继续说道,他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所以有些人就心甘情愿地,接受了这种失败的现实,甚至开始对日本人的统治逆来顺受。”
然而,宋司令的一番话却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心中的黑暗。“按照宋司令的说法,我们中国的抗战并非没有希望,反而充满了希望!”王洪昌的声音越来越高,眼中的光芒也越来越亮,“我们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抗战必定会以我们的最终胜利,和日本人的最终灭亡而告终!”
当他说出这句话时,他的眼睛里已经燃起了希望的火焰,那火焰如同两团熊熊燃烧的烈火,越烧越旺。
他的身体也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但这并不是因为对自己生命的不确定而产生的恐惧,而是因为内心被那巨大的希望所激荡。
然后他站了起来,原本那种卑躬屈膝变得昂扬斗志。
斩钉截铁的看着宋剑飞说道:“我虽然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但我也愿意为这份胜利的希望和出我的努力,宋司令您就说吧,你让我做什么?只要能为抗战出一份力,即便我丢了脑袋我也愿意为此一搏毫无遗憾。”
宋剑飞就再次压了压手:“先生请坐,听我继续慢慢的到来。”
王洪昌就不情不愿地再次做回了自己的椅子,但那难以压抑的兴奋,让他不在半个屁股坐在那里,而是做的那么大马金刀,身体笔直挺拔。
现在他已经不是一个文弱书生,一个唯唯诺诺的商贾,更像是一个即将出征的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