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朔四年的冬天,在一场悄无声息的初雪中,凛冽而至。
十月刚过,北风便卷着细碎的雪沫,扑打着太极宫的朱红宫墙,一夜之间,层叠的殿宇银装素裹,太液池面凝结成一块巨大的琉璃,反射着惨淡的日光。
寒气刺骨,连宫中日夜不熄的地龙,似乎也难以完全驱散那无孔不入的阴冷。
然而,比这自然界的严寒更令人心生警惕的,是朝堂之上在经历秋日相对平稳后,于这岁末寒冬之际,悄然泛起的新一轮涟漪。
这场风波的引子,看似微不足道——关于冬至祭天大典中,陪祭官员的班次序列问题。
然而,在这序列先后背后,却牵扯着新一轮权力洗牌后,各方势力对于自身地位的敏感认知与角逐。
立政殿内,暖融如春,炭盆中的银骨炭偶尔发出轻微的噼啪声。
伍元照身着一袭沉香色绣金缠枝梅的夹棉宫装,外罩一件玄狐锋毛的杏色缎面出锋比甲,发髻绾得一丝不苟,簪着赤金点翠凤钗,正坐于临窗的暖炕上,手中拿着一卷《女论语》,目光却并未完全落在书页上,而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慎,听着崔嬷嬷低声禀报近日宫中听闻的一些闲言碎语。
四公主礼萱(永嘉公主)已近半岁,穿着大红锦缎棉袄,像个小玉团子,在厚毯上努力尝试翻身,咿呀作声;两岁的八皇子礼旦活泼好动,追着一只内侍特制的小皮球,咯咯直笑;十二岁的太子礼弘在书案前温书,神态沉稳;十岁的潞王礼贤和八岁的七皇子礼显则在偏殿由师傅指导功课。
殿内看似安宁和谐,但伍元照眉宇间那抹挥之不去的凝思,透露了她对朝局风向的敏锐感知。
【系统提示:时序进入龙朔四年冬月(初冬,大雪)。
环境状态:严寒,大雪封路,宫内温暖但氛围隐性紧张。
帝国氛围:岁末考核、祭祀典礼临近,人事安排敏感期,新旧势力围绕礼仪规制展开象征性较量。
宿主身心状态:高度警觉(政治嗅觉敏锐),隐性压力累积(关注朝局对家庭潜在影响),身体健康。
皇子公主状态:良好,但需防范冬日疾病。
家庭和谐度:高位运行但需警惕外部环境扰动。
外部环境监测:朝堂——冬至祭天陪祭序列引发争议,折射新贵(李义府、许敬宗系)与传统门阀残余及部分中间派官员微妙博弈;边境——冬季休战期,相对平静;经济——岁入统计,漕运冬歇;潜在风险:礼仪之争扩大化,影响年终安定团结。
新任务“岁寒松柏”发布:协助目标人物洞察局势本质,防范小题大做,维持朝堂表面和谐,确保皇室内部稳定,平安度过年关。】
第一节:暖阁夜话,帝心初虑
这日晚间,雪下得正紧,礼治踏雪来到立政殿,肩头落着雪花,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与厌烦。
他挥退左右,在伍元照身旁坐下,接过她递上的热茶,饮了一口,长长舒了口气。
“元照,”他揉着额角,声音带着倦意,“今日廷议,为了冬至祭典那几个陪祭的位次,李义府和崔仁师等人又争执不休。无非是些虚礼,竟也值得在朕面前争得面红耳赤!真是无聊透顶!”
伍元照心中了然,这“虚礼”之争,实则是各方势力对自身在权力格局中位置的又一次试探和宣示。
她缓声道:“陛下息怒。祭祀乃国之大典,礼仪序位,关乎体统,众人看重,亦是常情。然则,的确不应因此等细枝末节,耽误朝廷正事。”
礼治冷哼一声:“什么体统!不过是借题发挥,试探朕的心意罢了!李义府近来是愈发……罢了,不提他。”
他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显是不愿在伍元照面前多谈臣子是非,但烦躁之情溢于言表。
伍元照知他心烦,便不再深问,转而温言道:“陛下乃天下之主,乾坤独断。祭祀序位,陛下可依据礼制典章,参酌各位臣工品阶、功勋,钦定即可。既合礼法,亦显天威。些许争议,不必过于挂怀,以免徒增烦恼,伤及龙体。”
她的建议,既维护了礼法的严肃性,又强调了皇帝的最终裁决权,意在平息无谓的争论。
礼治听罢,神色稍霁,握住她的手:“还是元照明白朕。有时朕真觉得,与这些臣工周旋,比处理万千政务更耗心神。也只有在你这儿,能得片刻清净。” 他将头轻轻靠在她肩头,闭目养神。
伍元照轻轻为他按揉着太阳穴,柔声道:“陛下辛苦了。臣妾别无所长,只能在这深宫之中,为陛下打理好内务,照看好孩子们,让陛下无后顾之忧。”
殿外风雪呼啸,殿内却因这短暂的温情相依而显得格外宁静。
【系统提示:成功进行情绪疏导与低强度政治建议“礼仪风波降温”。
有效缓解目标人物烦躁情绪,维护其决策权威。
获得“红袖添香”积分奖励100点!朝堂小型争议可控性提升。】
第二节:雪中赏梅,稚子解颐
几日後,雪后初晴,阳光照在皑皑白雪上,刺人眼目。
礼治难得有半日空闲,心情也因天气放晴而好转,便携伍元照及孩子们至宫苑梅林赏雪。
红梅傲雪绽放,幽香阵阵,景色绝美。
孩子们异常兴奋。
礼旦穿着厚厚的小皮袄,像个小球般在雪地里蹒跚学步,不小心摔了一跤,沾了满身雪花,却不哭不闹,咯咯直笑。
礼萱被乳母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银装素裹的世界。
礼弘、礼贤、礼显则在雪地里追逐嬉戏,堆雪人,打雪仗,欢声笑语打破了冬日的沉寂。
礼治与伍元照并肩立于亭中,看着孩子们玩耍。
礼治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笑容,指着在雪地里打滚的礼旦对伍元照笑道:“元照你看旦儿,虎头虎脑,颇有朕幼时的风采。”
伍元照莞尔:“陛下乃真龙天子,旦儿能得陛下万一,便是他的造化了。” 她接过宫人折来的一枝红梅,递到礼治鼻尖,“陛下闻闻,这梅香清冽,最能醒神。”
礼治低头轻嗅,只觉梅香清冷,混合着身边人身上淡淡的暖香,沁人心脾。他握住她执花的手,动情道:“元照,若非你和孩子们在身边,这漫漫寒冬,不知该如何度过。看到你们,朕便觉得,所有的烦忧,都值得。”
伍元照依偎着他,轻声道:“臣妾与孩子们,亦是因有陛下庇护,方能安享这太平岁月,赏此雪景。愿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帝后二人相视一笑,温情脉脉。
孩子们的欢笑声,为这肃杀的冬季宫廷,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暖意。
【系统提示:成功组织高质量家庭户外活动“雪中赏梅”。
有效缓解目标人物工作压力,增进家庭情感交流,营造温馨氛围。
获得“天伦融冰”积分奖励150点!家庭幸福感、凝聚力显着提升。】
第三节:腊八施粥,坤德流芳
腊八节至,按宫中旧例,需熬制腊八粥,赐予勋贵重臣、皇室宗亲,并於长安城内设棚施粥,惠及贫苦百姓。
伍元照亲自过问此事,从用料选材到熬制火候,皆要求精益求精,并特意吩咐,施舍给百姓的粥要料足稠厚,务使饥寒者得饱暖。
施粥当日,长安城内数处官设粥棚前人潮涌动,百姓感念皇恩,山呼万岁。
宫中,伍元照亦代表皇室,向入宫领粥的宗室命妇、年老功勋们表达慰问,言辞恳切,举止得体,充分展现了国母的仁爱之风。
礼治得知后,对伍元照赞不绝口:“元照此举,甚得朕心。施粥虽小,然能收聚民心,彰显皇室仁德。有你这位贤后母仪天下,实乃朕之福,大唐之幸。”
伍元照谦逊道:“陛下过奖。此乃臣妾分内之事。陛下勤政爱民,臣妾不过效仿陛下,略尽绵力而已。愿这点滴善行,能为我大唐盛世,增添一分祥和之气。”
帝后二人,一主外,一主内,共同塑造着仁君贤后的盛世形象,巩固着李唐王朝的统治根基。
【系统提示:成功主持重要宫廷慈善活动“腊八施粥”。
有效提升皇室民间威望、宿主个人声誉。
获得“母仪流芳”积分奖励120点!社会和谐度、政权认同感隐性增强。】
第四节:岁暮情深,灯下展望
腊月二十三,祭灶之后,年关气息愈浓。宫中开始张灯结彩,准备除夕盛宴。
这夜,礼治处理完年终繁杂的政务,回到立政殿时,已是深夜。
殿内却依旧灯火通明,伍元照仍在灯下核对年赏清单,等他归来。
“这么晚了,怎么还不歇息?”礼治心疼地握住她微凉的手。
“陛下未归,臣妾怎能安心歇息。”伍元照柔柔一笑,为他褪下带着寒气的斗篷,“年关事繁,陛下更需保重。”
二人对坐灯下,喝着暖身的汤羹。礼治感慨道:“又是一年将尽了。元照,回想龙朔四年,东巡封禅,安西大捷,萱儿降生,虽亦有波折,然总体可谓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其中,有你大半功劳。”
伍元照摇头:“陛下才是砥柱中流。臣妾只是依仗陛下,略尽辅佐之责。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四海升平,陛下能少些操劳,我大唐盛世,更上一层楼。”
“会的。”礼治目光坚定,充满希望,“待开春,朕还有诸多设想,漕运、科举、边屯……元照,这万里江山,朕要与你一同看着它愈发繁荣昌盛。”
“臣妾愿永远追随陛下。”伍元照明亮的眼眸中,映着烛光,也映着眼前人的身影。
岁末的立政殿,烛影摇红,帝后二人执手相望,对过去的欣慰与对未来的憧憬交织在一起,情深意长。
外界的风雪与朝堂的暗涌,在这一刻,都被这份历经岁月淬炼的深情与共同的信念所隔绝。
他们知道,只要彼此携手,便无惧任何寒冬与挑战。
【系统提示:龙朔四年年度总结评定:成功稳健!成功应对内外挑战,实现政治平稳、家庭和睦、多项盛世指标达成。
宿主在其中发挥关键辅助作用。
获得“岁寒松柏”年度成就积分奖励800点!帝后关系、家庭和谐、帝国稳定度均巩固提升!为龙朔五年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