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的冬雾在午后终于散尽,阳光透过写字楼的玻璃幕墙,在天顶星科技的大堂里投下长长的光斑。
陈默站在电梯口,看着员工们陆续收拾东西准备下班,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左腕那块泽尼斯塔尔定制的腕表。
“陈总。”
行政部的莉娜快步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份打印好的名单,“餐厅那边已经确认好了,‘楚韵轩’的大包间,能坐三十个人,菜单也按您的要求调整过,兼顾了绝大部分同事的口味,去掉了太辣的菜。”
陈默接过名单扫了一眼,指尖在“保洁部张阿姨”的名字上顿了顿:
“红包都准备好了吗?张阿姨他们几个后勤的同事,别落下了。”
“放心吧陈总,每个人的红包都是单独包的,按工龄分了三档,后勤组的同事和骨干团队一样,都额外加了一份江城特产的提货券。”
莉娜笑着点头,眼里带着几分敬佩。
她虽然也是被陈默召唤出来的,但被海因里希抽调作为天顶星科技的骨干跟着陈默从波斯到江城,最佩服的就是他这份“不把人当工具”的心思——明明这些骨干都是泽尼斯塔尔按最高标准筛选的人才,陈默却总说“他们是伙伴,不是Npc”,连保洁阿姨的生日都会让行政部记着,更别说年底的福利。
陈默嗯了一声,抬眼看向办公区。
几个肤色略有差异的工程师正围着电脑讨论技术方案,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财务组的艾米丽在跟保洁张阿姨交代年底的卫生安排,语气温和得像在跟家人说话;还有两个年轻的实习生程序员,正凑在一起看江城本地的年货攻略,脸上满是期待。
这些人,有的曾是泽尼斯塔尔的技术支援,有的是海因里希亲自挑选的科研人才,如今都成了天顶星科技的支柱,也成了陈默在龙国的“家人”。
“通知大家,六点在楼下集合,统一坐车过去。”
陈默拍了拍莉娜的肩膀,转身走向自己的办公室。
路过茶水间时,刚好撞见张阿姨在收拾咖啡机,他停下脚步,笑着递过去一个红色的信封:
“张阿姨,提前给您拜个早年,这是给您的年终奖,里面还有张特产券,您要是不方便提,让孩子帮您去取。”
张阿姨愣了一下,连忙摆手:
“陈总,这可使不得!我就是个搞卫生的,哪能跟办公室的小伙子小姑娘比……”
“您可别这么说。”
陈默把信封塞进她手里,语气认真。
“公司能这么干净整洁,全靠您每天早来晚走地收拾,这份功劳,不比谁小。快拿着,不然我可要生气了。”
张阿姨看着手里厚实的信封,眼眶有点发红。
她在江城做保洁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看重后勤的老板,连她的辛苦都记在心里。
她攥着信封,连声道谢,声音都有些发颤。
六点整,天顶星科技楼下停满了公司的商务车。
陈默站在最前面,看着员工们陆续上车,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
帕丽莎穿着一身深灰色的西装套裙,踩着高跟鞋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海因里希那边发来消息,庞巴迪已经在江城国际机场的私人停机坪待命,加了防冰涂层,应付沙渠的低温没问题。”
“嗯,辛苦你了。”
陈默接过文件,随意翻了两页,又递给她。
“聚餐结束后,你跟妍珍先去机场做准备,我送完员工就过去。”
帕丽莎点头应下,目光扫过上车的员工,琥珀色的眸子里带着几分柔和。
她从小在波斯高原长大,习惯了军营里的纪律严明,直到跟着陈默来到龙国,才知道“团队”可以是这样的——没有上下级的隔阂,没有冰冷的命令,更像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事,一起过年。
楚韵轩的大包间里,暖黄的灯光映着红木餐桌,桌上摆着江城的特色菜:清蒸武昌鱼、排骨藕汤、辣炒小龙虾,还有为波斯同事准备的烤羊排、鹰嘴豆沙拉,甚至连酒水都分了多种——龙国白酒、波斯的帝斯特、俄国的伏特加、欧美的白兰地威士忌等。
陈默坐在主位,端起酒杯站起来:
“今天请大家来,一是感谢大家这一年的辛苦,从波斯到江城,咱们一起闯过了不少难关;二是提前跟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新年安康,万事顺意。”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
“我知道,很多人今年不能回自己的家乡过年,但是没关系,天顶星科技就是咱们在龙国的家,以后每年过年,咱们都一起过。”
话音刚落,包间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几个日裔工程师举着清酒,用流利的汉语喊着“谢谢陈总”;张阿姨坐在角落,偷偷擦了擦眼角的泪;莉娜和艾米丽相视一笑,眼里满是归属感。
接下来的时间,包间里热闹得像过年一样。
陈默挨个敬酒,跟工程师们聊技术进展,跟行政部的同事开玩笑,还跟张阿姨打听她孙子的学习情况。
轮到帕丽莎时,她端着酒杯,语气认真:
“陈总,明年的直升机厂项目,我申请去沙渠现场跟进。”
陈默愣了一下,随即笑了:
“怎么,在江城待腻了?”
“不是。”
帕丽莎摇摇头,琥珀色的眼睛里带着坚定。
“沙渠的地形复杂,测试工作需要有人盯着,我跟着您在波斯待过,熟悉这种野外项目,最合适不过。”
陈默看着她,心里有些触动。
他知道帕丽莎其实不太适应龙国南方的气候,之前刚来江城,她就因为水土不服蔫了好几天,现在却主动申请去沙渠——这份心意,他记在心里。
他端起酒杯跟她碰了一下:
“好,那沙渠的现场工作就交给你,有任何问题,随时跟我联系。”
河妍珍坐在旁边,手里拿着一块排骨,吃得满嘴是油。
她看着陈默和帕丽莎聊天,眼里带着几分羡慕,又有些不好意思。
陈默注意到她的眼神,笑着把一盘桂花糕推到她面前:
“妍珍,这个甜点我小时候经常吃,你尝尝,甜而不腻,正好解腻。”
河妍珍连忙拿起一块,小口咬了下去。桂花的香气在嘴里散开,甜丝丝的,让她想起小时候在南韩外婆家吃的打糕。
她抬起头,看着陈默,小声说:
“欧巴,谢谢你……这是我来龙国后,过得最开心的一个冬天。”
陈默揉了揉她的头发,语气温和:
“以后每年冬天,都会这么开心的。”
聚餐结束时已经快十点了。
陈默把员工们一一送上车,看着车队消失在夜色里,才转身走向帕丽莎的车。
河妍珍坐在副驾驶,手里抱着一个装满特产的袋子,里面有周黑鸭、武昌鱼,还有陈默特意给她买的江城老字号糖果。
“欧巴,我们真的要去沙渠过年吗?”
河妍珍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小声问。
她之前只在视频里见过沙渠的样子,全是连绵的大山,跟繁华的江城完全不一样,心里既期待又紧张。
“当然。”
陈默坐在后座,靠在椅背上,语气轻松。
“我爸妈早就盼着我回去了,他们还说要给你和帕丽莎准备红包呢。”
帕丽莎握着方向盘,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我还从没见过龙国的年是什么样的,听说会挂红灯笼,贴春联,还会放鞭炮?”
“嗯,老家的年味很浓,尤其是到了腊月,家家户户都会晒腊肉、灌香肠,街上到处都是卖年货的摊子。”
陈默想起小时候跟着父母去赶年集的场景,眼里满是怀念。
“对了,我还让海因里希捎了些波斯的藏红花过来,给我妈泡茶喝,她冬天总容易手脚冰凉,藏红花刚好能暖身子。”
车子一路驶向江城国际机场。
私人停机坪上,庞巴迪环球6000静静地停在那里,机身在灯光下泛着银灰色的光泽。
机组人员已经在门口等候,看到陈默一行人过来,连忙上前帮忙搬行李。
“陈先生,飞机已经做好起飞准备,预计飞行时间一个半小时,沙渠那边的地面温度是零下二度,我们已经准备了保暖毯。”
机长恭敬地汇报。
陈默点点头,率先走上舷梯。
机舱里的装修简洁而奢华,真皮座椅、小型吧台、甚至还有一个迷你卧室。
河妍珍一进机舱就兴奋地跑到窗边,看着外面的停机坪,嘴里不停感叹:
“现在还觉得跟做梦一样,遇到了可以托付一生的欧巴,坐上了以前做梦都不会梦到的私人飞机。”
帕丽莎坐在沙发上,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整理沙渠直升机厂的选址资料。
陈默走过去,递给她一杯热咖啡:
“先别忙了,路上再看,难得放松一下。”
帕丽莎接过咖啡,指尖碰到温热的杯子,心里一暖。
她合上电脑,靠在沙发上,看着窗外的夜色。
飞机缓缓升空,穿过云层,江城的灯光在下方变成一片璀璨的星海。
她想起刚来江城的时候,因为水土不服,皮肤长了好多痘痘,陈默特意让行政部给她找了中医,还每天提醒她喝祛湿的茶。
现在她的皮肤好了,也渐渐习惯了江城的湿润气候,可一想到要去沙渠的山区,还是有些期待——那里的山,那里的树,肯定跟波斯的高原完全不一样。
一个半小时后,飞机降落在沙渠的小型机场。
地面果然比江城冷很多,打开舱门的瞬间,冷风就灌了进来,带着山里特有的清新气息。
陈默裹紧了外套,看着外面漆黑的夜空,远处的山影在月光下勾勒出模糊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