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2时整,苏里斯顿哈塞克的“惊雷”导弹发射阵地,第一枚导弹拖着橘红色的尾焰,冲破夜空,朝着阿夫林军用机场飞去。紧接着,第二枚、第三枚……12枚“惊雷”导弹相继升空,如同12道闪电,划破苏里斯顿北部的黑暗。
阿夫林军用机场内,奥斯曼士兵正在熟睡。
突然,刺耳的防空警报声响起,士兵们惊慌失措地从帐篷里跑出来,抬头就看到天空中飞来的导弹。
“是导弹!快躲起来!”
一名军官嘶吼着,但已经太晚了。
第一枚“惊雷”导弹精准命中机场的跑道,巨大的爆炸声震耳欲聋,跑道瞬间被炸出一个直径10米的大坑。
第二枚导弹击中了停机坪上的F-16战斗机,战机瞬间被火焰吞噬,燃油殉爆的火光染红了半边天。
第三枚导弹则摧毁了机场的指挥塔,塔台倒塌的声音如同惊雷般响彻云霄。
与此同时,阿勒颇北部的奥斯曼军火库也遭到了“惊雷”导弹的打击。
导弹击穿军火库的屋顶,引发了剧烈的连环爆炸。子弹、炮弹、导弹在爆炸中四处飞溅,整个军火库变成了一片火海。
驻守军火库的奥斯曼士兵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被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掀飞,尸骨无存。
曼比季的奥斯曼指挥部内,哈立德·奥兹德米尔少将正在查看地图,突然感到地面剧烈震动。
他冲出指挥部,就看到不远处的通讯塔被导弹击中,轰然倒塌。
“快!启动应急通讯系统!联系各部队!”
哈立德大喊,但通讯设备已经被彻底摧毁,他与外界失去了所有联系。
“惊雷”导弹的打击持续了20分钟,12个关键目标全部被摧毁。
奥斯曼在苏里斯顿的核心作战能力被瞬间瘫痪,机场无法起降飞机,军火库被炸毁,指挥部失去通讯,兵营变成一片废墟。
当“惊雷”导弹的爆炸声渐渐平息,“暴雨”远程火箭炮的打击接踵而至。
哈塞克、阿勒颇、拉卡的发射阵地同时开火,200门火箭炮发出震天动地的怒吼,数千枚火箭弹如同暴雨般朝着奥斯曼和苏里斯顿自由军(SNA)的据点飞去。
在阿夫林的SNA据点,武装分子们还在为躲避导弹打击而惊慌失措,就听到天空中传来“嗖嗖”的声音。
抬头一看,密密麻麻的火箭弹如同蝗虫般袭来。
“是火箭炮!快躲!”
一名武装分子尖叫着,但火箭弹已经落在了据点内。
爆炸声此起彼伏,据点的防御工事被火箭弹轻易摧毁,房屋倒塌,武装分子死伤惨重。
有的武装分子试图驾车逃跑,但刚驶出据点就被火箭弹击中,车辆瞬间爆炸。
阿勒颇北部的奥斯曼兵营内,士兵们正试图组织防御,却遭到了“暴雨”火箭炮的覆盖打击。
兵营的围墙被炸毁,帐篷被掀飞,士兵们在火箭弹的洗礼下四处逃窜,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
战后一名幸存的奥斯曼士兵在日记中写道:
“天空中全是火箭弹的尾焰,我们像蝼蚁一样在火海里逃窜,每一秒都有人倒下,武器在爆炸中变成废铁,我从未见过这样的绝望。”
“暴雨”火箭炮的轰鸣尚未完全消散,天空中已出现“猎鹰”-II无人机的身影。
50架无人机如同沉默的猎手,在苏里斯顿北部的空域盘旋,摄像头不断扫描地面,寻找漏网之鱼。
克里斯·赖特坐在代尔祖尔指挥中心的屏幕前,手指在操控杆上轻移。屏幕被分割成数十个画面,每个画面都是无人机传回的实时场景。
“猎鹰-3号,锁定阿勒颇西部公路上的可疑车辆。”
他对着麦克风下令。
画面切换到猎鹰-3号的视角:一辆涂着沙土迷彩的奥斯曼军用越野车正疯狂逃窜,车后座坐着一名军官,正对着对讲机嘶吼。
“确认目标身份,奥斯曼陆军少校阿卜杜勒·卡里姆,负责阿勒颇地区的后勤补给。”
情报员迅速上报。
克里斯嘴角勾起一抹冷意:
“发射‘小牛’。”
无人机机翼下的导弹瞬间脱离,拖着细小的尾焰飞向目标。
3秒后,越野车被精准击中,车身瞬间炸开,碎片飞溅到公路两侧。
屏幕上,卡里姆的身影在火光中消失——这是“猎鹰”部队猎杀的第17个目标。
在阿夫林的一处废弃工厂里,6名SNA武装分子正躲在地下室里瑟瑟发抖。
他们以为隐蔽的位置能躲过打击,却不知猎鹰-7号的热成像摄像头早已捕捉到他们的体温信号。
“目标锁定,6名武装分子,地下室。”操作员汇报。
“使用温压弹头,确保无活口。”克里斯下令。
温压弹落在工厂屋顶,穿透楼板后在地下室爆炸。
高温高压瞬间吞噬了整个空间,武装分子的惨叫声甚至没来得及传到地面,就被火焰彻底掩盖。
与此同时,哈立德·奥兹德米尔少将正带着几名亲信,试图穿过沙漠逃往奥斯曼边境。
他们弃车步行,躲在沙丘后面,以为能避开空中侦察。
但猎鹰-12号的高清摄像头早已锁定了他们的行踪,甚至能清晰看到哈立德肩上的将星。
“目标:哈立德·奥兹德米尔,奥斯曼陆军少将。”情报员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他是奥斯曼在苏里斯顿北部的最高指挥官之一。”
克里斯没有丝毫犹豫:“优先打击。”
两枚“小牛”导弹相继发射,精准落在哈立德藏身的沙丘两侧。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沙丘掀平,哈立德和他的亲信瞬间被掩埋在黄沙之下。
当烟尘散去,屏幕上只剩下一片坑坑洼洼的沙地,仿佛从未有人来过。
截至当天上午6时,“猎鹰”部队已累计摧毁奥斯曼军用车辆23辆、SNA据点11个,猎杀奥斯曼军官7人、SNA指挥官12人。
原本混乱的苏里斯顿北部战场,在无人机的精准打击下,逐渐变得“安静”——这种安静,是死亡带来的沉寂。
奥斯曼安卡拉国防部,紧急会议已持续了4个小时。
国防部长菲克里·厄舍克盯着大屏幕上的战报,脸色苍白如纸:
“阿夫林机场被毁、阿勒颇军火库全毁、曼比季指挥部失联,哈立德少将确认阵亡……我们在苏里斯顿的驻军,几乎失去了作战能力。”
会议室内一片死寂。
苏里斯顿总参谋长胡卢西·阿卡尔攥紧了拳头,声音沙哑:
“泽尼斯塔尔太嚣张了!他们居然敢对北约国家发动大规模军事打击,我们必须反击!”
“怎么反击?”一名空军将领苦笑,“我们在苏里斯顿的F-16全被摧毁,‘爱国者’防空系统连他们的导弹都拦不住,派地面部队过去,只会成为他们无人机的靶子。”
这番话让会议室再次陷入沉默。
所有人都明白,泽尼斯塔尔展现出的实力远超预期——精准的弹道导弹、覆盖范围极广的远程火箭炮,还有如同幽灵般的无人机,这些装备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无解的打击体系。
奥斯曼总统埃尔多安在得知消息后,紧急致电漂亮国总统奥巴马,请求美军支援。但奥巴马的回应却十分冷淡:
“奥斯曼首先应反思自己的行为,泽尼斯塔尔的打击是对击落运输机的报复。漂亮国不会轻易卷入这场冲突。”
埃尔多安这才意识到,之前漂亮国人承诺的“支持”不过是空头支票——他们只想利用奥斯曼牵制泽尼斯塔尔,却不愿为奥斯曼付出任何代价。
愤怒与绝望交织,让这位一向强硬的总统第一次感到了无力。
而在俄国莫斯科,俄联邦安全局总部内,尼古拉·伊万诺夫少将正拿着泽尼斯塔尔的战报,向局长汇报:
“‘惊雷’导弹的突防率100%,‘暴雨’火箭炮的命中率超过95%,无人机猎杀效率极高——泽尼斯塔尔的军事能力,已经达到了中等国家的水平。”
局长看着屏幕上的打击画面,眼神复杂:
“他们的崛起太快了,但眼下,他们是我们在苏里斯顿的盟友。通知特列季亚科夫中将,让空天军加强在苏里斯顿北部的巡逻,防止奥斯曼的报复行动波及俄军阵地。”
波斯德黑兰,波斯革命卫队总部,萨拉米少将正与陈默进行视频通话。
“感谢你,日川冈坂先生,你为我们的士兵报了仇。”萨拉米的语气充满感激,“上面愿意提供更多的石油和情报支持,协助泽尼斯塔尔在苏里斯顿的行动。”
陈默坐在指挥中心的椅子上,面前的屏幕上正显示着最新的战报。
“我们是合作伙伴,这是应该做的。”他平静地说,“不过,奥斯曼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很可能会从国内调派更多兵力进入苏里斯顿,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萨拉米立刻点头:“波斯革命卫队将再派遣3000名士兵,携带新型防空导弹和‘短号’反坦克导弹,支援黑日安保的防线。另外,我们的情报部门会密切监控奥斯曼的军事调动,第一时间向你们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