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及其党羽被悉数押解回京后,皇帝也无心避暑,下令銮驾回京。
京城之中,随即掀起了一场清洗风暴。大皇子一派的官员纷纷被投入大狱,家产抄没,一时间,往日里车水马龙的府邸,门庭冷落,京城上下人心惶惶,空气中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虽然大皇子犯下的是意图谋反的大罪,但皇帝终究对他宠爱多年,狠不下心肠将其赐死。
最终,皇帝下旨,将大皇子一家废为庶人,流放至瘴气弥漫,蛮荒偏远的南疆,交由当地官府严加看管,无诏永世不得回京。
曾经寄予厚望的长子谋反,皇帝内心深受打击,郁郁寡欢,竟跟着大病了一场,龙体一度十分虚弱。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三皇子一党官员,敏锐地抓住了机会,纷纷上奏,言辞恳切地请求皇帝早日册立三皇子为储君,以安定国本。
大皇子倒台,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三皇子,他一时风头无两,门庭若市,不少观望的官员也开始向他靠拢。
然而,面对雪片般的请立奏折,皇帝却一反常态,不仅全部留中不发,反而多次在朝会上,当着一众大臣的面,严厉训斥三皇子“性情浮躁”、“急功近利”、“难堪大任”!
甚至还寻了由头,将几个跳得最欢的三皇子党官员罢免了官职。
与此同时,皇帝开始对一向默默无闻的四皇子和五皇子青眼有加,频频赏赐,甚至让他们开始接触一些朝廷上的实务。
这一连串的操作,让原本蠢蠢欲动的朝臣们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
除了铁杆的三皇子党,大部分官员都选择了沉默观望,不敢再轻易表态。
三皇子也并非蠢人,他清晰地感受到了父皇对自己的强烈不满和刻意打压。
他迅速收敛了前些日子的张扬气焰,重新变回了那个恭谨的儿子,每日入宫请安,侍奉汤药,表现得无比孝顺。
皇帝见他如此,态度这才稍稍缓和,但也远不复从前那般宠爱信任。
三皇子看着日渐得势的四皇子和五皇子,心中嫉恨交加,面上却不敢露出丝毫不满,但转头便在暗中频频给四皇子和五皇子使绊子。
四皇子与五皇子,母族势力虽不及三皇子背后的徐家那般根深蒂固,但也并非毫无根基。
更重要的是,两人眼见三皇子失宠,便迅速抱团取暖,共同应对来自三哥的明枪暗箭,加之有皇帝的宠爱庇护,一时之间,三方势力竟形成了某种微妙的平衡,谁也奈何不了谁。
这三位皇子为了各自的利益和那把龙椅,在朝堂上相互攻讦,在私下里不择手段地给对方下绊子,全然不顾江山社稷与黎民百姓。
而皇帝大病一场后,或许是精力不济,又或是为了让他们彼此牵制,竟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他们胡闹。
眼看着朝堂日渐混乱,纲纪不振,人人自危,林珩钧心中的不安也日益加剧,越发谨言慎行。
恰在此时, 八百里加急军报传入京城,西戎大举入侵西北边境,来势凶猛,边关守军猝不及防,已连失两座城池!
边关主将的求援奏报字字泣血,情势万分危急!
承平已久的朝堂顿时炸开了锅。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多年未经战事,一时竟无人敢主动请缨领兵出征。
一片慌乱与沉默中,林珩钧稳步出列,声音沉稳有力:“陛下!臣林珩钧,愿领兵驰援西北,镇守边关,驱除西戎,收复失地!”
皇帝的目光落在林珩钧身上,带着审视与犹豫:“林爱卿,你…有把握?”
林珩钧抬头,目光坚定:“回陛下,臣自幼随祖父生长于西北边关,对当地地形地貌、气候风物乃至西戎的作战习性,都颇为熟悉。臣愿立军令状,必不负陛下重托,不辱国威!”
皇帝沉吟不语,他内心极不愿再放林珩钧回西北。
当年好不容易趁着老林国公病逝,林珩钧扶灵回京守孝之际,他才得以将自己的人安插进西北的林家军里,逐步瓦解了林家的影响力。
甚至在林珩钧除孝后,他特意将其留在身边担任侍卫,表面上是恩宠,让林家父子团聚,实则是为了彻底断绝林国公府对林家军的掌控,如今……
然而,眼下朝中确实找不出比林珩钧更熟悉西北,更善用兵的将领了,西北军情又如火燎原,耽搁不得。
皇帝转念一想,林珩钧离开林家军已近十年,军中各级将领早已换了好几茬,都是自己的心腹,想必他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最终,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准奏!朕封你为镇西大将军,总览西北军政,即刻点兵五万,驰援边关!”
但他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看向林珩钧:“不过,西北边关苦寒,战事凶险。林爱卿为国征战,朕不忍让其家眷随行受苦。世子夫人及两个孩子,便留在京中吧,朕会命皇后多加照拂,也让爱卿无后顾之忧。”
林珩钧心中冷笑,皇帝这是要将他的妻儿留作人质,以防他拥兵自重。
他面上却是一片平静,甚至带着感激,躬身道:“臣,谢陛下体恤!定当竭尽全力,以报君恩!”
军情紧急,林珩钧回府后,立刻将事情告知父母妻儿。
林国公神色凝重,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珩钧,此去凶险,万事小心!林家世代忠烈,莫要坠了祖辈威名!”
国公夫人则是红了眼眶,拉着儿子的手千叮万嘱。
李月容听到丈夫要奔赴战场,而自己和孩子们却被留在京城,心中充满了担忧与不安。
她抓住林珩钧的衣袖,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夫君,我…我不怕吃苦,让我跟你一起去吧!我能照顾你……”
林珩钧握住她的手,轻轻摇头,语气温柔道:“月容,皇命难违。况且边关苦寒,刀剑无眼,我怎能让你和孩子们去涉险?你们留在京中,有父母照应,我更安心。”
回到房中,林珩钧让婢女将孩子们带下去玩耍。
屋内只剩下夫妻二人,他看着李月容依旧写满不安的脸庞,轻轻将她拥入怀中,在她耳边用极低的声音承诺道:“月容,相信我,最多两年!我们一家一定能够团聚,再无分离!”
李月容依偎在他怀里,虽然不知道丈夫要如何实现这个承诺,但她无条件地信任他,轻轻点了点头:“嗯,我信你。我和孩子们等你回来。”
林珩钧继续低声道:“我会留下一支暗卫在暗中保护你们。若有紧急情况,你便通过他们传递消息给我,他们自有办法将消息迅速送到我手中。”
“好,我记住了。”李月容再次点头。
林珩钧紧紧搂住妻子,目光越过她的肩头,望向窗外的庭院,眼中是一闪而过的野心。
他早已通过暗中收买的太监和御医得知,皇帝上次大病,虽对外宣称康复,实则元气大伤,龙体早已是强弩之末,恐怕大限就在这一两年之间。
如今朝中三位皇子斗得你死我活,无暇他顾,他正好借此机会跳出京城这个漩涡中心,远离是非,趁机重返西北,那里才是他林家的根基!
等重新整顿好林家军,到时候……林珩钧的眼中闪过勃勃野心。
后面几日,林珩钧几乎住在了军营,忙碌着调配粮草、点验兵马。
五日后,京城郊外,旌旗招展。
林珩钧一身戎装,英姿勃发,在高头大马上深深回望了一眼京城方向,随即勒转马头,手中马鞭向前一挥,声音洪亮:“出发!”
五万精锐兵马,如同一条巨龙,带着滚滚烟尘,朝着西北方向,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