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渐紧,天空开始飘下细碎的雪沫,预示着寒冬的正式来临。往年的青竹村,每到此时,总是一片愁云惨淡。缺衣少食,柴薪不足,冻死饿死牲畜乃至孤寡老人的事情时有发生。
然而今年的青竹村,却呈现出一派截然不同的景象。
得益于凌薇推广的高产土豆和玉米,家家户户的粮仓都比往年丰盈了许多。金黄的玉米棒子串成了串,挂在房檐下;饱满的土豆堆满了地窖。凌薇早在秋末就未雨绸缪,利用县主的身份和影响力,组织村民集体进山砍伐柴火,划分区域,有计划地取材,既保证了充足的柴薪储备,又避免了过度砍伐破坏山林。
她还借鉴了现代仓储管理经验,指导村民如何更好地储存粮食,防止霉变和鼠患。例如,在地窖中铺设干草和石灰防潮,将粮食装入泥封的陶罐等。
这一日,天空阴沉,大雪似乎蓄势待发。凌薇裹着一件厚实的棉披风(是用萧玦派人送来的锦缎和棉花新做的),正在巡视村中的公共粮仓和柴垛。里正陪在一旁,脸上是掩不住的笑意和感慨。
“县主,真是多亏了您啊!老汉我活了这么大岁数,从未见过哪个冬天,咱们青竹村能如此安稳。您看这粮仓,满满的!这柴垛,高高的!心里踏实啊!”里正指着村社前堆积如山的柴火,语气激动。
凌薇微微一笑:“是大家伙儿自己勤劳,才有了今天的收获。我只是动了动嘴皮子而已。”她走到粮仓前,检查了通风口和防潮措施,确认无误。
“对了,里正叔,村里那几户孤寡老人和家里确实困难的,他们的过冬物资都发放到位了吗?”凌薇关切地问。她早已从朝廷赏赐和自家盈余中拨出了一部分,专门用于接济这些弱势群体。
“县主放心,都按您的吩咐,每户送了足够的粮食、柴火和过冬的棉衣棉被。王婆婆和李瘸子他们,感激得直掉眼泪,说是托了县主的福,才能熬过这个冬天。”里正连忙回道。
凌薇点点头,放下心来。她深知,一个集体的强大,不在于最富庶的那几家,而在于最弱势的群体能否得到保障。
回到自家修缮一新的小院,爷爷苏老栓正坐在烧得暖烘烘的炕上,手里编着竹筐,气色红润,腿脚利索。屋里飘着炖肉的香气,是凌薇提前用特种兵技巧设置的陷阱捕获的野兔。
“薇儿,快上炕暖和暖和。”苏老栓慈爱地招呼。
凌薇脱了披风,坐到炕沿,感受着屋内的暖意。窗外,雪花开始纷纷扬扬地飘落,很快便将天地染成一片洁白。但此刻的青竹村,再无往日的瑟缩与寒冷,家家户户屋顶升起的袅袅炊烟,在雪幕中显得格外安宁而充满生机。
“爷爷,今年咱们可以过个暖和年了。”凌薇依偎在爷爷身边,轻声道。
苏老栓拍拍她的手,眼中满是欣慰与骄傲:“是啊,都是因为我有个好孙女儿。”
夜幕降临,雪光映得窗外一片微明。凌薇在灯下给萧玦写信,笔尖蘸满思念,将青竹村这个温暖安详的冬夜,细细描绘给他听。她告诉他医馆的建设进度,村医学徒们的进步,以及村民们不再为寒冬忧虑的喜悦。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现有生活的满足与对他归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