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玦走后,凌薇很快调整好了心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推广土豆的事上。她先把留种的土豆仔细挑选出来,放在干燥的地窖里保存,又画了详细的土豆种植图纸,标注好行距、株距和施肥的时间。
这天上午,凌薇请了王大叔、里正张老头和几个相熟的村民来家里,想跟他们商量推广土豆的事。院子里摆着一张桌子,桌上放着几个煮好的土豆,香气扑鼻。
“各位叔伯婶子,今天请大家来,是想跟大家说件事。”凌薇开门见山,“我这土豆产量高,口感好,明年想教大家种,种子我可以低价分给大家,要是种得好,以后大家就再也不用愁粮食了。”
话音刚落,院子里就安静了下来。王大叔率先开口:“薇丫头,这土豆我尝过,确实好吃。但这是你家祖传的种子,你愿意分给我们,我们都很感激。只是……这土豆从来没人种过,要是种坏了,岂不是浪费了田地?”
里正张老头也皱着眉:“是啊,薇丫头。咱们庄稼人,就靠田地吃饭,要是冒险种新作物,万一没收成,一家人可就没活路了。”
其他村民也纷纷附和:“就是啊,薇丫头,我们还是觉得种稻谷、小麦踏实。”
“这土豆长得怪模怪样的,说不定不适合咱们这儿的土。”
“我家那几亩薄田,可经不起折腾。”
凌薇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反应,她没有急着反驳,而是拿起一个煮好的土豆,递给王大叔:“王大叔,您再尝尝这土豆。您想想,今年我种的那亩土豆,以前是块荒地,石头比土多,可您看我收了多少?足足三千斤!要是种稻谷,那亩地最多收两百斤,这差距多大啊!”
她又看向里正:“张爷爷,我知道大家担心没收成。这样,明年我先划出半亩地,作为试验田,大家可以随时去看。要是长得好,大家再种;要是长得不好,我分文不取,还赔大家的种子钱,您看怎么样?”
里正犹豫了一下,没有立刻答应。这时,旁边的李婶突然开口:“薇丫头,不是我们不信你。只是你这土豆,是从哪儿来的?以前从没见过,别是什么邪物,种了会招灾啊?”
这话一出,不少村民都露出了担忧的神色。之前村里的谣言虽然平息了,但大家心里还是有些忌讳。
凌薇心里一沉,没想到还是有人提这个。她深吸一口气,笑着说:“李婶,您说的邪物,我可不信。这土豆是我娘当年从外地带来的种子,我种了一年,也没见招什么灾啊。您看我家爷爷,以前瘫痪在床,吃了土豆和我制的盐,现在能走能跑,身体比谁都好。还有王大叔家的小子,上次感冒,喝了我用土豆煮的汤,第二天就好了,这能是邪物吗?”
王大叔连忙点头:“是啊,我家小子上次感冒,确实喝了薇丫头的土豆汤,好得特别快。这土豆不仅好吃,还养人呢!”
里正张老头也想起了什么,说:“上次村里闹痢疾,不少人上吐下泻,就薇丫头家没事,还有喝了她送的盐开水的,好得也快。这土豆和盐,说不定真是好东西。”
凌薇趁机说:“张爷爷,王大叔,各位叔伯婶子,我知道大家心里有顾虑。这样,明天我就把试验田划出来,开始育苗。大家要是感兴趣,可以随时去看。等土豆发芽了,长藤了,大家再决定种不种,好不好?”
村民们互相看了看,心里的顾虑少了一些。王大叔率先点头:“好,我信薇丫头!明年我先种半亩试试,要是真能收三千斤,以后我家就全种土豆!”
有了王大叔带头,其他村民也纷纷表态:“我也种半亩!”
“我家种一亩!”
“薇丫头,你可一定要教我们好好种啊!”
凌薇笑着点头:“大家放心,我一定会把种植方法毫无保留地教给大家。明年咱们一起努力,让青竹村的日子越来越好!”
当天下午,凌薇就带着王大叔和几个村民,在村东头的荒地上划出了半亩试验田。她亲自示范,教大家如何翻地、施肥、育苗。村民们学得很认真,时不时地提问,凌薇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接下来的几天,凌薇每天都去试验田查看,浇水、施肥,忙得不亦乐乎。村民们也经常去试验田看热闹,看到土豆种子发了芽,长出了嫩绿的小苗,心里的疑虑越来越少,不少人都开始准备翻地,等着育苗。
就在这时,村里的李婆子突然跳出来反对。李婆子是村里的老顽固,平时就爱搬弄是非,上次的谣言就是她传的。她站在试验田边,叉着腰骂道:“你们这些人,真是糊涂!这土豆是邪物,种了会招灾的!你们看苏凌薇,爹娘都死了,爷爷瘫痪了,她就是个灾星,你们还跟着她学种邪物,早晚要出事!”
村民们被她这么一骂,又有些犹豫了。王大叔忍不住反驳:“李婆子,你别胡说!薇丫头是个好姑娘,这土豆也是好东西,怎么就成邪物了?”
“就是啊,李婆子,你没种过,怎么知道是邪物?”
“你就是见不得别人好!”
李婆子被怼得脸通红,却还是不依不饶:“我不管!反正这土豆不能种!要是你们非要种,我就去镇上告你们,说你们种邪物,危害乡里!”
凌薇皱了皱眉,走到李婆子面前,语气冰冷:“李婆子,说话要讲证据。你说土豆是邪物,有什么证据?你说我是灾星,又有什么证据?要是你拿不出证据,再敢造谣,我就按村规,让你打扫村里的路三个月!”
李婆子被凌薇的气势吓住了,她知道凌薇说到做到,上次张氏和李氏就是例子。她张了张嘴,却没敢再骂,只能灰溜溜地走了。
村民们看着李婆子的背影,纷纷议论:“真是活该,整天就知道造谣。”
“薇丫头说得对,咱们不能听她的,好好种土豆才是正经事。”
凌薇看着村民们坚定的眼神,心里松了口气。推广土豆的事,总算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她相信,只要明年土豆丰收,大家就再也不会怀疑了。
接下来的日子,凌薇一边打理试验田,一边教村民们制作细盐。她把制盐的方法简化,教大家如何过滤、蒸发,村民们学得很认真,不少人都开始自己制盐,再也不用去镇上买贵的官盐了。
苏老栓看着凌薇忙碌的身影,心里既心疼又欣慰。他知道,自己的孙女长大了,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带领乡亲们致富。他每天都会去试验田帮忙,给土豆浇水、除草,脸上总是挂着笑容。
这天晚上,凌薇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星星,心里想起了萧玦。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京城的事处理完了吗?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她拿出萧玦留给她的玄铁令牌,轻轻抚摸着。令牌冰冷,却仿佛能给她力量。她知道,萧玦一定会回来的。而她,要在他回来之前,把青竹村建设得更好,让他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青竹村。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了一阵敲门声。凌薇心里一动,难道是萧玦回来了?她连忙起身,快步走到门口,打开了门。
门口站着一个陌生的男子,穿着一身黑衣,手里拿着一封信,恭敬地说:“苏姑娘,我是萧公子的护卫。萧公子让我给您带封信。”
凌薇接过信,心里又惊又喜。她连忙拆开信,信上的字迹苍劲有力,是萧玦的笔迹:“薇丫头,见字如面。京城事忙,暂不能归,勿念。听闻你推广土豆,甚慰。附白银百两,助你购置农具、种子。待我归来,必与你共赏青竹村土豆丰收之景。萧玦字。”
信的后面,还附了一张百两银票。凌薇看着信,眼眶有些湿润。萧玦虽然远在京城,却还记得她,还在关心她推广土豆的事。
她抬头对护卫说:“谢谢你。麻烦你转告萧公子,我一切安好,让他注意安全。”
护卫点头:“苏姑娘放心,我一定转告。萧公子还说,要是遇到麻烦,就拿着令牌去永安镖局,他们会全力相助。”
送走护卫,凌薇拿着信和银票,心里暖暖的。她知道,有萧玦的支持,她推广土豆的事会更顺利。她一定会好好利用这笔银子,购置农具,培育种子,让明年的土豆丰收,不辜负萧玦的期望。
夜深了,凌薇把信和银票小心地收好,又去试验田看了看。月光下,土豆苗长势喜人,嫩绿的叶子在风中轻轻摆动。她仿佛看到了明年土豆丰收的景象,看到了乡亲们脸上的笑容,也看到了萧玦回来时,欣慰的眼神。
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她不再孤单。有爷爷的陪伴,有乡亲们的支持,有萧玦的牵挂,她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在这个世界,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