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昕电话里那句关于“里斯本基金会”“不太好的传闻”,像一根细细的丝线,将林薇心中那个原本模糊不清的疑虑,骤然拉紧、具象化。连远在欧洲艺术圈的陈昕都听到了风声,这足以证明那个基金会绝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其背后可能隐藏的漩涡,远比她想象的更深。
她没有在电话里多问,只是约了陈昕第二天下午在学校咖啡馆见面详谈。挂了电话,她坐在书桌前,窗外的阳光明媚,她却感觉一股寒意沿着脊背悄悄爬升。大赛复赛的邀请,从一个难得的机会,变成了一个布满迷雾的险境。
然而,还没等她理清关于大赛的纷乱思绪,另一种更直接、更令人毛骨悚然的不安,已经开始悄然渗透进她的日常生活。
那是一种微妙的感觉,起初林薇以为只是自己神经过敏。
第一次察觉到异常,是在从图书馆回宿舍的路上。傍晚时分,天色将暗未暗,路灯刚刚亮起,在地上投下昏黄的光晕。她总觉得身后不远处,有一个不疾不徐的脚步声,始终与她保持着固定的距离。她停下脚步假装系鞋带,那脚步声也戛然而止。她猛地回头,却只看到三三两两的学生说笑着走过,并无任何可疑之人。
她摇摇头,觉得自己是被大赛的事情搅得心神不宁。
第二次,是在设计社活动结束的深夜。她和几个社员一起下楼,在楼门口道别后独自走向宿舍区。走过一段灯光相对昏暗的林荫道时,她眼角的余光似乎瞥到,身后不远处的树影下,有一个模糊的人影迅速隐没。她的心脏骤然缩紧,加快脚步,几乎是跑回了灯火通明的宿舍楼下,再回头时,那条小路空空荡荡,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她开始确信,不是错觉。
紧接着,一些难以解释的“意外”接踵而至。
她放在活动室桌上、喝了一半的水杯,第二天发现杯口边缘沾着一点奇怪的、不属于任何社员的粉底颜色。
她晾在宿舍阳台的内衣,莫名掉落在楼下草丛里,上面有明显的泥印,像是被人用树枝挑落。
更让她心惊的是,她发现自己笔记本电脑的摄像头指示灯,在她确定自己没有开启任何视频程序的情况下,偶尔会诡异地闪烁一下,虽然极其短暂,但在她高度警觉的神经下,无所遁形。
这些小事单独看来似乎都可以用“意外”或“巧合”来解释,但当它们密集地出现,并且都指向“被窥视”和“被触碰”时,就织成了一张令人窒息的、无形的网。
楚萱。
林薇几乎可以肯定。这不再是商业上的打压或公开的羞辱,而是更阴险、更折磨人的心理战术。目的就是让她在持续的不安和恐惧中自我崩溃,让她疑神疑鬼,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甚至……主动放弃那个可能潜藏危险的大赛机会。
林薇没有将这种无处不在的窥伺感告诉任何人,包括沈心怡。她不想让朋友担心,也更不愿打草惊蛇。她只是默默地加强了自己的戒备。
她不再独自走夜路,尽量与同学结伴而行。她给笔记本电脑的摄像头贴上了不透明的胶带。她不再将水杯等私人物品随意放置。她甚至开始有意识地留意周围的环境和行人,试图找出那个或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影子。
这种高度戒备的状态让她身心俱疲,但也让她以一种残酷的方式,迅速磨练出超乎常人的警觉性和冷静。她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等待保护的女孩,她在学习如何自我保护。
这天下午,她按照约定前往咖啡馆与陈昕见面。走在校园主干道上,阳光正好,人流如织。她一边走,一边不动声色地用手机屏幕的反光观察着身后。果然,在穿过一片桂花丛时,反光里捕捉到一个穿着灰色连帽衫、戴着鸭舌帽的身影,在她回头张望的瞬间,迅速低头混入了旁边便利店的人流中。
就是他(或她)!
林薇的心跳漏了一拍,但没有停下脚步,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她继续走向咖啡馆,手心却因为紧张而微微出汗。
在咖啡馆靠窗的位置,她见到了早已等候在此的陈昕。他今天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和牛仔裤,看起来清爽阳光,但眉宇间却带着一丝与往日不同的凝重。
“林学妹,这里。”陈昕朝她招手。
林薇走过去坐下,点了一杯果汁,目光下意识地扫过窗外熙攘的街道。那个灰色的身影没有再出现,但她知道,那双眼睛,可能正从某个她看不见的角落,死死地盯着这里。
“学长,电话里你说的事……”林薇收回目光,看向陈昕,直接切入主题。
陈昕搅动着面前的咖啡,组织了一下语言,声音压低了些:“我那个朋友,在巴黎的一家画廊工作,接触过一些……那个圈子核心层的人。据他说,‘里斯本艺术与创新基金会’近几年的运作并不单纯,它更像一个……精巧的洗钱工具和利益输送通道,与一些背景复杂的东欧寡头以及……某些见不得光的政客关系密切。”
他顿了顿,看向林薇:“更重要的是,他听说这个基金会最近似乎对亚太市场,尤其是中国,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兴趣,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包括赞助艺术比赛、扶持青年艺术家等方式,物色和接近‘合适’的目标。”
林薇的呼吸一滞。“合适的目标”?是指有潜力的艺术家,还是……像她这样,与顾夜白有着密切关系的人?或者,两者皆是?
“所以,这个复赛创作营……”林薇的声音有些干涩。
“很可能是一个筛选和近距离观察的幌子。”陈昕的语气带着担忧,“我无法确定他们具体想做什么,但风险肯定存在。如果你决定去,一定要万分小心,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尤其是基金会方面的人。”
林薇沉默地点了点头。陈昕提供的消息,印证并深化了她的恐惧。这潭水,果然深不可测。
“谢谢你告诉我这些,学长。”她真诚地道谢。
“举手之劳。”陈昕笑了笑,笑容却有些勉强,“我只是不希望你……卷入不必要的麻烦。”
两人又聊了几句关于设计和学业的话题,但气氛始终有些沉重。离开咖啡馆时,夕阳已将天边染成橘红色。
陈昕提出送她回宿舍,林薇犹豫了一下,还是婉拒了。她不想连累他,也想看看,那个窥伺者,是否还在。
她独自一人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她能清晰地感觉到,那道如影随形的、充满恶意的目光,再次黏在了她的背上。
这一次,她没有害怕,也没有回头。
她只是挺直了脊背,步伐稳定地向前走着,仿佛对身后的危险一无所知。
然而,在她平静的外表下,一个决定正在慢慢成形。逃避和恐惧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既然麻烦找上门,那么,或许只有直面它,才能找到破解之法。
那个复赛创作营,她或许……非去不可了。
就在林薇走到宿舍楼下,准备刷卡进门时,她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新的匿名信息。
这次没有照片,只有一行字:
【看来你并不害怕。很好。创作营见,希望到时候,你还能保持这份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