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青岚宗,杨小帅的生活又回到了熟悉的节奏。晨钟暮鼓,修炼学习,不同的是身边多了三个同伴。王铁牛憨厚耿直,林晓晓活泼伶俐,周明虽然偶尔还有些傲气,但已经能和大家打成一片。
这日清晨,四人相约到传功堂学习新术法。路过膳堂时,一股前所未有的香气引得他们驻足。
“什么味道?好香啊!”王铁牛抽着鼻子,肚子不争气地咕咕叫起来。
林晓晓眼睛一亮:“听说今天有灵米饭供应!是专门为新弟子准备的!”
周明挑眉:“灵米饭?那可是好东西。蕴含纯净灵气,对修炼大有裨益。”
杨小帅也听说过灵米饭的珍贵。在青岚宗,普通弟子每月只能领到一小袋灵米,通常舍不得吃,都是留着突破时用的。今天居然免费供应,真是难得。
膳堂里已经排起了长队,新老弟子都闻香而来。看到那晶莹剔透、灵气氤氲的灵米饭,每个人都眼冒精光。
轮到杨小帅四人时,打饭的师兄特意多给了他们一勺:“新弟子多吃点,打好基础。”
王铁牛看着满满一碗灵米饭,感动得差点流泪:“仙门真好!俺在村里过年都吃不上这么白的米饭!”
四人找位置坐下。王铁牛饿坏了,端起碗就往嘴里扒拉,大口大口地嚼着,吃相颇为豪迈。
杨小帅正要提醒他灵米饭要小口吃,却已经来不及了。只见王铁牛突然瞪大眼睛,脸涨得通红,接着打了个响亮的饱嗝!
“嗝——”
这一声如同晴天霹雳,整个膳堂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他们这桌。
王铁牛不知所措地捂着嘴,又是几个饱嗝止不住地打出来:“嗝!对、对不起...嗝!”
原来灵米饭蕴含的灵气太过浓郁,像他这样狼吞虎咽,灵气瞬间在体内爆发,这才导致不停的打嗝。
膳堂里爆发出哄堂大笑。几个老弟子指着王铁牛,笑得前仰后合:
“哈哈哈!这是哪来的乡巴佬!”
“灵米饭是这么吃的吗?笑死人了!”
“一看就是没见识的土包子!”
王铁牛窘得满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林晓晓气得小脸发白,周明也皱起眉头。
杨小帅却灵机一动,站起身朗声道:“各位师兄师姐有所不知,这是我师弟特意修炼的‘奔雷嗝功’!看似打嗝,实则是以特殊方式排出体内浊气,为后续修炼做准备!”
众人一愣,将信将疑。就在这时,王铁牛很配合地又打了个响亮的嗝——“嗝!”——这一声果然比之前更加洪亮,隐隐有雷鸣之势。
杨小帅继续忽悠:“此功练到高深处,一嗝可震妖邪,二嗝可驱心魔,三嗝可...可助消化!”说着朝王铁牛使了个眼色。
王铁牛福至心灵,连忙运起粗浅的炼气功法。果然,几个饱嗝后,他周身灵气涌动,竟然隐隐有突破的迹象!
这下所有人都信了,纷纷惊叹:
“原来还有这种功法!”
“难怪要大口吃灵米饭,是为了积蓄灵气啊!”
“这位师弟真是深藏不露!”
就连打饭的师兄都好奇地问:“这位师弟,你这‘奔雷嗝功’可否传授一二?”
王铁牛憨厚地挠头:“俺、俺就是吃得急了些...”
杨小帅赶紧打断:“此功需要特殊体质,强练恐伤经脉。各位师兄师姐还是按部就班修炼为好。”
一场尴尬就这样被巧妙化解。事后,王铁牛感激地对杨小帅说:“小帅师兄,今天多亏你了!不然俺可就丢大人了!”
杨小帅笑道:“以后记住,灵食要小口慢用。灵气虽好,吸收不了也是浪费。”
然而这个“奔雷嗝功”的玩笑却意外传开了。接下来的几天,居然真有几个弟子模仿王铁牛,大口吃灵米饭想要练功,结果自然是嗝声连连,却毫无功效。
最搞笑的是,有个弟子居然真的在打嗝时有所感悟,创出了一门类似音攻的粗浅法门,虽然威力不大,但确实能震慑低阶妖兽。这事传到长老耳中,还特意召见了他。
于是“奔雷嗝功”的名声越发响亮,王铁牛莫名其妙地成了“创功大师”,经常有弟子来向他“请教”。憨厚的铁牛每次都老实承认那是玩笑,反而让人更加觉得他深藏不露。
这天四人一起修炼时,林晓晓突然打了个小嗝,不好意思地捂嘴:“哎呀,今天灵米饭吃多了...”
周明打趣道:“林师妹也要练‘奔雷嗝功’?”
众人笑作一团。杨小帅心中温暖,这样的同伴之情,让修仙之路不再孤单。
笑闹过后,周明正色道:“说正经的,你们发现没有,灵米饭虽然好,但每个人吸收效率不同。”
林晓晓点头:“是啊,我吃一小碗就饱了,铁牛师兄能吃三碗还不饱呢!”
王铁牛憨笑:“俺就是肚子大...”
杨小帅若有所思:“这可能和灵根属性有关。我是混沌灵根,各种灵气都能吸收,所以吃灵米饭效果特别好。你们呢?”
周明道:“我是金灵根,对金系灵食吸收更好。灵米饭属土,与我并不完全契合。”
林晓晓兴奋地说:“我是水灵根!最喜欢吃灵鱼了!”
王铁牛挠头:“俺...俺也不知道俺是啥灵根...”
杨小帅心中一动:“或许我们可以交换灵食?把不适合自己的分给别人,换取适合自己的。”
这个提议得到大家赞同。于是四人开始“灵食交换”:周明把部分灵米饭换给王铁牛,换取金系灵果;林晓晓用灵鱼换水系灵草;杨小帅则作为“中转站”,用混沌灵根的优势帮大家均衡营养。
这样下来,每个人的修炼效率都提高了不少。其他弟子见他们进步神速,纷纷效仿,膳堂里居然自发形成了“灵食交易区”,弟子们各取所需,浪费也少了。
这事传到长老耳中,非但没有制止,反而大加赞赏。执事堂特意发布任务,鼓励弟子们合理交换灵食,还提供了专门的交易场所。
杨小帅四人因此又得了嘉奖,每人奖励了十点贡献值。王铁牛高兴得合不拢嘴:“俺就是跟着小帅师兄沾光!”
周明也由衷地说:“杨师兄确实心思灵动,总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点子。”
就连一向严肃的陈远山师叔听说后,都难得地夸奖了杨小帅:“懂得利用自身优势,惠及同门,不错。”
然而好景不长。这天膳堂供应特别丰盛,有种新来的“火灵椒”特别受欢迎。王铁牛贪嘴多吃了几个,结果辣得满院子跑,最后跳进荷花池才缓解。
林晓晓笑得直不起腰:“铁牛师兄,你这练的是‘火遁术’还是‘水遁术’啊?”
周明毒舌地补刀:“可能是新创的‘辣椒功’。”
杨小帅一边帮王铁牛运功化解火毒,一边忍俊不禁:“以后可别贪嘴了。灵食虽好,也要量力而行。”
经过这些趣事,四人的感情越发深厚。一起修炼,一起用膳,一起闯祸,一起受罚...修仙之路虽然艰辛,但有同伴相伴,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杨小帅时常想起赵清云的话:尘缘可以是牵绊,也可以是动力。如今他深深体会到,同门之情也是如此。这些伙伴不仅让修行之路不再孤单,更成了他前进的动力。
每当夜深人静,他都会取出赵清云所赠的罗盘,看着代表父母的光点。虽然远离家乡,但在这里,他也有了新的“家人”。
而那个“奔雷嗝功”的笑话,一直在青岚宗流传了很久。甚至几年后,还有新入门的弟子偷偷尝试大口吃灵米饭,想要练成这门“神功”。
至于王铁牛,他始终是憨厚的模样,但再没有人敢小看他。毕竟,谁能说得准这位“创功大师”是不是真的深藏不露呢?
修仙之路漫长,但有欢笑相伴,似乎也不再那么难走了。而杨小帅的传奇,才刚刚开始。